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vPOP(城域网边缘节点))
目前,运营商正在思考将x86这种具有更高计算能力和更标准、灵活的硬件架构引入到传统城域网的业务边缘层的可能性。通过部署x86架构下的虚拟CPE(vCPE)、虚拟BRAS(vBRAS)和虚拟NAT(VCGN)等资源池,使得业务边缘的用户接入控制能力得以灵活扩展。
运营商首先在vCPE方向上进行实践,将原来散落在用户家庭中的接入网关的高级功能上收到汇聚节点,在家庭侧只需要部署最简单的二层接入设备,大大降低客户端的投资和维护成本。
vCPE方案通过将传统的接入网关分为VG和PG两个功能网元,将采用专有硬件的PG功能弱化,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及后续升级换代需求;实现大部分网络功能的VG采用基于通用服务器的NFV技术实现,使新功能新业务的实现不再依赖硬件设备的更新,可有效控制成本,同时极大降低TTR。基于NFV的VG可集中部署于运营商的数据中心机房,实现设备的集中管理维护,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在x86架构下,BRAS和CGN作为VNF部署在标准服务器上,标准服务器可以通过平滑扩展的方式增强计算和转发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L4~L7业务能力。在城域网业务边缘层形成一个新的vPOP,将各种VNF相对集中部署形成资源池,资源池内可以面向用户、业务灵活调整资源,从而提升全网使用效率。同时在城域网范围内集中部署vPOP的Controller,实现资源状态的查看、配置、维护、调整等功能。
vPOP对于运营商而言,是一种可以承载新的商业模式的城域网新边缘节点。电信运营商不仅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发展利用vPOP面向用户提供差异化的增值业务,也可以与SP、虚拟运营商等第三方合作,为其提供差异化的用户体验,进一步体现出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时代产业链中的整合价值。
由于运营商需要复杂的技术验证机制和决策流程,所以整体上进展相对缓慢。运营商的大网上设备种类繁多,大网的流量也不可预知。而企业网、校园网相对封闭,流量模型比较简单,有较强的可预测性。所以在运营商大网这种开放的网络中部署SDN/NFV的难度相对高一些。但运营商也逐步在网络中引入SDN/NFV,同时进行大量试点工作。
在企业网中,大量使用的VPN网关也可以通过NFV功能来实现。最典型的是公有云VPC业务,通过在x86架构的虚拟机上部署防火墙、VPN网关等,将企业网络扩展到公有云中,为企业进行统一的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配置、安全策略、管理策略等。通过部署QoS、WAN优化等提供一致的业务体验。这不仅可以让企业员工通过VPN安全、快捷地访问公有云,而且企业公有云和私有云二层安全互联,实现资源统一管理、动态调配,应用灵活部署和自由迁移。
(原标题:vPOP(城域网边缘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