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热点新闻 > 正文

陈积银:试论媒介融合

0
分享至

试论媒介融合

——浅谈嗅觉媒介的开发设想

摘要:媒介融合是近年来愈来愈炙手可热的一个词, 似乎有媒介融合始于网络媒体的到来之嫌疑。人的五官乃至身体都是记忆的媒介,人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来接收信息。本文认为,若从人的感官角度,将媒介划分为视觉媒介,听觉媒介、嗅觉媒介、触觉媒介、味觉媒介的话,媒介融合现象呈现已久,媒介融合始于有声电影出现,但是这种融合只是体现在两种感官的基础的,即建立在视觉和听觉的基础之上的。网络社会的到来,媒介融合还是停留在视觉、听觉融合的基础之上。它并没有超越视觉和听觉的范围。嗅觉媒介已在研发阶段,并且有部分产品问世。本文在此基础上讨论发了开发嗅觉媒介的主要框架以及嗅觉媒介的出现对于媒介融合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媒介融合 听觉媒介 嗅觉媒介 视觉媒介

前言:本文所指的媒介融合是指视觉媒介、听觉媒介、触觉媒介、味觉媒介和嗅觉媒介的融合。媒介融合是就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块, 用一种媒介形态去呈现多种媒介形态的功能。有分才有合,融合是相对于分裂(独立)而言的,没有分裂(独立)也就无所谓融合。那么现在的媒介融合概念显然是针对以前媒介分裂(独立)而提出的(至少人们认为是这样,不然若人们认为以前的媒介就是融合的,那么现在人们又提媒介融合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一、媒介融合始于有声电影出现

1、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与媒介融合之间的关系

人的各种认知感官以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比如,眼、耳、鼻、体、舌均集中于人的身体。此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知可以通过听其音、观其色、闻其味、触其体、尝其味来实现。但是这种认知世界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若距离太远,人们的眼、耳、鼻、体、舌则鞭长莫及,这就无法拓展人们认知社会的空间距离,人们对于社会事物的认知是能局限于他们周围的事物。“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所以人们急需一种能够延伸其认知感官的媒介出现。这种媒介要使人们自己能在遥远的距离之外,也可以如同用自己现有的眼、耳、鼻、体、舌一样去认知整个世界。于是人类就开始幻想这种功能的实现,也开始对具有这种功能的工具加以追求。于是各种媒介开始不断的涌现。而且要将这形形色色的媒介融为一体,便于随身携带,便于人产随时随地扩大自己对于整个社会的认知能力。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出现,媒介融合是近年来愈来愈炙手可热的一个词,,似乎有媒介融合始于网络媒体的到来之嫌疑。那么与此命提相应的就是网络媒体出现以前不存在媒介融合(如若以前存在媒介融合,为什么研究者们在那么长久的岁月里不去大量探讨媒介融合问题,而是在近年网络社会的出现以后才如雨后春笋般地探讨媒介融合问题呢?),网络社会到来以前的媒介呈现方式是以一种分裂式的方式出现的,而不是以一种整合式的方式出现的。比如文字媒体的出现,扩展了人们用眼对外界的认知,音频媒介(比如电话和收音机、录音机等)的出现则是扩展了人们用耳对于外界的认知,视频媒介(电影、电视[电脑以后产生的媒介暂且除外,因为人们认为它是媒介融合以后的产物]等等)的出现则是将人眼认知世界的功能进一步拓展了。那么,各种媒介的出现的方式是以一种分裂式的方式出现的么?媒介融合始于网络媒体出现么?笔者认为这个结论值得推敲。

2、媒介融合始于有声电影出现

如果说文字性媒介是用一种抽象的方式扩展了人们认知异地世界的视野,那么视频技术的出现则是一种完全意义的,具体的,形象的方式来拓展人眼对异地世界的认知功能。那么电影、电视仅仅是视频媒介,收音机仅仅是音频媒介么?如果把电视、电影的声音关掉来收看其节目,那会是什么效果?这无疑如同让人们回到上世纪初去看当年的无声电影一样滑稽可笑。在某种程度上说,视觉图像传递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仅凭一个视觉符号传播,意义具有不确定性,不同的人对其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比如现在的恶搞片,人们就可以对同样的画面配上不同的解说词和声音,进行和原意义有天壤之别的解读。所以电影、电视媒介本身也不有仅仅视为是视频媒介,它们的出现其实已经融合了音频媒介的属性。它们是融音频与视频于一体的媒介。因为有声电影的出现早于电视的出现,所以媒介融合始于有声电影(1927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手》在美国问世),而不是现在所谓的媒介融合是从当前的网络社会到来而出现的。有声电影的出现完全打破了以前视频媒介和音频媒介的界限同,使得声音媒介和视频媒介发生了首次融合。也就是说从人们认知感官来说,它已经是一种能够延伸人们眼睛和耳朵的媒介了。

