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份,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推荐名单对外公示,此前备受南京市民关注的4项“饮食类非遗”—南京盐水鸭、雨花茶、绿柳居素食和马祥兴清真菜遗憾落选。
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申报期间恰逢“舌尖热”,各地申报的“美食非遗”引发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在南京申报的7个项目中,就包括盐水鸭、雨花茶、绿柳居素食和马祥兴清真菜四项“饮食类非遗”,但最终却遗憾落选。“美食申遗”遇冷并非南京一家,此前呼声很高的武汉热干面、重庆火锅等同样没有入选。在公示名单中,新入选的美食项目仅有5项:上海本帮菜、朝鲜族泡菜、云南蒙自过桥米线、德州扒鸡和辽菜烹饪技艺。
爱吃鸭子的南京人无缘“非遗”
采访过美食申遗记者—章庆
南京人爱吃鸭子,与鸭子相关的老字号也是一大批。可是,这让南京人民“爱之切”的鸭子却频频出现问题。2014年年初,南京的盐水鸭曾对国家级非遗发起冲击,可最终落选。这里面的原因很明确,南京盐水鸭的食品地方标准明确要求产品不得添加防腐剂和食用香精,可是南京人吃的鸭子却不让人放心。
“非遗”落选的遗憾还未平息,2014年年末时又曝出“南京的鸭子竟然喂的是抗生素”,溧水区一位鸭农很无奈,鸭子很容易生病,光喂药是不行的,还要打针,鸭农们对鸭子需要什么药都非常清楚,在那里十几家养鸭场的鸭鹏内竟发现了至少有三四十种以上的抗生素。
更让人难过的是,这些鸭农都知道用抗生素喂养的鸭子不能吃,但是他们却卖给别人,这一现象相当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