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流行歌曲中的成都映像)
开栏语
成都是一个音乐之城!成都音乐历史之长,长达三千多年;成都音乐之好,好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或因为历史悠久,或因为人文荟萃,或因为富足繁华,音乐仿佛是成都人的血液,几千年传承不息。对此,我们有先秦时期的玉石磬、汉代的画像砖、唐代的飞天伎乐、宋代的六幺舞者等等一大批文物为证;又有司马相如的《凤求凰》、杜甫《赠花卿》一大批诗歌为证。到了现在,无论歌舞还是戏曲、西洋古典还是当下流行,都在成都这个大都会中繁花似锦、蓬勃发展。从古至今,成都都是当之无愧的音乐之都!
作为这座城市的一张有影响力的报纸,当然得有一个为音乐展开的天地,一个提供给音乐人及音乐爱好者的平台,这就是成都日报副刊《天下成都》开设“琴台”这一专门的音乐栏目的初衷。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这首《赠花卿》生动地描写了唐代成都的音乐盛况:没有哪一座城市像成都音乐如此繁盛,音乐已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时光流转,当代流行音乐中,多样旋律呈现多元的成都,成都在音乐中绽放出多彩的魅力,烙下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印记。
大美成都 世外桃源
许巍:《世外桃源》
“此刻我在远方思念你/桃花已不觉开满了西山/如梦的旅程因你而觉醒/涌出的泪水模糊我双眼”,许巍2013年专辑《此时此刻》中的这首《世外桃源》,与《空谷幽兰》《喝茶去》被誉为许巍中国古韵歌曲的代表,“我看到终点清静而光明”的歌词,描写了一个空灵逍遥的世外桃源。
这个世外桃源在哪里?许巍的答案,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酒狂》是许巍爱听的一首古琴曲,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狂放不羁的风格,在中国古琴曲中可谓独一无二。许巍谙熟于胸后,试着用吉他来弹这首曲子,也有醉酒怀忧的况味。于是,他索性以《酒狂》开篇,写就了一首新曲。曲子写成后,歌词创作迟迟不满意,就搁了下来。2012年3月底,许巍应友人之邀,从北京来到成都。北地还是春寒料峭,成都的春天,风和日丽,甚至让许巍感觉比所有地方都春来得早。当日,他和朋友去青城山,一路上,朋友开车,他掏出手机写作,大家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相处。许巍很无意地一抬头,看见路边桃花都开了,春和景明,一种莫名的感觉油然而生,那首搁置在案头的曲子在心里回荡。“这是哪里?”“西山”,短短的对话后,许巍文思泉涌,第一句歌词写成:此刻我在远方思念你,桃花已不觉开满了西山。和着旋律,《世外桃源》的歌词,一气呵成。
《世外桃源》是专辑中唯一拍了MV的歌曲,可见许巍的偏爱。泼墨山水,清风自竹林深处徐徐而来,琴声清扬,荡漾林间水上,整首歌都透着明媚的中国风味道。有人说《世外桃源》的创作是许巍送给妻子的,也有人说《世外桃源》的创作是许巍对自然、对美好的向往,许巍说,美好的爱情就如世外桃源。
如果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桃花源”,许巍和成都的“桃花缘”,当真不浅。
文化传承 源远流长
李宇春:《蜀绣》
201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节目《锦绣》,是最炫,也是造价最高的节目,节目组运用了全息投影技术,舞台上同时有4个李宇春在演唱。出道10年后,登上春晚演唱自己的一首老歌《蜀绣》,李宇春觉得“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首歌就像一坛老酒,在时光中慢慢酿着,6年之后,大家终于品尝到了它的醇美。更多的观众由此知道了“冠于天下”的蜀绣,起源蜀地、流芳千古,终成为世界了解成都的唯美名片之一。
《蜀绣》这首歌是李宇春的四川同乡郭敬明作词,2009年在第二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首唱。且听一句“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全曲就在李宇春轻柔的歌声中拉开序幕,一幅华美蜀绣逐渐展开,可以看到兵刃相见的战场,烟尘散去,多情的蜀国女子在心上人远离的日子里,日日挑灯夜绣,一针一线都在诉说着那丝丝的情意。绣尽了牡丹牧笛,绣尽了韶华,仍在痴痴等待。
歌词中,李宇春最喜欢的是副歌部分“君可见刺绣每一针/有人为你疼/君可见牡丹开一生/有人为你等/江河入海奔/万物为谁春/明月照不尽离别人。”她认为更重要的意义是,蜀绣是家乡成都的文化瑰宝,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振兴蜀绣产业尽一份绵薄之力是每一个家乡人的朴素心愿。
美哉川剧 美轮美奂
陈小涛:《变脸》
“孙悟空七十二变,是为了战胜磨难;兰陵王戴着面具作战,是为了增加威严,叫敌人丧胆;生活中有的人面孔多变,那恰恰反映了人情冷暖;只有川剧舞台上的 变脸 ,那才叫神奇、魔幻、变幻多端、妙不可言。”陈小涛对代表作《变脸》钟爱有加。可以说,舞台上,只要有川剧变脸,就会响起一曲川味浓酽的《变脸》,川剧绝活“变脸”,被陈小涛用地道的川话唱得滋味悠长,融入的现代音乐元素又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时代节奏,《变脸》唱到了央视春晚,唱到了世界舞台,成为川剧绝活“变脸”歌曲中的“爆款”。
