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太阳鸟时评:老战士一个军礼,跨越八十年的致敬!)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阅兵式。阅兵式期间,天安门城楼上,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颤颤巍巍地起身敬军礼。这一幕,感动!网友:这是您浴血守卫的山河,致敬!(《人民日报》)
一幕永恒,触动民族心灵。老战士们颤抖着挺直佝偻的脊背,敬上的标准军礼,泪光映着徽章,也映着80年的烽火记忆与家国深情。这些平均年龄超过九十岁的老兵,在天安门城楼上起身敬礼时,观礼市民齐声激动高呼,全国网友全方位扫描阅兵式的每一个细节。从草鞋到战靴,从简陋到科技,变的是装备,不变的是精神。有网友贴出两张对比照:一张是抗日将士穿的草鞋,一张是此次受阅将士穿的现代战靴。
庄严敬礼,承载烽火记忆。敬礼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一段浓缩了八十年的烽火记忆在庄严肃穆的军礼中重新浮现。八十年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面临亡国灭种的深重民族灾难,中国人民彻底觉醒、空前团结,爱国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老战士们的军礼,承载着难以言说的重量。岁月在他们身上刻下了痕迹,却未曾磨灭他那融入血脉的军人气节与对祖国的挚爱。一个军礼,致敬牺牲的战友,致敬家乡的亲人,也致敬如今的好日子。那颤抖而坚定的右手,举起的是整个民族的血色记忆;那泪光闪烁的双眸,映照的是八十年风雨征程。
血火岁月,铸就不屈精神。八十年前,山河破碎、家园倾覆,面对外敌入侵,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中华儿女,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空前团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誓死不当亡国奴”“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铮铮誓言,至今仍振聋发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让中华民族摆脱了列强的欺凌,重新找回了民族的尊严和自信。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血脉传承,民族精神永续。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里,无数先辈于烽火硝烟中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宁死不屈的气节。这种在危难之中淬炼而成的精神力量,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如长河奔流,跨越时空而从未断绝。它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我们民族面向未来、迎难而上的动力源泉。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滋养下,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生生不息的活力与凝聚力,跨越艰难险阻,不断走向复兴与辉煌。那个颤抖的军礼,如一座桥梁飞跨八十年时光,一端连着历史一端通向未来。血与火锻造的伟大抗战精神,已如基因编码进民族血脉,在新时代青年手中传承发扬。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九三阅兵,军队威武雄壮,大国重器让人振奋。阅兵气势,显示非同寻常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更彰显全国上下团结如钢,无坚不摧;众志成城,无往不胜。当亿万颗心为同一个梦想跳动时,这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当每个人理想嵌入时代洪流,抗战精神将在新时代焕发光彩,“家国”二字永远成为我们前行的方向,这就是中国自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那颤巍巍的军礼将永远定格在民族记忆深处,化作前行路上不灭的灯塔,激励着我们披荆斩棘、奋勇前行,以伟大抗战精神之光照亮中华民族勇毅前行之路。
作者:久泰平
(编辑:田莉 责编:文骥 校对:崔凤娇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