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 正文

大国小民 | 北漂8年,52岁的她被家政行业抛弃了

0
分享至
在大城市里漂泊,在不同的家庭里寄住,秀姨的内心很寂寞。她曾对我说:“我发现来家政公司打工的女人,很多都是像我这样夫妻感情不和的。”

大国小民》第1409

本文系网易“大国小民”栏目出品。联系方式:thelivings@vip.163.com


1

2023年春节刚过,52岁的秀姨第三次来到北京,感觉很焦灼。

她找到以前帮她联系过工作的家政门店,却发现这家门店早在1年前就关闭了。她联系门店的“老师”,可他们有的已经回了老家,有的已经换了行业。没办法,秀姨只能开始跑新的家政门店。工作还是有的,只是找工作的人更多,每个门店几乎都有十几个阿姨在等着“上户”。秀姨自认为工作经验还算丰富,于是在登记的时候,首选应聘照顾孩子的住家保姆,工资要求不低于5000元。

一家家政门店发出了招聘信息:雇主要求阿姨照顾家里的孩子,小学生,不仅要接送,放学后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秀姨的普通话不标准,文化水平也不高,这份工作她干不了。另一家门店也发了招聘信息:照顾6个月大的婴儿,雇主要求保姆精力充沛,年龄在35到45岁之间。秀姨超龄了。门店的“老师”直言不讳:“现在的新生儿数量比前些年少了,请育儿嫂的家庭自然也少了,现在一个孩子有两三个育儿嫂等着上岗,你的年龄有些大,也没有什么特长。”

屡屡受挫的秀姨决定退而求其次去照顾老人。她参加了一次集体面试,雇主到门店挑人,四五个护工逐个做自我介绍。雇主问秀姨:“你会做红烧肉么?”她直言说不会,只会做粉蒸肉,雇主就摇了摇头。后来,一个专门给医院和养老机构介绍护工的负责人对秀姨说:“今年工作特别不好找,你都这岁数了,还是回老家找个安稳活儿养老吧。”

秀姨之前在北京做了8年的家政阿姨,那时“上户”很容易,甚至让她一度认为北京的工作很好找,没想到今年突然变难了。她还是不死心,又跑了几家挂着招工启事的餐厅,可那些老板都说已经招到杂工了,还挂着招工启事只是为了招揽顾客,“表示我们店里的生意好”。

就这样,1个月时间一晃而过,秀姨还是没有找到活儿干。她一路降低自己的要求,就为了能够暂时留在北京。

2

秀姨出生于1970年,她是我妈的表妹,老家在湖北农村。

秀姨年轻时长得不差,她性格温和,念过初中,原本有个谈了一两年的对象,两人感情不错,可是我二姨偶然听说这个男人有家族遗传的羊癫疯,就劝秀姨分手。秀姨没有坚持,分手后直到25岁她还没嫁人,在当时的农村已经算是老姑娘了。我妈和我二姨为她着急,就一起“管闲事”(我们老家对“媒人”的称呼),介绍了袁德清给她认识。

袁德清和秀姨同岁,小学没毕业,长相还行,瘦高个,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他的3个哥姐都已成家,家里只剩下他和老母亲。那时相亲基本只看彼此的家境和长相,都不算差,就可以了。

认识半年左右,秀姨就和袁德清结了婚。婚后不久,秀姨发现丈夫有恶习,抽烟、喝酒、赌牌样样不落。可那时她已经怀上了孩子,后悔也迟了。孩子几岁时,有一次他们吵架动手,秀姨想离婚,我二姨表示赞同,说不愁找不到更好的,但我妈不同意,她认为秀姨年纪不小了,离婚再找只能给别人当后妈,自己的孩子却没人管。

显然,我妈的这番话掐住了秀姨的命门,她再也不提离婚的事儿了。

在我们老家,普通人家的生计一般就两种:要么踏实种庄稼,一季水稻,一季小麦,一年的收入算不上可观,但温饱绰绰有余;要么养鱼,选几亩自家连片的土地请挖掘机挖成池塘,投放鱼苗,等长大了卖钱。