这首歌一炮打响是在2004年央视春晚上。旋律朗朗上口,以致数次彩排后,剧组好多人都会唱了,有些人见到陈小涛就唱“变脸……变脸……”《变脸》的音乐大量采用了“川江船工号子”,歌词对变脸绝技的描写绘声绘色,入木三分,结尾画龙点睛,这来自著名词作家阎肃的力作。陈小涛当年和很多人一样,都是冲着《江姐》和阎肃而报考空政文工团的,这对忘年交在创作《变脸》时,还有一段故事。2003年,初稿完成后,陈小涛总认为其中一句歌词“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不够味,便在食堂吃饭时缠着阎肃,阎肃又加了“粗看、细看”两句。过不了多久,陈小涛还是觉得词不够,又去缠阎肃,把他缠烦了,他就要把陈小涛轰走,自己也往门口走,走到门口想起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又一把叫住陈小涛,于是这句词就改成了如今的“任随你远看近看、前看后看、紧看慢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横看竖看”,川剧变脸绝活的精髓全部融入其中。陈小涛又给阎肃建议,歌词最后一段突出一个“变”字,升华一下,第二天陈小涛一看,阎肃将歌词改成了“变出个赤橙黄绿青蓝紫,变出个英雄豪杰齐争先,变出个巴蜀儿女同心干,变出个中华民族气象万千”,他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为阎老的虚心与智慧,也为变脸绝活骄傲。
宽街窄巷 古韵流芳
光头李进:《留在蓉城的微笑》
也许没去过宽窄巷子的人都听过这样一首歌曲:“走进宽宽的窄巷子,你唱着老四川的歌谣……”这是歌手光头李进2003年为成都创作的《留在蓉城的微笑》,收录在个人专辑《我的伊甸园》中。成都有句老话,“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说的就是宽窄巷子,这里是平民生活和成都慢生活的代表,李进在弹唱间道出了宽窄巷子古朴神韵与现代风貌融合的时尚之美。
李进少年出川,乡愁化作了一首又一首歌谣。《你在他乡还好吗》之后,《巴山夜雨》《黄杨扁担》《将进酒》都在诉说思乡,《留在蓉城的微笑》是最具有故土情怀的一首。2003年,李进回到成都,在宽窄巷子与朋友一叙,细雨朦胧,诗意盎然。回北京的3天里,他的脑海中怎么都抹不去成都的雨景,第3天,他从梦里醒来,犹如神助一般,在恍惚间就完成了全部歌词,当从床上跳下,把歌词录进电脑时的那一刻,他的心里别提有多激动了。随后,李进把歌词在电话里告诉了成都音乐人刘党庆,他非常理解老友的心思,10来分钟,旋律一蹴而就。
这首歌的MTV李进也下足了功夫,请来了多次与张艺谋合作的著名摄影师吕乐和他的电影《美人草》的原班主创人员,吕乐看完李进的完成片之后半开玩笑地说:你剪片的时间跟我剪一个故事片的时间差不多;你片中的镜头数量快赶上我故事片的镜头数了。足见李进的“乡愁”,绝非挂在嘴边的说辞。
温情都市 流光溢彩
赵雷:《成都》
新年伊始,赵雷一首《成都》在朋友圈刷屏。一段民谣里质朴的故事,唱进了许多人心里。因为一首歌,让更多人爱上了一座城,诉说对成都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感情。《成都》,也是赵雷“写给一座城的情书”。
2007年,赵雷和“十个轮子”摩托车骑行巡演到了成都,这是他第一次来成都。小住了两周,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当时,随行朋友的钱包丢了,拾到钱包的人打电话给朋友把钱包还给了他。赵雷还见到了小酒馆创始人唐蕾,唐蕾带他去看了崔健的演出,离开前夜,赵雷想在小酒馆演唱自己的几首新歌,他鼓起勇气问唐蕾,他可以上台去唱几首歌吗?唐蕾很爽快地答应了他……在成都经历的这些小事情、小细节,点点滴滴,让赵雷一天天爱上了它。
赵雷后来又陆陆续续到过成都很多次,那种就像回家的亲切,但不能留下来,又不能带走的感觉,让他有了写歌的冲动。他索性把成都当作一个爱人去写,可能今天写一句“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明天又写一句“和我在成都街头走一走”,许多次来了又走,走了又回,情感汇聚成歌,2014年,完成了《成都》。
2016年,赵雷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青涩歌唱的少年,他回到成都举行了自己的个唱,当舞台上打出一首歌名——《成都》,台下无不激动。赵雷说,唱这首歌之前,他要感谢一个人——小酒馆的唐姐,“她今晚也在现场,唐姐你在哪里?”当听到“小酒馆”时,台下的唐蕾已经蒙了,吓得她赶紧用围巾把头包裹起来,现场找不到唐蕾,有人大喊一声“唐蕾已经走了”,台上的赵雷脸上掠过一丝遗憾,因为他专门请人给唐蕾送了两张VIP门票。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唐蕾给赵雷发了一条信息,感谢赵雷有心,还能记得那么多过往。很快,赵雷也回复了短信,说是唐蕾给了他对成都的初次印象。总有一些他乡变成故乡,成都,是赵雷的第二个家。
城市精神 传承美德
王铮亮:《成都榜样》
2016年9月,一首宣传我们身边道德模范的歌曲《成都榜样》,通过王铮亮的演唱不胫而走,作为“成都榜样”系列活动的主题曲,历时两年创作,其旋律青春、节奏明快,学习榜样、传承美德成为时代风貌。
《成都榜样》词曲作者张达山在创作之初,走遍了每一个一线行业,被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人们所感动,历经8次歌词修改,最终完成。在《成都榜样》MV中,汇聚了成都的人民警察、环卫工人、医生护士、教师等不同行业的榜样人物画面。用歌声来宣传各行各业的榜样模范人物,王铮亮觉得《成都榜样》是很好的形式创新。歌声与微笑是人世间最动人的语言,也是共同的语言。在歌声的传唱中,美德更易产生滋养千家万户的力量。
晓辉 撰文/供图
(原标题:流行歌曲中的成都映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