3、网络媒体只是为普通大众进一步开发其视觉和听觉感官的能力提供了一个历史舞台,人类由此而进入了一个自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人类的视觉媒介、听觉媒介的传播功能实现了多点对多点的异地同步互动传播,人类暴发的能量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历史时代。

那么从媒介融合的角度来看,网络媒体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呢?笔者认为网络媒体的到来,除了给人们利用视频和音频媒介的能力加强以外,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之处。想想看,若除去人类以前拥有的文字、音频、视频内容之外,一个网站还有什么东西呢?但是网络社会的到来为什么会让人们产生如此之大的反应呢?毛泽东说,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人民之中拥藏着巨大的能量。而网络社会的到来恰恰䪄人民之中拥藏的那种巨大的能力有了一种输出的平台。人们真的可以当家作主人了,普通老百姓自己耳朵和眼睛的认知世界的能力不仅加强了,而且他们可以将他们的认知内容主动传播出去(比如现在的博客和播客等等)。数以亿计的人们都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传播,就形成了形成了现在的网络社会。而在网络社会出现以前,人们眼和耳认知到的世界要实现异地传播只能是依赖于别人讲故事的形式出现(电话、电报等暂除外),而不是自己去主动的去书写。比如在收音机和电视时代,对于普通的老百性而言,人们没有能力去做一档音频节目,也没有能力去做一档视频节目,即使做了也没有传输、播放的平台。但是网络社会到来以后,普通大众不仅可以自己做音频、视频节目了,而且还拥有了一个传输、播放的平台。所以有很多学者称现在的时代为自媒体时代,即人人可以做主编、当主播。若说网络时代的确为人们眼睛和耳朵认知世界的能力提供了很大的便捷性,那么手机媒体的出现(虽然它的许多功能还有待完善),则使人眼和耳的认知世界的能力几乎可以发展到淋淋漓尽致(因为,它在技术上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可向任何人进行任何形式的音频与视频的点到点或者点到面的传播,并且可以及时反馈)。在这个时代,人类的视觉媒介、听觉媒介的传播功能实现了多点对多点的异地同步互动传播,人们的时空感极大的缩短(地球村的出现),全世界人们的信息、知识共享产生的能量,使得当今社会的财富在以几何培增加。

4、除了视觉和听觉媒介以外,人们还有其它认知世界的感官媒介(嗅觉媒介、味觉媒介、触觉媒介)等待着人们去开发。如果这些媒介开发出来以后,将这些媒介融为一体,那么帮助人类认知世界的媒介才真正实现了彻底的融合。

当前,无论人们普遍接触的媒介形态如何变化,它们也只限于视觉媒介和听觉媒介的融合与发展(当前也有触觉媒介出现 ,即触模屏,所以也可以认为是视觉媒介、听觉媒介和触觉媒介的融合与发展。),或者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挥其功能。但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类认知世界的感官除了眼睛和耳朵以外,人们还有鼻子、舌头和身体的其它部位,与此相对应的认知方式也就是人类的嗅觉、味觉和触觉。从利用媒体去认知世界的方式来说,现在的媒介对于人体认知世界的感官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开发出一些可以让人们通过其它感官(鼻子、舌头和身体的其它部位)同步或异步互动地去认知异地世界;或者将自己各种感官得知的信息(视觉信息、听觉信息、触觉信息、味觉信息)融为一体传播出去,和异地人们同步或异步分享。由于种种原因,笔者认为人们的味觉媒介在现实中实现困难极大,但是在当前条件下(基因工程、数字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等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嗅觉媒介的研发则可以摆上议事日程。

二、当前国内外关于嗅觉媒介的研究

让气味实现异地同步传播似乎有点天马行空,不切实际。但是,想想在300年以前,人们不知光电转化原理、三基色原理、电磁转化原理,更不要说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了,所以那时谁要是提出让听觉同步异地传播或者让视觉同步异地传播无疑是天方夜谈。那么,嗅觉媒介到底能不能开发出来,科技工作者截目目前到底有没有发明出嗅觉媒介呢?