丘陵地带大多是沟沟坎坎,无法实现机器化种植,耕地、插秧、喷农药、收割,基本全靠人工,种庄稼必须得吃苦耐劳,还要有个好体力。养鱼赚得多,风险也大,前期需要投入资金置办增氧机、循环水泵等设备,买小鱼苗和饲料,等鱼入了水,养殖户就得扎在池塘旁的简易屋棚里日夜看护,防止有人偷鱼,更要防鱼群缺氧,血本无归。

那些不愿意或者不能靠以上生计养家糊口的青壮年,大多会选择出门打工。袁德清的哥哥姐姐就去了新疆,他们在那儿打工攒了些钱就做起了小生意,有的做豆腐,有的生豆芽。袁德清是家里的幺儿,从小备受宠爱,他吃不了种庄稼的苦,也没有养殖的头脑和胆量。儿子出生后,他就带着秀姨去给哥哥姐姐们打工,孩子留给老母亲带。

刚到新疆那会儿,他嫌大姐家饭不好吃,去二哥家待了一阵,又和二嫂闹了矛盾,转去三哥家的豆腐摊帮忙。时间长了,因为分账的问题,亲兄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干不下去了,袁德清只能自立门户。可他不懂算计,由着自己的性子,如果哪天他想喝酒打牌,就少磨些黄豆,秀姨上集市两小时就把豆腐给卖完了,有时他无事可做,就猛然加很多黄豆,秀姨在集市上枯坐一天也卖不完,只能看着豆腐变馊。

秀姨性格温吞,说不上丈夫的话,一来二去,夫妻矛盾加剧。一年到头辛苦做豆腐,到了年底一算,收入刨除摊位费、原料费、生活费,竟然入不敷出。最后,他们只能再次去给别人打工——这回没脸面去找亲兄弟,就托亲朋好友介绍。

那些年,秀姨跟着丈夫先后去过内蒙、甘肃,东奔西走也没存下几个钱,只有过年才能回趟老家。

2014年春节的一天,我妈告诉我,秀姨和德清姨夫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他们都属狗,平时就口角不断,这次吵架就话赶话,把这些年的不如意都发泄出来了。”——据说,那次吵到最后,德清姨夫一脸愤恨地出了门,一点钱也没给秀姨留下,同时他放下狠话:“离了我,看你一个人怎么活?”

那时候秀姨的婆婆已经去世,她的儿子从小是奶奶带大的,与她和德清姨夫并不亲近。孩子不是读书的料,高中没念完就跟着老乡去江浙一带打工了。德清姨夫一走,家里就真的只剩下秀姨一个人了。秀姨在家里折腾了半年,先是把屋前屋后荒废多年的菜园开垦出来种菜,又把自家租出去的两亩地收回来种上了花生。忙得够呛,也只能勉强挣点生活费。

我妈心疼她,说一个女人在老家种地行不通,忙不过来,也挣不到钱。当时我家左邻右舍有几个女人去广东做保姆,收入不错,我妈就动员秀姨也到大城市去看看。

2014年夏天,我妈来北京看望我,顺便把秀姨也带来了。她剪着偏男性风格的短发,黑瘦黑瘦的,看着还挺精干。多年未见,秀姨看到我只是尴尬地笑,喊了一声我的小名,再没有其他寒暄。

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秀姨逢年过节都会来我家串门,帮我妈打打毛线,纳纳鞋底。每次我和我弟都会缠着她,要她讲故事。秀姨讲故事绘声绘色的,她给我们讲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还讲过《七色花》。

20年转眼过去,那个开朗、讲故事时会发出怪声的秀姨,已经被生活磋磨成了一个拘谨、寡言的秀姨。

3

刚来北京的时候,我租住在东直门附近,上下班的路上,总看到一个家政公司门口挂着“阳和家政”的牌子。我上网查询,发现这家公司有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还比较正规。我妈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得知这一情况,第二天就领着秀姨去了。

