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军事 > 正文

老兵不死:美军M2重机枪

0
分享至

从M1917式7.62毫米机枪说起

自1900年起,美国的枪械大师一被称为“导气式元勋”的约翰·摩西·勃朗宁认识到在重机枪上使用管退式自动原理比导气式更加合适,于是,他便抛开了自己设计的世界上第一挺导气式原理的柯尔特M1895式机枪,开始研制一种全新的管退式自动原理的机枪,1910年制造出来第一挺7.62毫米样枪,1917年2月向新闻界、政界和驻美武官进行了成功的表演。一开始,美军对此枪并不感兴趣,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该枪逐步引起了美国当局的重视,并于1917年5月应美国国防部的要求又进行了表演,连发射击20000发没有发生故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美国陆军当场与厂家签订了45000挺机枪的供货合同。同年正式装备美国陆军,被命名为勃朗宁M1917式机枪。该枪由雷明顿、柯尔特、新英格兰威斯汀豪斯三家工厂共同制造,到1918年底共生产了56608挺,被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装备采用,成为两次世界大战战场上步兵的主要压制武器之一。

由于该枪采用水冷式机构,因此过于笨重、机动性能差,尤其是在沙漠和高寒地区难以发挥性能。然而该枪的闭锁、加速、供弹等机构均有独到之处,是20世纪有代表性的轻武器之一。

从M1921到M2

1916年,英国军队将坦克应用于战场,当坦克在开阔地带滚滚而来时,防守方几乎无法对付,于是德国加紧研制对付坦克的武器。位于马格德堡的波尔特公司制造出一种新型钢芯弹,口径13毫米,弹壳长92毫米,全长133毫米,弹头质量依种类不同从51.8~62.5克不等。毛瑟兵工厂于1918年1月研制出发射该弹的单发反坦克枪——战防枪,全枪质量11.8公斤,初速820米/秒,可以击穿英国坦克的两侧,从而吹响了大口径机枪的前奏曲。协约国不是没有觉察到德国方面的动静,英国人用放大了的维克斯机枪试射12.7毫米口径枪弹,美国军械局则委托温彻斯特公司研制断型枪/弹系统。美国国防部对弹药的要求是,采用12.7毫米口径,弹头质量不小于52克,初速约820米/秒,在25米距离内能确保击穿至少30毫米厚的装甲。另外,连发射击时射速应达到500~600发/分,发射该弹的机枪质量不得超过22.7公斤,以便在西线战壕内也能携行。

温彻斯特-韦斯顿公司的弹药专家承担了新型枪弹的设计任务。他们以法国的11×60毫米燃烧弹为基础进行开发,然而这种弹壳有突缘,这就自然不能赋予新型枪弹足够的射速。当时勃朗宁的M1917式7.62毫米机枪已经装备美军,1918年夏天,勃朗宁在该枪基础上制造出第一挺12.7毫米机枪,并且送到温彻斯特公司。这支68公斤重的巨型机枪第一次射击试验的结果令人失望,发射时后坐力太大,射手无法调整命中精度,枪弹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终点弹道性能。之后,勃朗宁修改了他的设计方案:在机匣末端加了一个液压缓冲器以支撑复进簧。缓冲器的使用不仅减小了后坐,而且使得射速可变。将其向左旋转,机油流入活塞的缝隙,射速可提高到550~600发/分:将其向右旋转,可以使射速降低到450发/分。为便于握持,新设计的勃朗宁样枪采用了双握把,取代了M1917式的单手小握把,这样扣扳机的手指可以往上提,更加舒适。

1918年11月11日,西线停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勃郎宁的新机枪没有派上用场,研制时间一下子宽松下来。勃朗宁回到家乡继续改进机枪。柯尔特公司的技术人员则进一步对样枪加以改进以达到批量生产的水平。经过进一步改进,机匣和机枪架的中,也减轻了许多。最终在1921年,美国陆军正式采用了勃朗宁12.7毫米机枪,一种是水冷式高射机枪,另一种是气冷式机载机枪,统称为M1921式机枪。然而M1921的装备量并不大,自1925年第一批机枪配发到部队,到30年代中期,陆军总共装备不到1000挺。然而与陆军相反的是,美国海军对这种机枪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自行拨款给勃朗宁让其继续改进研制。简单说来,M1921式12.7毫米机枪是M1917式7.62毫米机枪的放大版本。

