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祁连山下是我家丨戈壁化林海 林区变景区)
开始对话视窗。离开会取消及关闭视窗
结束对话视窗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央广网张掖9月14日消息(记者魏晋雪)一望无际的各色树木生机勃勃、气势恢宏,彩虹般的林区道路、翠绿的草地与郁郁葱葱的森林交相辉映,和巍峨的祁连山遥相呼应……

张掖黑河林场(央广网发 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9月12日,“祁连山下是我家”第二季河西走廊经济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媒体行采访团走进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黑河林场,探秘曾经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蜕变为林海的“甘州答卷”。
甘州区黑河林场始建于2017年。伊始,面对风沙肆虐的“石头滩”,当地首创了“改地适树”的生态修复模式,通过跨区域调配土方,在造林区域均匀覆盖了一层厚达1米的种植层,累计覆土量达到1800余万立方米,覆土面积高达3.8万亩。
同时,为了克服西北地区造林窗口期短的瓶颈问题,黑河林场创新性地提出了“四季造林”的构想,打破了传统造林季节的限制,开启了春夏季造林为主、秋冬季造林为辅的四季造林新模式,使年均造林效率提升了40%。
“截至目前,黑河(甘州)段西岸共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累计栽植各类苗木2000余万株,苗木成活率高达92%。”黑河林场副场长张玉杰指着眼前郁郁葱葱的林海告诉记者,“这一区域的植被覆盖率从2018年的不足5%跃升至现在的65%。”

张掖黑河林场(央广网发 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黑河林场以筑牢守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为己任,围绕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成果、加快“双碳”城市建设步伐,抢抓山水林田湖项目建设机遇,把昔日的戈壁荒滩打造成了绿树成荫的“彩色林海”。
黑河林场先后获评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十佳林场”、甘肃省级保障性苗圃。
“现在我们这里春天春花烂漫,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张玉杰说,“当然除了生态效益,我们还在治理过程中注重经济效益。”
据介绍,黑河林场以打造试点林场为目标,不断探索和实践“林旅融合+碳汇经济”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依托壮丽的生态景观、清新的天然氧吧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创造性地将传统林区转型升级为集观光、康养、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3A级黑河生态景区。通过修建林间栈道、设立露营基地、组织研学活动以及承接大型体育赛事和特色观赏节等活动,林场成功实现了“生态变现”,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150万元。

张掖黑河林场(央广网发 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同时,该林场还引进先进的智慧林业监测系统,科学精准地测算林区碳汇储量,并依托科学造林、森林经营碳汇等项目,积极开展碳汇公益造林活动,不断提升碳汇增量。通过与张掖市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中心等机构的合作,林场为碳汇项目的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2022年,林场助力张掖市与西部碳汇公司达成首笔碳汇交易,收益高达400万元。
“不仅为林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开创了‘生态管护—碳汇生产—交易变现’的绿色经济闭环。”张玉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