听说秀姨是湖北人,门店的“老师”表示欢迎。她说在北京做家政也会面临“地域歧视”,雇主普遍不愿意用东北人和河南人,四川人最受欢迎。她给我们介绍说,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只要交500元押金,就管培训,包吃住。如果能拿到“家政服务员”资格证,他们就会退还押金,并帮忙找工作。

培训基地在通州,很偏远,秀姨初来乍到,不敢一个人出门,我妈虽说来过几次北京,但也不熟。于是我特意选了个周末,和我妈一起送秀姨去培训基地报到。出发前,我特意给秀姨办了张公交卡,往里充了50元钱,方便她以后出门搭车。

那天我们地铁转公交,兜兜转转,折腾了2个小时才到地方。我妈和秀姨都晕车,一下车,她俩都吐了。培训基地在一个汽修厂的旁边,那地方特别空旷,秀姨拿着家政门店开的押金凭条给门卫看,大爷还挺热情,让我们去食堂等。不一会儿,一个50多岁的大妈过来问秀姨的名字,对上信息后,就安排她住下了。

临走的时候,我妈还不太放心,对秀姨说:“有事就给我们打电话。”

秀姨故作轻松地说:“没事,又不是没出过门,一个大活人还能弄丢了不成。”

那时秀姨还在用一个诺基亚的黑白手机,她发短信有些费劲,也可能是心疼电话费,培训了3天,也没给我们打一个电话。我妈忍不住,第四天晚上8点多,她主动给秀姨打了个电话,倒是很快接通了,秀姨在电话里大声说:“没事儿,我还能适应,白天老师教我们用燃气灶炒菜,还教我们拖地,我以前只看过但没用过呢。”

我想了想,老家农村都是柴火灶加一把大扫帚,秀姨可能真的没用过。

2周培训完毕,秀姨考核合格了,老师让她回东直门的家政门店等安排。

那个门店的里屋是宿舍,一个大房间里放了10多张上下铺,平时等工作或休假的家政阿姨会到这里落脚。一晚上交10元钱,有热水可以洗澡,但吃饭得自己解决。当时正值夏天,用不上厚被褥,很多人就躺在硬床板上直接睡。

秀姨在宿舍住了两天,没等到工作,又来到我家。她说自己把公交卡弄丢了,让我再帮她办一张——她洗澡之前把公交卡和衣服放在自己的床铺上,等洗完出来,公交卡就不见了。她问了问当天同住的几个人,都说没看见。

宿舍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鱼龙混杂,难免碰到手脚不干净的。我妈埋怨秀姨出门在外一点心眼都没有,秀姨说:“看大家都是找工作的人,我没想那么多。”

又过了几天,秀姨高兴地说她要去“上户”了。这是她第一次做家政,由于没有经验,门店老师帮她和雇主讲好了价格,每月3500元,她还挺满意的。雇主家在大兴,房子在顶层5楼,带个阁楼。这家的男主人在银行上班,女主人自己开公司,他们有2个孩子,姥姥姥爷与他们同住。秀姨有属于自己的小房间,每天她要给一家六口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偶尔出门还得帮忙抱孩子。

刚开始,秀姨对用燃气灶炒菜还不习惯,只能按照培训老师教过的,炒完一个菜把火拧到最小,洗完锅放上灶台再炒下一个菜。一次,秀姨炒完最后一个菜忘记关火,直到孩子姥爷睡前到厨房喝水才发现。此后,秀姨做事更谨慎了,诸如每顿饭做什么,床单是不是该换了,小孩的鞋是不是该洗了,事事都得过问。

女主人似乎还是不太信任秀姨,大米吃完了,女主人就嘀咕:“吃这么快呢,上个月刚买过两袋吧?”

