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滚动新闻 > 正文

高品质的深度报道需要专业——浅谈网络时代的新闻写作基础

0
分享至

(原标题:高品质的深度报道需要专业——浅谈网络时代的新闻写作基础)

我们大多数人有个误区,觉得作家或者学者写作需要大量阅读,记者只需要深入实际就可以了,不需要专业写作。在笔者看来,这是不科学的。

有不少接触过媒体工作的人都认为,新闻写作可能有高中生的文化水平就够了。实则不然,新闻写作是专业写作。尤其是能够采写出高品质的深度报道,更需要高超的专业水平。

很多业内人士推崇新闻专业主义。我理解的新闻专业主义有两层含义,一是用专业态度、专业技术进行新闻写作;二是用专业知识、专业思考、专业角度来写新闻。那么,这些专业来自哪里?当然是来自阅读专业及各类书籍。

过去近20年来,媒体的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一直在上升。然而,国内新闻人所面临的独有机遇和挑战则是,在专业化远未完成的同时,“禁令还没有消失,报纸都要消失了”,互联网的几何式增长给传媒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这两年,传统媒体日子不好过。受众早已从阅读报纸杂志变成“读屏”了,传统媒体盈利模式受到挑战,发行量和广告量直线下降。社会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块时间变成了零碎时间,新媒体成了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

其中,互联网已经深度改变了阅读和写作。读者已经不再满足只接受一篇深度报道的信息和逻辑——文字太容易被打断,他们会不停搜索所要了解的相关信息。

对于中国的受众,所有的新闻报道甚至文字作品都面临如此境地:那就是非线性、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已然形成,面对篇幅较长的报道,人们一方面不再有耐心读完,另一方面也不再愿意继续试错。

说到新闻写作,为了适应一个“快”字,很多报道在深度上都打了折扣,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并不可取。

过去,传统的新闻学教材对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如今,现代新闻教材对新闻的定义变成了:新闻是对新近变动的报道。

除了大家熟知的新闻5要素,即时间、地点、任务、原因、结果外,这个定义的重点在于,多了一个要素——变动。

什么是“变动”?笔者认为,变动可以带来“深度”。比如GDP数字,不写变动就没有意义,增长还是下滑?增速加快还是减缓了?是什么因素导致增或减?要回答这些问题,都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的,需要一个记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写作。

当下,传统媒体都在寻求转型,但普遍没有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关键问题在于,传统媒体,甚至党报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开始受到公众质疑。甚至有人断言,全国市场化报纸,也就是都市报生存时间不会超过两年;党报也许会存在下来,当肯定不会是目前的状态。经过审慎思考,很多人一致认为:报纸会死,报业不会死,也就是有报无纸;电视台会死,电视不会死,有电视无电视台。

新闻写作,和新闻专业化程度、受众市场的变化密切相关。在目前的形势下,传统媒体本身早已失去了进退自如的地位,一是面临竞争的媒体留给记者的操作时间越来越短,二是读者对深度报道的稿件要求特别高,但凡不那么优秀的报道,在网络的汪洋大海中,只能够泯然众人。

所以,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媒体,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还是急迫的,如果说内容为王,那么掌握新闻写作技巧,呈现专业新闻写作,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何发掘和运用好的新闻报道内容呢?

首先,采访和写作的准备工作要做好。作为一名好的记者,一定要学会建立高质量的信息采集渠道,这里说的高质量包括信息的权威性、及时性、全面性、连续性;同时,要善于分析把握来自各方的信息内容,包括官方信息系统、专家信息系统、互联网信息系统、其他媒体信息系统等;特别是网络时代,在浩瀚而强大的数据中,要学会甄别和选择信息,利用多媒体来充实自己的专业技术。

其次,还要注重新闻报道的层次和重点。

关于新闻报道的三个层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是这样划分的:第一个层次,也是最基础的层次,是对主体新闻事实的直接报道,最常见的是消息及工作通讯。第二个层次,上了个台阶,是发掘涉及主体新闻背后的原因以及实质性调查报道。第三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就是在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做出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不管是第几个层次,对新闻写作的要求都不低,对于有追求的记者来说,更需要在阅读方面下大功夫。

关于新闻报道的重点,在当前环境下,新闻报道要聚焦四大领域。一是真实报道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动向:负面报道,正面促进;报道要掌握时间窗口。二是深刻揭示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要积极学习政策,不仅要理解当下,还要掌握政策的由来,及未来的方向。三是用建设者的姿态披露社会运行的重大缺陷及弊端,推动社会进步。在国内,由于新闻环境还不完全开放,新闻检查严格,此类报道相对鲜见。在国外,此类报道被冠名为揭黑报道,此类记者叫扒粪记者。四是掌握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主动权,这一点目前地方媒体的能动性远不及中央媒体。

在此基础上,一定要讲究专业新闻写作。

比如,无现场无新闻原则。记者不介入新闻事件,不仅不介入事件,写作中也不介入情感因素,要用事实说话,不用情感说话;同时,要采访多个新闻源,给各方平等的表达机会。

在写稿时,注意新闻语言的运用:用人话,不用官话,更不用鬼话;用最平实的语言把信息传达出去,才能取得最好的传播效果,力争让文化水平不高的人读后也能明白。这就要求记者自己在采访前要深入思考,采访时要力争获取到最有用的信息,写稿时想清楚,才能写得明明白白;要明白新闻写作是大众写作,而不是小众写作。再比如,要多用名词、动词,少用或不用形容词、副词;用细节说话;用短句,不用长句;不能简单判断,要具体描述等等。

