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小辣椒”串起拉面产业致富链)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 初冬清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东一村的党群服务中心里暖意融融。甘都镇组宣委员谢海西组织村民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会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咱们的辣椒产业正好符合这个方向!”谢海西的话音刚落,村民们便热烈讨论起来。
此时,村里的辣椒加工车间里,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挑选、清洗、炒制新采收的航椒4号。一颗颗鲜红饱满的辣椒在经过深加工后,变成醇厚香辣的辣椒面,沿着青海拉面的产业脉络,发往全国各地的拉面店,成为连接田间地头与餐饮餐桌的“红色纽带”。
化隆,这座被誉为“拉面之乡”的西北小城,用四十余年时间精心打磨一碗拉面,让这个曾经的街头小吃成长为辐射全国的富民产业。而一碗地道的青海拉面,离不开那一勺画龙点睛的辣椒油调味。过去,许多拉面店的辣椒原料依赖外地采购,不仅成本偏高,口味也难以完全契合本地拉面的独特风味。
转变始于2024年,化隆县立足本地土壤气候优势,精准对接拉面产业需求,大力推广航椒4号种植与加工,让本土辣椒成为拉面产业的“风味搭档”。
“航椒4号是鲜干兼用的优质品种,辣椒素和维生素C含量高,磨成的辣椒面色泽红亮、辣味醇厚,特别适合我们的拉面调味。”化隆县拉面品牌促进协会副会长马由努四介绍。经过前期试种试用,这种本土辣椒面已获得广大拉面从业者的认可。2025年,化隆县凯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2.67公顷土地种植航椒4号,亩产达2000至2500公斤,加工后的辣椒面接到拉面协会500公斤订单,现产销两旺。
“党的政策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更有干劲!”合作社负责人冶成录表示,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他们更加坚定了发展特色种植、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增收的决心。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广和农科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航椒4号种植规模快速扩大。2025年,在甘都、群科、牙什尕等乡镇种植面积达97.33公顷,平均亩产2200公斤,亩产值超1万元。通过“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模式,分散农户被纳入产业链条,从种植、采摘到加工,每个环节都获得稳定收益。小小的红辣椒真正变成了村民手中的“致富椒”。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这让我们推进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的目标更明、底气更足。”化隆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冶继业表示,下一步将以航椒4号为核心,打造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更多农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同时,继续深化与拉面协会合作,提升本土辣椒面在全国化隆拉面店的覆盖率,让这抹“化隆红”成为拉面产业的标志风味,推动特色种植与支柱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从田间的红辣椒到拉面碗里的香辣调味,化隆用一条产业链串起了农户增收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需求。这颗承载着本土优势的“红辣椒”,正以醇厚的香气,书写着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化隆答卷。
(来源:青海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