秀姨心里不太舒服,她对我妈说:“他们家那么多人,我还能把大米藏起来不成?”

我妈劝她:“大城市有钱人很多,你不拿、不藏,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合同里有规定,阿姨每周可以休息一天,不休息的话,雇主就要付加班费。每周六,秀姨做完晚饭就走,周日晚上再回雇主家睡。我妈没回老家的时候,秀姨每逢休息日就会来我家,她们老姐俩一起去逛超市、唠唠嗑。

秀姨感叹雇主家有钱,说她还是第一次看到那种上下两层带阁楼的房子,“大人和孩子的衣柜都是满满的”。她说雇主家孩子姥姥一辈子没出去上班,先是把女儿带大,现在又帮着带外孙,丈夫和女儿都对她很好,平时嘘寒问暖,有好吃好喝的都会先想着她。

估计是想到自己,秀姨问我妈:“怎么别人的命就这么好呢?”

我妈在北京待了2个月就回老家了。那时我刚结婚,秀姨不好意思老来我这儿歇脚,就让我帮忙置办了一套简单的被褥,再碰到休息日,她就带着被褥去家政门店的宿舍住。

2015年春节,秀姨没回老家——她儿子早就表示自己不回家过年,她对德清姨夫还心存怨愤,也不愿意回去面对他。她在家政门店的宿舍里过了除夕,大年初四就回雇主家上班了。不久之后,秀姨给我打电话,说雇主让她陪两个老人带孩子回兰州老家住一段时间。以前打工时,秀姨去过兰州,就同意了。

临行前,秀姨专门来我家一趟,顺便讲了讲雇主家的近况。她说女主人的公司遇到了一些问题,好像和男主人在银行做担保有关,牵扯到很多人。男主人已经1个月没回家了,不知道是躲起来了还是被抓了。女主人担心孩子的安全,就让他们回兰州避避风头。

我嘱咐秀姨:“雇主家的事你少打听,只要他们每月按时付你工钱就行。”

秀姨说:“我也是偶尔和孩子姥姥唠嗑,零零散散听到的,我从来没主动问。”

秀姨在兰州期间,我给她打过一次电话,她还挺开心,说:“反正都是那些家务事,在哪儿干活都一样。”5个月后,秀姨和这家老小一同返京,男主人依然没回家。女主人也不去自己的公司了,她说家里雇不起保姆了,那个月付工资的时候多给了秀姨500元钱,算是辛苦费。

一直以来,秀姨都没有属于自己的银行账户,她习惯让雇主付她现金。这份工作结束之后,我陪秀姨去银行开通了账户,她用一个不起眼的小布包裹着几沓现金,第一次为自己存了4万块钱。

4

秀姨又回到东直门的家政门店待业,一位“老师”建议她参加“母婴护理师”的培训,说育儿嫂的工资比普通家政员高。那时北京的工作还很好找,秀姨拿到母婴护理师的资格证后,没等几天就“上户”了。

那是一个三胎家庭,大孩和二孩都上小学了,三孩刚6个月,妈妈上班后就需要人来接手。孩子的奶奶已经70岁了,在隔壁小区有套单独的住房,负责每天早晚接送两个大孙子上下学,白天有空时,就时不时来儿子家看看,监督秀姨的工作。

因为晚上要带小孩睡觉,这家开的工资比较高,一开始就给了4500元。可能是孩子多,女主人顾不过来的缘故,他们愿意给秀姨付加班费,于是秀姨基本没有休息的时间了,每月只能抽一天出去喘口气。她早上到公园、商场晃荡,晚上又得回雇主家睡觉。

干满1年,雇主比较满意,主动给秀姨涨了500元工资。

我妈再来北京,秀姨休息的时候就偶尔来我家看她。她感叹有钱人也辛苦:“女主人白天上班,下班回家还得给3个孩子辅导作业、读书、讲故事。”