30年代,英国陆军部对M1921机枪进行了检修.对附件和枪架进行了标准化,没有改变原型枪的基本结构,但对机匣上的一些连接点进行了加固,并可通过更换少量部件即可由左侧供弹改为右侧供弹,使得勃朗宁机枪适合安装在各种车辆、炮塔和飞机枪架上。改进后的机枪被称作M1921A1,机载机枪称为M1921E2。柯尔特公司继续对M1921进行改进设计,研制了一种质量更轻、操作更为方便的气冷式变型枪。与此同时,美国骑兵队于30年代初研制了一种用于侦察和支援步兵作战的轻型装甲车,新的12.7毫米机枪正好适合装载在该车上使用。于是,1933年,将该枪正式命名为“M2”并且列装。后来又将增加枪管重量的M2列为制式武器,改名为勃朗宁M2HB 12.7毫米重机枪(HB是重枪管的英文缩写)。

另外,为了提高弹头初速度,以增大侵彻能力和射程,原型枪用的915毫米长枪管增长到1143毫米。重枪管的采用,使机枪的持续射击能力得到了较好的保障,并且后坐力也大为减小,同时,该枪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车载或者高射机枪,而成为多用途重机枪装载在各种车辆里对付地面目标。同时将M2HB配用的M3三脚架列为制式,供地面部队使用。M3三脚架是勃朗宁M1919A4的三脚架的放大型,脚架均设可伸缩段。美军士兵渐渐地将M2称为“50”或者“老祖宗(Big Mama)”。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称其为“魔鬼”。由于美国军械局在30年代前期就着手进行12.7毫米机枪的标准化,因此到1941年12月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M2机枪已经形成了一个系列。

截至二战结束,美国各企业和政府兵工厂总共生产了200万挺M2HB重机枪。即使如此,仍然满足不了部队需求,不仅地面部队和坦克装甲车上的装备数量不足,美国空军的前身“陆军航空兵”更缺:一架歼击机上要装4~8挺机枪,轰炸机的枪架、炮塔上也要配置机枪。可见M2HB机枪需求量之大。

M2HB机枪也是美国向其盟军提供援助的传统武器,就连苏军也将该枪同自己的“德什卡”机枪一起装在“谢尔曼”坦克和轻装甲巡逻车上。

二战结束后,勃朗宁机枪并没有退役,美国曾把存货销售给其盟国和第三世界国家。勃朗宁机枪流传甚广,在地球的任何一个战场上,几乎都能听到其清脆的枪声。

当然,勃朗宁机枪也有缺点,主要是零部件太多,维护困难,需要有经验的人才能进行维修保养;枪机易出现问题,导致不能击发;敌机的速度越快,其射击效果越差。此外,勃朗宁机枪全长达1.65米,无疑是太长了,特别是粗大的机匣过长,不适合安装在装甲车辆上。

美军在1980年代希望以新型机枪取代该枪,包括通用电力公司研制的M86,后来则搁浅了。倒是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军队又从军械库里取出了勃朗宁机枪。英军对于这种曾在二战中使用过的武器,在对先头部队的火力支援和守卫桥头堡作战中所显示出的良好性能惊讶不已,于是,他们又把M2HB机枪列入步兵武器的装备序列。冷战结束之后,英国加紧建设快速反应部队,相应地,对12.7毫米勃朗宁机枪的需求也在增加,以安装在越野车和沙滩车上使用。

现在所说的勃朗宁机枪,大多指M2HB QCB机枪。QCB即“Quick Change Barrel”的首字母缩写,是快速更换枪管之意。其在某些结构上同原型枪有所区别。最大的创新是,为这挺老枪研制了一种快速更换枪管系统,并且无需调整闭锁间隙。

结构与性能

M2大口径机枪采用大口径12.7毫米BMG弹药,有火力强、弹道平直、射程远的优点,射速每分钟450至550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航空用版本为每分钟600至1200发),其后坐作用系统令其在全自动发射时十分稳定,命中率亦较高,但低射速也令M2的支持火力降低。

