3月21日消息,全球植物科学顶尖期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刊载了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南繁研究院与阿里达摩院(湖畔实验室)联合研发出全流程智慧育种平台,实现了育种数据管理和分析、计算加速、AI预测亲本及优良品种的育种全流程整合。
论文共同一作兼通讯作者李慧慧介绍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但传统育种方式成本高、工作量大,往往需要耗时十年甚至更久。在AI等技术加持下,“智慧育种”可通过模拟作物生长气候、土壤及生长周期等信息,综合作物表型、基因型等数据建立模型,进而预测作物性状、筛选优异基因型,大幅缩短育种周期。
据悉,该平台整合了种质资源信息管理、育种试验设计与模拟、海量育种组学数据存储、高通量数据分析以及智能育种决策等模块,支持大规模组学信息、表型信息数据的整合利用与深度挖掘。数据显示,该平台已被全球23家科研机构用于育种研究,包括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国际畜牧研究所、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等。(定西)
本文系网易科技报道,更多新闻资讯和深度解析,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