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南高校如何助推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这场研讨会干货满满)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琬茜 通讯员公衍峰
当前,海南糟粕醋产业迈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从民间自发的口碑传播,到政府层面的产业布局,一碗海南糟粕醋藏着哪些“升级密码”?11月10日,省教育厅在海口组织召开海南高校支持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来自省教育厅和省内部分高校、企业相关负责人近50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发挥高校优势,推动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分别介绍全省糟粕醋产业发展情况和糟粕醋生产企业发展情况、人才需求等,海南一小仙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永芳食品有限公司介绍了自身发展情况,表达了希望高校给予支持的相关诉求。海南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等5所高校分别围绕糟粕醋产业人才培养、校企产学研合作、海南糟粕醋美食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
现场气氛热烈,与会各方一致认为,高校作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应主动扛起责任担当,助推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糟粕醋全产业链发展需求,可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文化品牌等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紧扣产业从原料管控到品牌营销的全链条需求,通过优化专业布局,精准打造模块化课程群与教学资源库;搭建校内外实训平台并推行“双导师制”,培育兼具技术能力与市场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坚持以“有组织科研”打破协同壁垒,联合企业共建产学研创新平台;锚定核心技术集体攻关,协同制定全维度行业标准,以科技破解产业瓶颈、夯实发展根基。
三是讲好糟粕醋历史传承与文化底蕴,构建具有标识性的品牌叙事体系,联动多学科开展新媒体跨界传播;以品牌传播实践项目与高水平学科竞赛培育专业人才、推动创意落地,助力“海南糟粕醋”从地域产品升级为兼具文化温度与国际影响力的特色品牌。
海南大学食品工程专家团队参与糟粕醋生产工艺研发工作。资料图
国际学生参加美食文化节并为糟粕醋点赞。资料图
此外,省教育厅发出倡议,鼓励各高校聚焦产业需求,强化有组织科研与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加速成果转化;组织教师团队,围绕糟粕醋产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提升教师服务产业的能力;支持大学生组建创新团队,积极立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主动与糟粕醋企业开展人才供需对接活动,组织举办以海南自贸港饮食文化传播为主题的竞赛,鼓励大学生,特别是留学生,通过短视频、文创产品等多种形式进行创作与传播,引导师生成为糟粕醋文化的记录者与传播者,为产业注入文化软实力。
研讨会现场,与会人员积极开展讨论。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切实为海南糟粕醋产业破解发展瓶颈、注入创新动能,共同推动糟粕醋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编:林叶
二审:严兰青
三审:刘乐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