这家人都是文化人,待人更宽厚,秀姨跟着他们学了不少东西。一天,她托我帮她换一个智能手机,说要上网看新闻,还说要学着用微信聊天。

秀姨在工作上得心应手,德清姨夫竟开始主动关心她了,他隔三差五打来电话,秀姨对他不爱搭理,还有些烦躁——有时候她正在哄小孩午睡,德清姨夫的电话就来了,不接他就不停地打,接了他就说个没完没了,除了嘱咐秀姨要舍得给自己买点好吃、好穿的,就是让她有时间多给儿子打电话。

刚开始,秀姨还不太适应丈夫的关心,后来她才慢慢明白过来,德清姨夫这是担心她在外面待久了,找到能养活自己的工作了,就不愿意回老家了——说得更直白点,就是不愿意跟他过了。

秀姨愤愤地对我妈说:“我想起他把我丢在家里,还发狠话,我心窝就疼。他以为我会去求他,结果这一两年,我自己过得好好的。”

我妈一向劝和不劝散,说:“既然他态度有转变,那你的态度也好点,儿子也大了,你们以后也有个盼头。”

2017年国庆节,德清姨夫又给秀姨打电话,商量回老家盖新房的事——在我们老家农村,只要是有儿子的家庭,一般都会在儿子相亲之前盖新房子,这样等女孩来看时,门面上也好看些。秀姨的儿子已经20多岁了,到了考虑娶媳妇的时候了,她当然不能反对建房。我们当时也觉得,盖了新房,娶了儿媳妇,德清姨夫对她的态度会有转变,秀姨会过上安稳的生活。

秀姨主动和雇主说,自己再做几个月,春节前就要辞职回老家了,让他们提前找好替代的人。可元旦的前一周,女主人就把新保姆接到家里了,说是需要提前熟悉环境。秀姨隐约觉得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让雇主不满意了。

就这样,两个保姆别别扭扭地相处了一周,秀姨主动提出离开。

5

2018年春节过后,秀姨家就开始起新房子了。

秀姨和我妈视频聊天,听语气感觉她挺自豪。她说她从北京回去后,德清姨夫对她挺客气,周围的邻居知道她挣钱回来盖房,也都夸她有本事。因为平时抽烟、喝酒、赌牌,德清姨夫根本存不下钱,盖房时他只拿出了6万元。而秀姨拿出了14万,她出了大头,为自己挣足了脸面,算是扬眉吐气了。

毛坯房盖好后,夫妇俩没钱装修,只能把这事暂时搁下。德清姨夫说自己年纪大了,老给别人打工身体吃不消,可是在老家做豆腐生意又没有销量,“不如去学做早点的手艺,将来自己搞个小摊位”。

秀姨太清楚丈夫那本事不大、脾气不小的本性了,果断拒绝。她当年跟着德清姨夫不停地换地方打工,无一不以鸡飞狗跳收尾,还不如各自挣点清清静静、实实在在的钱。德清姨夫看秀姨把所有钱都拿回家盖房,心里也踏实了点,就没再勉强。

这年的夏天,秀姨第二次来到北京,在我家短暂休整后,又直奔东直门的那个家政门店。

刚开始没有活儿干,门店里的“老师”就偶尔派她去做上门服务的家政小时工,一天能挣个200元,虽然不稳定,作为生活费还是够的。只是秀姨晕车,方向感也不行,她常常因为找不到地方被雇主投诉,又引来门店“老师”的抱怨。

后来秀姨终于等到一个稳定的活儿,那是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想雇个住家阿姨带小孩兼做家务,工资5000元。孩子的妈妈是南方人,沟通比较容易,对饭菜的要求也不高,只求秀姨对孩子细心负责,秀姨偶尔洗坏了她的衣服,出门忘记带钥匙,她都包容。三口之家的家务活并不多,孩子送去幼儿园以后,秀姨的工作就更轻松了,有时她还能去公园和老太太们聊聊天、跳跳广场舞。

可到了2019年正月,秀姨就遇到难处了——德清姨夫酒后骑摩托车回家,一头扎进了坡下的农田,被人发现后送到医院,左臂两处骨折,短期内不能再做体力活了。秀姨得到消息,经过一番考量,并没有立即回老家。直到国庆期间德清姨夫要去医院拆除钢钉时,她才跟雇主请了一周的假,买票回去照顾他。

再返京,秀姨来到我家,她神情漠然地问我和我妈:“如果他以后挣不了钱了,我是不是还得养他一辈子?”

