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城市·温情中国】北疆明珠阿勒泰:温情城市的幸福密码)
This is a modal window.
网络错误导致视频下载中途失败。
Error Code : 14
Error Type : HLS_NETWORK_ERR
开始对话视窗。离开会取消及关闭视窗
结束对话视窗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编者按: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来,新疆在经济、文化、生态等各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央广网新疆频道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精心策划了“人民城市·温情中国”新疆篇网络主题活动。记者们将深入天山南北14个地州,用脚步探寻每一个城市的肌理,用镜头捕捉每一处民生的温度,生动呈现新疆各族群众携手共建、共享发展的城市新图景。
央广网阿勒泰11月13日消息 从商业繁荣到生态保护,再到民生服务,新疆阿勒泰市用三个维度的实践诠释了“人民城市”的深刻内涵,让北疆明珠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将军山雪峰之巅,克兰河如蓝色丝带穿城而过,唤醒了这座西北边城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阿勒泰市将“人民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血脉,以商业繁荣、生态保护、民生服务三个维度,书写着一份充满温情的时代答卷。
俯瞰阿勒泰 (央广网发 董发勇 摄)
商业活力绽放 旅游名城加速崛起
华灯初上,五百里风情街的灯光次第亮起,犹如星河落地。这条沿克兰河而建的风情街,总投资达4.2亿元,总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已成为阿勒泰商业活力的缩影。
“我们以‘华纳天下邦齐四方’为理念,依托克兰河五百里美景,打造了这个商业旅游综合体。”五百里风情街负责人魏丽丽站在蓝宝石文化中心观景台前,不无自豪地介绍,“从2019年获得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到2023年荣获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我们见证了阿勒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俯瞰五百里风情街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数据印证着这一变化。1月至9月,经自治区统计局审定,阿勒泰地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3亿元,同比增长12.7%。城镇消费呈“累计放缓、单月回暖”态势。
在风情街经营咖啡厅的王店主对生意红火深有体会:“选择在这里开店,看中的不仅是美景,更是这里的人气和服务。街区用三分之二的空间服务三分之一的商户,这种低容积率的设计让我们有更好的经营环境,日均客流量能达到上千人次。”
游客在风情街打卡 (央广网发 董发勇 摄)
来自广东的游客张先生一家在风琴酒店前自拍,他说:“这里的建筑很有特色,餐饮、住宿、娱乐设施都很完善,确实是‘城市会客厅’。”
随着阿禾公路开通,微信一键购票等便民服务的推出,阿勒泰的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为商业繁荣注入了新动力。
生态底色厚植绿水青山入画来
位于阿勒泰市西北端的桦林公园,被克兰河分割成六个小岛,总面积54公顷,是集山、水、林、草等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天然综合公园。
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片“城市绿肺”拥有天然桦树2万余株,草本植物100余种,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
游客在桦林公园前合影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我们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公园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绿肺’和‘天然氧吧’。”公园管理员巡视着林间小径,细心检查树木健康情况。
近年来,阿勒泰市将生态绿化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结合,借助春秋植树、世界环境日等节点,开展了70余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正在公园晨练的市民陈大爷说:“我每天都会来公园散步,这里的空气特别好。看着百年桦树,听着克兰河的流水声,心情特别舒畅。这就是我们阿勒泰人的‘后花园’。”
在桦林公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生态建设的成果体现在一个个亮眼数据中:目前阿勒泰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已达740.68万平方米,绿地率为41.15%;绿化覆盖面积804.2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4.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7.21平方米。
在额尔齐斯河流域,1.4万尾北极茴鱼、细鳞鲑等珍稀鱼种被放流,构建起“以鱼养水、以鱼净水、以鱼护水”的全链条生态修复体系。
民生服务润心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览景社区工会驿站内,环卫工人郑旭刚完成血压测量,正在与远程医疗专家视频交流。“以前工作累了只能在休息站简单休息,现在这个驿站升级了,不仅能热饭、充电,还能测量血压、视频问诊。”他笑着说。
工会驿站 (央广网发 董发勇 摄)
这个投资112万元、面积220.8平方米的驿站,聚焦户外劳动者、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打造了集休息、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共享资源、公益服务五大功能区于一体的“幸福家园”。
阿勒泰市解放路街道览景社区党总支书记热娜·阿布里米提说:“我们创新引入的智能远程医疗设备,让户外工作者在休息时就能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
智能医疗设施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2025年,阿勒泰地区行署公布了十件民生实事,涵盖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方面面。
在养老服务方面,对1个县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改扩建,为全地区200户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养老床位。
在民生基础设施方面,阿勒泰地区更新改造城市地下管网150公里,惠及全地区4万户居民。
同时,实施通信覆盖工程建设,年内建设4G基站430个、5G基站650个,重点对自然村、牧区、小区、电梯及地下停车场等无良好信号覆盖区域进行覆盖。
户外劳动者驿站的设立、十件民生实事的实施,这些举措看似微小,却如春雨般润物无声,让市民的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在工会驿站休息的外卖员 (央广网记者丁安 摄)
从五百里风情街的商业活力,到桦林公园的生态魅力,再到工会驿站的民生温度,阿勒泰市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诠释着“人民城市”的深刻内涵。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生活便利”正成为各族群众的生活日常,一幅商业繁荣、生态优美、服务完善的北疆明珠画卷已然展开。
策划:胡苗苗 岳子荷
记者:丁安 郭璁悦
鸣谢:阿勒泰地委网信办 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