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范·游大江】黄冈:大江东去 赤壁长歌)
编者按: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是黄金水道,也是文化长河。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成为继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之后,第五个由中央统一部署建设的国家文化公园。2025年1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发布,一条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美丽中国文化景观轴线,正加速建设并展现在世人面前。央广网策划推出融媒体系列报道《文化范游大江》,以文阅江,以诗读城。
央广网南京9月16日消息 长江奔涌,淘尽千古风流。一座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名扬天下的城市湖北黄冈,古称黄州,虽非三国赤壁之战的原址,却因一场文学的“美丽误会”,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熠熠生辉的坐标。
据考证,真正的三国赤壁战场并不在黄冈,而在今天湖北省咸宁市。苏轼对此自然心知肚明,他在给朋友的信中交代:“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也明确点出“人道是”。不过既然有人把黄州赤壁传作三国赤壁,苏轼也乐见其成,因为这样更方便他“搭台唱戏”,一吐胸中块垒。
苏轼晚年总结自己一生时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被贬黄州的五年是苏轼人生道路中的低谷期,也是其文学创作上开拓意境、打开文学新局面的重要时期。前后两篇《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一系列与长江有关的杰作,让苏轼顺理成章晋级为“诗意长江”的代言人。

赤壁矶头(央广网发 王振 摄)
苏轼与长江的对话,不仅是个体的心灵疗愈,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如今,站在赤壁矶头,仿佛仍能听到苏轼“人生如梦”的慨叹与江涛共鸣。黄冈与苏轼的相遇,是历史与文学的双向成就。
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宏大叙事中,这类人文故事正是构建国家文化自信的基石,也是推动文旅融合、赓续中华文脉的宝贵资源。如今,黄冈赤壁作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节点,承载着传播东坡文化、弘扬长江文脉的时代使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也将推动像黄冈这样的文化名城进一步梳理长江文化资源,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监制:伏成镭 俞锋 张凌浩
策划:栾永胜 董蓓
文学顾问:俞香顺 孙昕昱
编导:王锡斐 顾炀威 吕倩媛
摄像:王振
海报制作:王宣宣
鸣谢:央广网湖北频道
联合出品:央广网江苏频道 南京艺术学院网络思政工作中心董蓓教授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