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只能说拆完钢钉胳膊会慢慢恢复的,劝她要想开点。我想,他们夫妻感情向来不和,患难时想到将来谁会是谁的负担,也是情有可原的。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国,雇主不敢让秀姨出京,秀姨自己也不想回去。连续两年春节,秀姨都是来我家过的,她儿子在江浙待着,也没回老家,只有德清姨夫独自守着刚盖的新房。

2021年“五一”期间,秀姨来我家吃饭,忽然说起在老家种地太辛苦,她打算把一个关系不错的邻居也介绍到北京来做家政。我妈听完,直接问了她两个问题:别人刚来人生地不熟,地铁公交都不会搭,你有时间全程帮忙吗?隔三差五闹疫情,万一人家在来去的路上出了事,你能负责吗?

可能秀姨并没有意识到,当初我妈带她来北京,主要是因为见她婚后过得不好,心存愧疚。我妈一路帮秀姨找工作,逢年过节邀请她来家里吃饭、歇脚,就是不希望她在休息的时候只能在街头游荡。在北京,秀姨勉强能安顿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帮扶别人。

秀姨讪讪地搓手,嚅嗫地说,自己没考虑得那么细,后来这事就不了了之——或许,除了想帮扶邻居,秀姨也是希望在北京找个说话的伴儿吧。近些年,我妈为了照顾几个孙辈,在儿女家来回周旋,几乎没有闲暇时间顾及她了,偶尔打个电话也是问候两句就匆匆挂断,更不用说深入交流了。

在大城市里漂泊,在不同的家庭里寄住,秀姨的内心很寂寞。她曾对我说:“我发现来家政公司打工的女人,很多都是像我这样夫妻感情不和的。但凡两口子感情好一点,都会在一起做点小生意。”

6

2022年秋天,雇主家的孩子上小学了,孩子妈妈却失业了,为了节省开支,她打算自己照顾孩子。这样一来,秀姨又失业了,她想着自己已经好几年没回老家,就打算先回去看看。

2023年春节,秀姨一家三口难得在老家团圆了。可秀姨发现,几年不见,丈夫变得更加不可理喻了——以前他只是中午和晚上喝酒,现在连吃早饭都要给自己倒一杯白酒,一天到晚喝得晕乎乎的,什么正事都干不了。新年图个吉利,秀姨就忍着没发作。

家里的新房盖好后一直没有装修,一切东西都是凑合着用。秀姨做了几餐饭,觉得厨院里缺了一个烧柴的柴火灶,于是就请师傅来砌了一个。可德清姨夫却嫌柴火灶土气,找人把灶给扒了,又花了800元买了一套不锈钢的燃气灶回来。

秀姨气愤难忍,她觉得自己出了大钱盖新房,居然连选一个灶台的权利都没有。更何况,家里的条件并不宽裕——受疫情影响,她和儿子都失业了,丈夫前几年开始就在老家做工资日结的散工,做完今天不能保证明天。

她无法接受丈夫打肿脸充胖子,两人很快就吵了起来,丈夫嘲讽她:“你在外面打了几年工,就觉得自己了不得了。”

2023年春节刚过,秀姨买好火车票,第三次来到北京,还是暂住我家。进门时,她拖着一个大箱子,打开后里面全是腊香肠。她强调:“这都是我自己出钱、自己买肉、自己腌的,临走都打包了,一根也没给德清留下。”她还赌气说,以后没啥大事,她也不回老家了:“以前还想等儿子娶媳妇、生孙子的时候回去,现在看他和他老子差不多,一辈子晃晃荡荡也过来了。”

