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晋城锡崖沟确实是山西晋南一张煜煜闪光的名片。
位于王莽岭景区南端四周落差1000多米深谷之中的锡崖沟景区,以其享誉世界的奇观—锡崖挂壁路而被人们叹为观止。
事实上,来锡崖沟游览的人,尽管大多数是冲着挂壁公路去的,但最终都会被万仞绝壁和沟底美不胜收的景色馋得魂牵梦萦。
险峻的挂壁公路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对于挂壁公路的想象,只能拘泥于图片和影像作品。在驱车几小时,见识了挂壁公路的“鬼斧天工”后,才不由得感慨,世间居然有如此险峻的路和这样绝处逢生的景!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始于深秋的早晨,天仍是黑蒙蒙的,我们一行五人6点驾车从小店直奔太长高速。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途径长治、高平,车子从高平转省道直到陵川王莽岭景区。在景区的农家,吃过一顿丰盛可口的农家午餐,稍作休息,我们乘坐景区的小交通,兴致勃勃地去锡崖沟景区游览。
据很多历史资料记载:在悬崖峭壁上人工开凿而出,是挂壁公路最大的看点。此类工程奇险、艰难,在中国筑路史上很少见。巍巍太行,共凿有七条挂壁公路,其中工程量最大、历时时间最长,也最为壮观的,当属锡崖沟挂壁公路。
尽管此前,对挂壁公路略有耳闻,但在通往挂壁公路的路上,导游的解说,仍然让看景人的心情变得迫不及待。
车子缓缓行驶在山间,眼前的风光渐行渐变,挂在绝壁之上的挂壁公路也越来越近。顾名思义,挂壁公路是开凿于悬崖峭壁上的隧道。眼前,能容两车并行的隧道并不宽,如一条绸缎绕在绝壁上。在挂壁公路上行进,开车的人需要勇气,坐车的人也捏着一把汗。
导游介绍,若干年前,为了施工方便和开通后取自然光照明,挂壁公路多贴壁而凿,每隔十余米开凿一个四五平方米见方的“天窗”。远远望去,侧窗勾勒出隧洞的走向,像一条花边镶嵌在山间。从挂壁公路通过“天窗”小心翼翼地向外望去,下面就是让人眩晕的万丈悬崖。
万仞绝壁在险峰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峡谷边缘的梯田上,碧蓝色的天空中,朵朵白云悠闲地散着步,秋天的金色和峡谷的深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效果,山峦叠嶂中浓郁的苍翠和红叶铺满了山谷中层层褶皱,绘就成一幅绝美的太行秋景图。
除了挂壁公路,锡崖沟另一大著名景区—红石大峡谷,也让人感到荡气回肠。一条深如天坑之地缝、由北向南伸展的大峡谷,曲折排列,深处可达200多米,窄处几米,宽处200多米,蜿蜒到尽头……“在锡崖沟过得是开门见山的日子,抬头看见的都是让目光无路可逃的万丈高山。这里四面皆山,若平视的话,无论哪一个方向都不是天色而是山麓。”突然想起一段如诗如画的描述。
站在一块大石上远眺,深不见底的峡谷底部流着碧绿色的潺潺溪流,鸟鸣声在山谷里回荡。胆大者探头向下望去,90度的万仞绝壁,就在脚下,登时感觉心在抖,腿在颤。欣赏万仞绝壁这样的人间景致,不仅需要胆量,还要有勇气。
清晨,走在锡崖沟的峡谷边,整个峡谷的空气干净清润,山谷间的崖上人家有袅袅的炊烟,一轮红日从东方徐徐升起,眼前的峡谷、湖水、石板房全都隐于如轻纱般的晨雾中,若隐若现……
居住在峡谷边的崖上人家和建在崖上的石板房小屋,让宛若仙境的锡崖沟多了几分人间烟火。在一处红石板农家小院里,金黄色的落叶,厚厚地铺满地面,一脚踩上去“咔咔”的落叶声,蓦然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在心间流淌。
锡崖沟精神
来锡崖沟看什么?挂壁公路和红石大峡谷固然让人永生难忘,荡气回肠。但从锡崖归来,让世人传颂和敬佩的非锡崖精神莫属。
锡崖沟,曾经偏居山西晋南的一个千百年来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却在今天炼就成为一种精神、一种象征、一个标志。,已演绎成为坚韧不拔,不向任何艰难困苦低头、叫苦抱屈的一种珍贵品质。
尤其是穿行在让人叹为观止的挂壁公路时,不禁让人感慨,什么叫人间奇迹?什么叫坚韧不拔?
的典故流传已久:由于天险阻隔,沟中二百户人家几乎与世隔绝,千百年来自生自灭。1962年,沟里人不甘闭塞,向大山宣战,历时三十年,两代人在村西绝壁上凿出一条长7.5公里的挂壁公路,开创了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奇迹,毛泽东同志名言中“愚公移山”、“人定胜天”的真谛在这里得到了真实体现。
除了有美景可看,锡崖沟已成为启迪和升华人们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精神的源泉,并成为山西省德育教育基地。
不仅如此,这里浑然一体的美景也引得大量的学生进沟写生。在游览的途中,架着油画板、坐在青石上,对着美景写生的人们比比皆是。尤其是在美不胜收的深秋,画中画的场景更加让人流连忘返!
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当地独特的农家饭也让人一饱口福。据当地人讲,尽管锡崖沟本地物产不多,由于山高路陡,外进蔬菜价格较贵,在春季,村民都上山采野菜和菌类,以此作为主要蔬菜。山里的蘑菇很多,另外还有特产柿子茶、何首乌、野灵芝等。而除鸡蛋之外,动物食品的价格也适中。来这里游览的游客,大多数都会选择在住宿的农家乐解决饮食,一般以人均每人每晚20元到80元不等计价。
本报记者 郝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