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卡铁起落式闭锁结构。射击时,随着弹头沿枪管向前运动,在膛内火药气体压力作用下,枪管和枪机同时后坐。弹头飞出枪口后,闭锁卡铁离开楔闩上的闭锁支承面,其两侧的销轴被定型板上的开锁斜面压下,于是整个闭锁卡铁脱离枪机下的闭锁槽,枪机开锁。随后,枪管节套猛撞内设的钩形加速子,加速子上端撞击枪机尾部,加速枪机后坐。该枪设有液压缓冲机构,枪管和节套后坐时,液压缓冲器的活塞被推向后,压缩缓冲器管内的油液,使其从活塞四周的油管内壁之间的缝隙向前逸出,对后坐产生缓冲作用。枪机复进时,枪机尾部的凸起撞击加速子上端使其向前回转,加速子释放液压缓冲器簧,推动枪管和节套复进。闭锁卡铁在楔闩上的闭锁斜面的作用下强制上抬,进入枪机下的闭锁槽中,枪机闭锁。

该枪采用单程输弹、双程进弹的供弹机构,拨弹杆尾端的导柱卡入枪机顶部的曲线槽内,当枪机做往复运动时,实现供弹动作。该枪采用简单的片状准星和立框式表尺,准星和表尺都安置在机匣上。

该枪发射12.7×99毫米口径BMG枪弹,包括有普通弹、穿甲燃烧弹、穿甲弹、曳光弹、曳光穿甲弹、燃烧曳光穿甲弹、脱壳穿甲弹、硬心穿甲弹、训练弹等。

M2式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发射M2普通弹时的最大射程可达7.4公里,装在M3三脚架亦有1.8公里的有效射程。M2式勃朗宁大口径重机枪净重38公斤,其常用的M3三脚架全重20公斤,V字扳机装在机匣尾部并附有两个握把,射手可通过闭锁或开放扳机来调节全自动或半自动发射。M2用途广泛,为了对应不同配备,它更可在短时间内改为机匣右方供弹而无需专用工具。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与同时期出现的其他大口径机枪相比,M2大口径机枪不仅装备了为数众多的大小国家,而且是唯一一种现今仍广泛装备使用的“老古董”。相比之下,苏联早在80年代初就用NSV大口径机枪逐步取代了二战功臣“德什卡”大口径机枪,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证实了天才设计师勃朗宁的成功。但是,毕竟从M2开始研制以来,已经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M2的一些技术指标如今看来已经相当落后。美国在研制新一代班组支援武器时,提出了对新型大口径机枪的要求。现在XM312型12.7毫米大口径机枪正在试验当中,全枪仅重13.6公斤,就是加上三脚架也不到19公斤,比美陆军现役的M2HB重机枪要轻66%,从而提高了机动力。

同时,XM312在试验中表现了很好的性能,后坐力小,采用先进的火控系统提高了射击精度,配备新型夜视器材,提高了夜战散力。如无意外,XM312型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将在不久的将来定型,并开始替换美军中的大部分M2大口径机枪。而在其他国家中,特别是在一些中等国家当中,作为发展本国兵器工业的一种努力,也纷纷开展了大口径机枪的研制,例如亚洲的新加坡和韩国都研制了国产的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并积极向国际客户推销。无疑,M2大口径机枪的未来将逐渐被这些后起之秀蚕食。幸运的是,由于冷战结束之后,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各国军方的换装压力大大减小,对于已经不再是主战兵器的大口径机枪,基本上都是抱着能用就好的态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还将继续见到MZ大口径机枪的身影伴随着士兵们出现在沙漠、丛林、高山、平原……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加拿大待不下去,香港又回不去,心高气傲的李婉华没有退路可言

加拿大待不下去,香港又回不去,心高气傲的李婉华没有退路可言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0-26 15:39:13
被戴8次绿帽子,3次捉奸在床,这就是我们“玉女”守卫的爱情?

被戴8次绿帽子,3次捉奸在床,这就是我们“玉女”守卫的爱情?