笔者坚信,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媒介,都需要高品质的内容。新媒体也不例外,万变不离其宗,会被疯狂转发分享的好文,一定是有好内容。要想出现佳作,需要给予优秀的记者充足的采写时间,更需要记者自身不断地阅读“充电”;这样产生的高品质的报道,其实反过来可以对抗时间。(丁洁 作者单位:太原日报)

作者:丁洁 作者单位太原日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已经赢麻了何塞卢:这些混蛋,他们有的人都已经不庆祝了

已经赢麻了何塞卢:这些混蛋,他们有的人都已经不庆祝了

直播吧
2024-06-02 10:32:12
张柏芝前老板曝猛料:为了钱像狗一样舔我!到手后马上翻脸不认人

张柏芝前老板曝猛料:为了钱像狗一样舔我!到手后马上翻脸不认人

八卦王者
2024-06-01 22:10:30
一夜之间信号全无!拜登彻底傻眼,外媒:难怪美国害怕了

一夜之间信号全无!拜登彻底傻眼,外媒:难怪美国害怕了

星辰故事屋
2024-06-01 19:29:03
不准吃冷饮!中医世家执行几十年的家规,让90岁的人看起来像60岁!值得思考

不准吃冷饮!中医世家执行几十年的家规,让90岁的人看起来像60岁!值得思考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06-01 11:05:04
33岁0冠,34岁3冠!皇马草根前锋逆袭了:首夺欧冠冠军,哭成泪人

33岁0冠,34岁3冠!皇马草根前锋逆袭了:首夺欧冠冠军,哭成泪人

侃球熊弟
2024-06-02 06:14:14
皇马2-0多特,3年内第2次夺欧冠冠军,赛后评分:皇马2号排第一

皇马2-0多特,3年内第2次夺欧冠冠军,赛后评分:皇马2号排第一

侧身凌空斩
2024-06-02 04:58:38
尴尬1.8亿三兄弟现在只有年龄最大的姆巴佩还没有欧冠

尴尬1.8亿三兄弟现在只有年龄最大的姆巴佩还没有欧冠

直播吧
2024-06-02 06:16:54
多地市委书记晋升副省长,候补中央委员跨省履新

多地市委书记晋升副省长,候补中央委员跨省履新

鲁中晨报
2024-06-02 08:03:07
现在的情况是,上面想让通胀起来,但老百姓是真没钱了。

现在的情况是,上面想让通胀起来,但老百姓是真没钱了。

玉辞心
2024-05-30 18:35:50
5月续航榜:都是100度电池,续航咋就差那么大

5月续航榜:都是100度电池,续航咋就差那么大

Autolab
2024-06-01 22:57:49
被胡塞武装导弹“击中”后,美航母舰长发照片暗示“一切正常”

被胡塞武装导弹“击中”后,美航母舰长发照片暗示“一切正常”

三叔的装备空间
2024-06-01 09:29:55
世一帅!安切洛蒂=教练欧冠之王 5夺欧冠历史第一+五大联赛总教头

世一帅!安切洛蒂=教练欧冠之王 5夺欧冠历史第一+五大联赛总教头

念洲
2024-06-02 04:51:42
激烈交锋,中美还是没谈拢,抢在董军上专机前,美方作出特殊安排

激烈交锋,中美还是没谈拢,抢在董军上专机前,美方作出特殊安排

影孖看世界
2024-06-01 21:30:44
距离发射不到四分钟!波音取消了“星际客机”载人试飞任务

距离发射不到四分钟!波音取消了“星际客机”载人试飞任务

财联社
2024-06-02 03:25:09
菲企图在仙宾礁军事部署?环球时报记者追问菲总统马科斯,他拒绝回答,径直走开

菲企图在仙宾礁军事部署?环球时报记者追问菲总统马科斯,他拒绝回答,径直走开

环球网资讯
2024-06-01 15:36:04
一位中产爸爸的怒吼:我宁愿我的孩子,回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时代!

一位中产爸爸的怒吼:我宁愿我的孩子,回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时代!

霹雳炮
2024-06-01 21:39:58
在靖国神社撒尿涂鸦,解恨吗?长脸吗?

在靖国神社撒尿涂鸦,解恨吗?长脸吗?

基本常识
2024-06-01 23:45:22
中国的统一进程已经启动了

中国的统一进程已经启动了

观察者网
2024-06-01 08:56:09
铁头喷漆事件上了抖音百科,律师称他只要回国就没事了

铁头喷漆事件上了抖音百科,律师称他只要回国就没事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01 23:55:19
衣锦还乡的黄仁勋说了什么?

衣锦还乡的黄仁勋说了什么?

半棵枣树
2024-06-01 19:04:13
2024-06-02 12:26:44

头条要闻

中国防长:谁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必将自取灭亡

头条要闻

中国防长:谁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必将自取灭亡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旅游
时尚
数码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旅游要闻

武侯祠开启“时光机”穿越到“那些年”

真正不显老的女人,都不烫大妈卷和穿老年服装,打扮自然得体

数码要闻

10 核变 9 核 GPU 版 M2,2024 款 iPad Air 官网技术规格更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