儿子失业回家后,秀姨曾托人去问市里的小工厂是否招人,想让儿子在本地找个工作,再找个对象结婚,安安稳稳的。可惜这一切都是秀姨一厢情愿,她儿子觉得工厂太拘束,还是想去江浙一带打工。他以前一直在餐馆帮厨,挣不到大钱,只够养活自己。他已经26岁了,还没有任何人生规划,得过且过。秀姨觉得自己指望不上儿子,那还是来北京打工吧。

我妈本来想说点啥,可看秀姨一脸不悦,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城南旧事》里的宋妈,她也是做保姆挣钱贴补丈夫、养孩子,只是命运更惨,后来儿子不在了,她又回去和丈夫生儿子去了。

秀姨在我家客厅睡了几晚,白天就出去找工作,找到一家靠谱的家政门店后,她就简单收拾了行李,搬到门店宿舍去了。现在什么都涨价了,在宿舍住一晚要交20元了,洗热水澡还要另收费,吃饭更不用说。秀姨在那儿住了1个月,工作还没着落,心急如焚。

后来,一个教友听说此事,帮她联系到一份商场保洁的工作,包吃包住,一个月3000元。秀姨有些犹豫——这比她8年前来北京时的第一份工作的工资还低。但此时,干耗了许久的她已经别无选择,为了让焦灼心情得到片刻舒缓,她答应了。

商场保洁的工作还算轻松,只是每天早9点到晚6点必须一直在岗。干满1个月,秀姨给我妈打电话抱怨,说保洁的活儿很耗费时间,10多个人一起吃住也有些矛盾。秀姨还没有过惯集体生活,就像她当初用不惯城里的燃气灶一样,她还不适应长时间和同事待在一起。秀姨说,她有几个同事都60多岁了还在北京漂着,“看来‘挣点钱回老家’其实只是说说而已,回老家干什么,大家从来都没说”。

秀姨就像一滴油,在北京这片浩瀚的水面上漂来漂去,并未与哪里发生相融。每天晚上她睡在一张1米宽的下铺上,望着上铺的木板。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不知道她是否会想起老家那个盖好的新房。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作者:圆心

编辑:罗诗如

题图:《世间有她》剧照

投稿给“大国小民”栏目,可致信:thelivings@vip.163.com,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单篇不少于2000元的稿酬。其它合作、建议、故事线索,欢迎于微信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亚运会开幕:日本队进场,观众无人欢呼!郭晶晶霍启刚赢麻了!

亚运会开幕:日本队进场,观众无人欢呼!郭晶晶霍启刚赢麻了!

娱乐贴士站
2023-09-23 22:50:41
亚运会开幕式收视出炉!最高破5%,郭晶晶、霍启刚特写镜头出圈

亚运会开幕式收视出炉!最高破5%,郭晶晶、霍启刚特写镜头出圈

萌神木木
2023-09-23 22:19:08
大批国产版iPhone15镜头进灰:我们高估了自己,轻视了印度

大批国产版iPhone15镜头进灰:我们高估了自己,轻视了印度

王新喜
2023-09-23 17:12:19
德甲:拜仁7-0狂胜波鸿,开局5轮13分登顶,凯恩3射2传,创造纪录

德甲:拜仁7-0狂胜波鸿,开局5轮13分登顶,凯恩3射2传,创造纪录

侃球熊弟
2023-09-23 23:24:42
哈佛大学20年研究证实: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预防老年痴呆