游者走天下
2025-11-05 11:28:09
200块一碗的天价麻辣烫,让老外重新认识中餐

200块一碗的天价麻辣烫,让老外重新认识中餐

酷玩实验室
2025-11-10 11:59:56
BBC主席道歉,“特朗普威胁采取法律行动”

BBC主席道歉,“特朗普威胁采取法律行动”

观察者网
2025-11-10 22:50:01
罗金西克爆发惨烈巷战!亚速军团和乌军无人机剿杀俄军特种兵

罗金西克爆发惨烈巷战!亚速军团和乌军无人机剿杀俄军特种兵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7 14:41:57
又疯又欲!禽兽的爸,变态的她!

又疯又欲!禽兽的爸,变态的她!

君君电影院
2025-11-10 23:55:23
郭天民调刘邓麾下,6纵司令不在位,没让他接替,当野司副参谋长

郭天民调刘邓麾下,6纵司令不在位,没让他接替,当野司副参谋长

大运河时空
2025-11-09 22:10:03
薛之谦创立的火锅店再收缩,“上上谦”全国仅剩1家,明星火锅店退潮

薛之谦创立的火锅店再收缩,“上上谦”全国仅剩1家,明星火锅店退潮

红星新闻
2025-11-09 20:10:17
精神小妹、小伙的真实生活:男女之事很放纵,精神物质生活极度匮乏。

精神小妹、小伙的真实生活:男女之事很放纵,精神物质生活极度匮乏。

人生飞机稿
2025-10-22 12:28:23
聚是大湾区,散是走地鸡!全运开幕式太热闹了!

聚是大湾区,散是走地鸡!全运开幕式太热闹了!

广州PLUS
2025-11-10 21:41:28
后妈亲如生母!玥儿牵手新姥姥游青城山

后妈亲如生母!玥儿牵手新姥姥游青城山

可乐谈情感
2025-11-10 13:15:05
六十年一遇!2026年是“火马年”,啥预兆?好不好?看农谚咋说

六十年一遇!2026年是“火马年”,啥预兆?好不好?看农谚咋说

农民的小帮手
2025-11-09 22:10:21
“最硬”尺度,没有下限,知名演员“全裸上阵”,羞耻度爆棚

“最硬”尺度,没有下限,知名演员“全裸上阵”,羞耻度爆棚

棱镜电影
2025-11-10 16:27:27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人民日报专访,揭开32岁周深的真实处境,那英确实一个字都没说错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08:46:54
分手传闻仅6月,这次为陈赫庆生的鹿晗,撕碎了关晓彤仅剩的体面

分手传闻仅6月,这次为陈赫庆生的鹿晗,撕碎了关晓彤仅剩的体面

花心电影
2025-11-10 21:03:32
杨采钰晒和老公约会照!意外曝光婚房,是亚洲十大豪宅之一很昂贵

杨采钰晒和老公约会照!意外曝光婚房,是亚洲十大豪宅之一很昂贵

娱乐圈圈圆
2025-11-09 22:08:02
抓捕朱枫的国民党特务沈之岳,晚年来大陆,为何却也受到了礼遇?

抓捕朱枫的国民党特务沈之岳,晚年来大陆,为何却也受到了礼遇?

蜉蝣说
2025-10-29 11:00:17
杨绛:一个女人还在穿10年前的旧衣服,意味着什么?不是穷,而是活成了这3种状态!

杨绛:一个女人还在穿10年前的旧衣服,意味着什么?不是穷,而是活成了这3种状态!

盖娅Uni心理学
2025-11-10 11:02:47
黑店RB莱比锡今夏1.86亿欧元出售三大废柴,引三豪门关注!

黑店RB莱比锡今夏1.86亿欧元出售三大废柴,引三豪门关注!

历史小胡
2025-11-10 16:43:00
全运会最泪目时刻!看完刘诗雯的右手,才知道诗与远方有多不容易

全运会最泪目时刻!看完刘诗雯的右手,才知道诗与远方有多不容易

嘴炮体坛
2025-11-10 17:07:45
2025-11-11 00:35:00

头条要闻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

头条要闻

25岁东北女孩参加海岛求生赛35天瘦28斤:吃了50只老鼠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四川志愿填报第八讲,历史组将迎来史诗级的大机会!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一加Ace 6T被确认:骁龙8 Gen5+8000mAh,联名款悬念拉满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