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桂梅与华坪女高的第15个高考季)
6月6日晚,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园里,气温高达32℃,闷热的空气中飘散着栀子花的清香。
教学楼里灯火通明,讲课声、背书声、翻书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首夜的交响曲。过道上,一些姑娘席地而坐,一遍遍背诵着知识要点。这是高考前的最后一夜,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就像此前的无数个夜晚一样。
高考前的最后一夜
位于教学楼3楼的一间办公室里,屋顶的小风扇正努力地对抗着翻滚的热浪。还是那件旧衬衫,还是那双黑布鞋,张桂梅老师坐在老旧的木书桌前,不时向老师们交代着考前事宜。过了今晚,高三年级的153名姑娘就要走进考场,12年寒窗苦读,也将迎来检验成果的时刻。“不紧张是假的。”张老师笑着说,“姑娘们在学校一天,我就得负责一天。顺顺利利地把她们送出去,我就安心了。”
晚上8点,张老师开始巡课,一间教室一间教室地看,不时在小本子上记录着什么。稍作休息后,她又开始检查水电,走遍走廊、厕所、杂物间和办公室,仔细关好门窗,关闭一盏盏电灯。
准备查寝前,张老师拿起桌上的花露水,先给自己全身喷了一遍,又特意往在场的工作人员和记者身上喷,一边喷一边叮嘱:“等会儿蚊子多,不喷的话,明天一身都是包。”
因为临近高考,姑娘们晚上10点20分就提前下晚自习了。宿舍楼前,张老师拿着小喇叭喊话:“快点,快点!跑起来,赶紧回去睡觉。”
夜色中,身穿红色短袖校服的姑娘们飞奔而来,如潮水般涌入宿舍楼。“快点进去!关门!睡觉!”小喇叭里不断传出张老师的催促声。
张老师总爱用小喇叭“凶”姑娘们,但她们既不烦也不怕,反而觉得这时候的“张妈妈”最可爱。
“58班到齐!”“63班请假1人!”“65班到齐!”短短10分钟,班主任和宿管阿姨逐一报完人数,整栋宿舍楼很快归于沉寂。
张老师一天的忙碌终于暂告一段落。她独自坐在两栋教学楼间的长椅上,皎洁的月光温柔地洒在她的脸上,仿佛也悄悄渗进了她额头那一道道深深的皱纹里。
“只要我还活着,就会一直送考”
6月7日,高考首日,凌晨5点40分,宿舍楼3楼。
张桂梅老师的小喇叭又准时响起:“快点,快点!起床,洗漱,进教室!”
这样的催促声,在华坪女高的校园里,每天都要响好几遍。姑娘们在催促声中跑着去教室,跑着去吃饭,跑着去睡觉……
“怎么能不跑?必须得跑起来啊!”张老师知道,这些女孩因为复杂的家庭环境、薄弱的学习基础,不得不奋力奔跑。
7点30分,简单而又充满仪式感的送考活动在女高的操场上举行。张老师给每个考生准备了一枝向日葵,寓意“一举夺魁”;平时衣着朴素的女老师们穿上了旗袍,寓意“旗开得胜”。女高的“好邻居”消防员们也来送行。师生一起高唱《万疆》《红梅赞》《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歌曲。迎着晨曦,张老师和姑娘们坐上送考车,一路唱着红色经典歌曲前往考场。
红色经典歌曲,是华坪女高再寻常不过的旋律,开学时要唱,起床时要唱,吃饭时要唱。这些振奋人心的红色旋律,鼓舞着华坪女高人百折不挠、一路前行。
今年是张桂梅老师坚持送考的第15个年头。15年来,她将一个个大山里的女孩迎进华坪女高,又把一名名自信阳光的女高学子送进考场,目送她们追逐人生的梦想。“只要我还活着,就会一直送考。”这是张桂梅老师不变的承诺。
烈日下,知了声此起彼伏。考场内,考生们奋笔疾书;考场外,张老师静静守候,连中午饭都是在临时支起的小板凳上凑合着吃的。工作人员劝她回去休息,但她执意留下:“我在外边守着,姑娘们考得更安心。”
连续3天的考试,张桂梅老师每天陪着孩子们,一刻都没有离开。有学生晕车,她马上求助交警护送;有学生突然病了,她赶紧叫人送到医院;姑娘们考完试表示肚子饿,她立刻联系工作人员送来面包和牛奶。“我得做好后勤保障,让姑娘们没有后顾之忧。”
6月8日,高考第2天,过度劳累的张老师靠在椅子上睡着了,周围的人不约而同地保持安静,谁也不忍心打扰——让她再多睡一会儿吧,她实在太累了。
数十年和衣而眠
张老师的寝室就在女高宿舍楼的3楼。从建校那天开始,她跟姑娘们吃在一起、住在一处,每天忙到深夜12点以后才睡,凌晨5点就起床,睡眠时间长期不足5个小时。但就是这短短的四五个小时,她也是和衣而眠,生怕半夜姑娘们有啥事。这么多年,催着姑娘们、守着姑娘们、等着姑娘们,就是张老师生活的全部。
6月8日夜,张老师的小喇叭第一次“不灵光”了,尽管她一遍遍催促姑娘们去睡觉,但她们却从寝室里冲出来,紧紧拥抱着她们最亲爱的“张妈妈”——明日高考结束,就意味着离别将至。“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姑娘们围着张老师,再次唱起那首熟悉的《红梅赞》。她们为彼此拭去眼角的泪痕,一次次深情相拥。
自2011年起,张桂梅老师已连续15年坚持送考。15载送考路,15次离别时。她目送着2000多名山区女孩走出大山,用无私的爱与坚守点亮了这些女孩的梦想。这位被全国人民亲切地称为“燃灯校长”的教育工作者,用生命诠释着教育的真谛。
栀子花落了,又开了。这一天,华坪女高的第15届毕业生结束了艰辛又温暖的3年时光。
再见了,亲爱的张妈妈!再见了,亲爱的华坪女高!姑娘们聚集在楼下,大声地喊着“张妈妈”。可张桂梅老师又一次悄悄地躲开了,就像一位不忍目睹子女远行的母亲,她不愿看见那些熟悉的笑脸上挂满离别的泪痕。
没有一场离别是准备好的,没有一场告别是不留遗憾的。但时光并没有画上休止符,华坪女高的脚步不会停歇,张桂梅老师的守护还在继续。今年、明年、未来,这个关于爱和奉献的动人故事,仍将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