哈佛大学20年研究证实: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预防老年痴呆

39健康网
2023-09-23 09:00:03
跨栏女神吴艳妮:我从亚运会开幕式现场发来一颗心,你们收到了吗

跨栏女神吴艳妮:我从亚运会开幕式现场发来一颗心,你们收到了吗

篮球国度
2023-09-24 06:46:38
杨颖番位风波后首现身,一身粉裙状态佳,深鞠躬哽咽感谢粉丝支持

杨颖番位风波后首现身,一身粉裙状态佳,深鞠躬哽咽感谢粉丝支持

萌神木木
2023-09-23 19:59:25
亚运开幕式:中国台北队获全场呼声,主持人临时改1字,全网好评

亚运开幕式:中国台北队获全场呼声,主持人临时改1字,全网好评

一个体育黑
2023-09-23 23:24:05
男子频繁蹲守KTV门口“捡尸”,自称并非唯一,一月内多达十几次了

男子频繁蹲守KTV门口“捡尸”,自称并非唯一,一月内多达十几次了

原广工业
2023-09-24 04:38:46
《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自杀辞世,遗作堪称绝唱!

《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自杀辞世,遗作堪称绝唱!

哲学思考大师
2023-09-23 19:14:35
东瀛百花志:高濑里奈

东瀛百花志:高濑里奈

小椰椰爱生活
2023-09-21 20:19:16
叶璇现身亚运会当志愿者!网友看后被惊讶了,和直播是同一个人吗

叶璇现身亚运会当志愿者!网友看后被惊讶了,和直播是同一个人吗

仙人掌说娱乐
2023-09-23 19:47:45
8分钟进3球!巴萨上演极限大逆转,新援传射+绝杀,点燃球场!

8分钟进3球!巴萨上演极限大逆转,新援传射+绝杀,点燃球场!

英超这些事儿
2023-09-24 02:40:27
尘埃落定!“北极鲶鱼”事件结果来了,一家人行程曝光

尘埃落定!“北极鲶鱼”事件结果来了,一家人行程曝光

糖逗在娱乐
2023-09-24 04:45:16
撤销对弦子的名誉诉讼,朱军透露原因:职业生涯已毁+被多次施压

撤销对弦子的名誉诉讼,朱军透露原因:职业生涯已毁+被多次施压

不掉线电波
2023-09-23 21:37:59
尹明善谈住养老院:养老院不是孤老院,和泰康之家品牌没有任何交易

尹明善谈住养老院:养老院不是孤老院,和泰康之家品牌没有任何交易

红星新闻
2023-09-23 18:17:16
主动投案的她,再被点名

主动投案的她,再被点名

新京报
2023-09-24 00:01:03
军委两位副主席:谁负责军事,谁负责政治

军委两位副主席:谁负责军事,谁负责政治

千寻空间
2023-09-24 00:21:16
伍佰真是被苏州的歌迷坑惨了!

伍佰真是被苏州的歌迷坑惨了!

显微镜生活
2023-09-23 19:08:08
杭州亚运会,印度亮出了獠牙

杭州亚运会,印度亮出了獠牙

北国向锡安
2023-09-24 07:22:19
2023-09-24 09:54:44

头条要闻

加方指控背后更多细节披露 "五眼联盟"也在对付印度

头条要闻

加方指控背后更多细节披露 "五眼联盟"也在对付印度

体育要闻

潮起亚细亚 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万众瞩目

娱乐要闻

杨颖番位风波后首现身 鞠躬感谢粉丝

财经要闻

“核酸大王”张核子进军预制菜

科技要闻

不是所有科技,都会走向“《奥本海默》式”结局

汽车要闻

搭载灵犀智驾2.0 宝骏云朵灵犀版于26日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旅游
教育
房产
艺术

家居要闻

复合多元的场景布局,独享惬意生活

旅游要闻

柬埔寨不夜城 富人的天堂女孩的"噩梦"

教育要闻

鲁迅先生的,优质写作素材,要记住

房产要闻

重磅!三亚实施“认房不认贷”政策

艺术要闻

用创新颜料打开艺术新世界——“她世界·元宇宙林颜歌艺术展”开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