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太阳鸟时评:用全运之笔勾勒大湾区发展新图景)
湾区潮涌,千帆竞发,气势如虹。第十五届全运会正式拉开大幕,将三地紧密相连,激发区域融合发展活力,把这片热土上的澎湃动能汇成奔流不息的时代潮涌,向世界展现着一个日新月异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透过这场体育盛会,让世界看到了大湾区砥砺发展的澎湃活力,看到了新时代中国的勃勃生机。
在赛事联动中促进民心相通。三地举办一场全国性的体育盛会,这是一种战略之举,也是一个重要考验。对于粤港澳地区而言,如何让人员实现无缝对接,并确保赛事安全高效,需要在赛事联动中做好协调协同。从港珠澳大桥海关量身定制通关便利化措施,到强化有关部门的高效、无缝衔接,通过这场体育盛会,协同探索出“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创新举措,实现了人员与物资的畅通,为后续的一体化发展注入了动力。这种跨地域的合作模式,进一步促进了大湾区民心相通,有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文体旅融合发展。
在产业融合中促进区域发展。体育搭台,产业唱戏。近年来,各地利用各类文体活动,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三地抢抓机遇,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粤港澳19座办赛城市把竞赛动线变成文旅路线,雕琢文、体、交、旅深度融合的特色产品,以赛为链、“一程多站”,带动住宿、餐饮、旅游等各行业增收,实现从赛事流量到经济增量的转化。全运会的澎湃动能,早已从赛场流向整个湾区,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势能。同时,通过产业织网,让体育赛事为科技创新、文旅融合赋能,构建起良性循环的经济生态。
在文化盛宴中促进国家认同。粤港澳三地文化同脉,语言同宗,具有深厚的地缘、族缘、史缘和商缘关系,具有共同的历史基因、相似的文化禀赋。在粤剧的悠扬唱腔里,粤港澳城市群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共同构筑丰富多彩的湾区图景。无论是在精彩激烈的赛场上,还是在人潮涌动的喝彩中,或者是在浓郁的特色小吃中,既可以感受非遗与竞技的碰撞,也可以领略粤港澳多元文化的风貌。从东方明珠的璀璨风光,到游人如织的大三巴牌坊,在体育与文化的融合中,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既增强了文化自信,也促进了国家认同。
在全民全运中促进民生福祉。“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全运会的动人篇章,不仅写在场馆内外,更写进普通百姓的烟火气息中。“以人民为中心”,当群众从观众变为参与者,当运动场与百姓日常深度交融,“体育强国”成为照进群众日常生活的幸福之光。对于运动员而言,清晨从香港出发,上午就能在广州参加训练。对于游客而言,早上在广州喝早茶,中午到佛山吃顺德菜,傍晚去惠州看日落。对于群众而言,环珠江口,桥隧交错,跨江越海,不断延展的交通网络让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融为一体,生动诠释“粤港澳路路通,大湾区一家亲”。
作者:蒲都文
(编辑:崔凤娇 责编:田莉 校对:文骥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