为了检索当前科研工作者对于嗅觉媒介的研究现状加以了解,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三个库以电子鼻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检索,发现截止2007年10月22日,共有记录158条关于电子鼻的研究文章出现。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共有155篇,中国博士学位全文数据库共有3篇。随后,当笔者以Electric Nose 为关键词在Google网站进行检索时,发现竟有有213万个网页出现。通过对以上期刊文章的阅读的分析发现,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和企业等都已开展了一些关于气味媒介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且也研发出了一些电子鼻设备。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就有人开始研究了嗅觉媒介了。据《传感器世界》在1999年第八期刊载的《电子鼻的研究和开发现状》一文介绍,“80年代初期,在科技文献中出现‘电子鼻’这个术语,它是能够感知和识别气味的电子系统,即电子嗅觉系统。从仿生学角度看,电子鼻是人和动物鼻子的仿真产品” 。在该文中,作者还对当时研发出来的一些电子鼻设备进行了介绍(如下图)。

资料来源:徐毓龙徐玉成《电子鼻的研究和开发现状》载《传感器世界》1999.8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研读发现,当前,对于气味传播的检测设备英文命名是Electric Nose(简写为E-nose),即中文的电子鼻;对于气味异地传播的主要论文可用以下关键词来检索。其一是ipnose,其二是cybernose.前者是根据气味异地传播过程中对于气味信号的一种编码方式,后者的命名则是根据气味异地传传播需要借用网络(cyber)来命名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当前气味要实现异地传播的研究现状,人们基本还是利用当前的通讯网和计算机网络以及利用计算机语言识别技术来实现气味的异地传播的。

从当前对于嗅觉媒介的研究来看,科技人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别气味分子检测方面,而不是全面的系统的对自然界气味分子检测研究。比如对气味的检测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工、石油、矿山、航空、航天、交通、环境监测或医疗等方面 , , , , , 。另外,他们的研究,较多的局限于现场进行气味检测(电子鼻的主要任务是识别各种气味 ),而不是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控制,即只有少量的研究在探讨利用现代网络(现代通讯网络,可以是有线网,也可以是无线网,比如电脑网,)进行异地气味传播设备的开发。如,巴塞罗那大学的Alexandre Perera , 。又如,在2006年8月11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校园网站 上就登载的新闻报道说,该校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以及澳洲国家科学及工业研究机构CSIRO三家签署400万美元的合作协议,旨在研究气味通过网络传播(cyber nose);

三、试论异地同步传播的嗅觉媒介的开发设想

嗅觉的实现有依赖于气味的传播。而嗅觉远距离传播须借助于嗅觉媒介的出现,而嗅觉媒介的出现,本人认为其关键是要让气味可以存储下来,要让气味能通过介质实现远距离传播。那么气味能像声音和图像一样进行存储、远距离传送么?这要对声音、图像的特性和气味的特性加以对比分析,要对声音、图像的存储、远距离传递,以及人们的接收原理等加以分析。

1、声音及图像远距离传输原理简介

首先说明一下,一般的物体传递是通进行实物传播的,而不是对其进行模拟以后,将其加工成模拟物传播的。比如一个西瓜W,它从A地运输(传播)到B地,这个过程中B地的人们见到的这个西瓜还是西瓜W而不是对W西瓜的模拟物Wa。但是声音的远距离传播过程则不同。声音的远距离传输过程中,传输的对象并不是声音本身,而是对于声音的模拟信号,真实的声音在其发出的一刹那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举例来说,A地的人们演唱一首歌M,若从A地传播B地让B地的人们去听,这个过程并不需将M传播到B地,而只需要将M的模拟物Ma(录制的歌曲M)传递到B地就完全可以了,而不需要将M歌曲本身传播过去,人们也不必将M歌曲保存下来,传到B地去,因为它在歌唱演员唱出的一刹瞬间就已经消失了。既使人们现在采用数字形式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但它还是需要先将声音模拟为电磁信号保存,然后再将电磁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至于声音信号本身,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是不能将其保存下来,并进行远距离转输。但是由于人听觉系统的功能有限,人们并不能分清楚自然界真实的声音与对自然界真实声音的模拟信号之间的差距,所以从现在人们对声音传播的要求来看,人们对于其是否是自然界的天籁之音已经觉得它不重要了,因为它模拟的太象了,以致于人的听觉系统根本感觉不到其是模拟的声音信号,而以为它根本就是原来存在的信号。

图像的传输原理和声音一样。图像的传播过程中也不是将原物进行传播,而是对其实物进行传模拟编码之后进行传递。它首先由图像感光器对原图像进行光电转化(调制的过程),将丰富多彩的图像信号转化成为电流信号,然后再通过显像设备进行电光转化(因为人的肉眼(视觉神经)不能将电流信号直接还原为图像,只有各种色彩符号作用于人的视觉神经上以后,人的眼睛才可以分辨出该图像)的将其进行输出(解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运用的是图像的光电转化原理和三基色原理 。

2、气味的远程传输设想

气味为什么可以让人们嗅到,是因为其在散发过程中的化学气味因子刺激到了人们的嗅觉神经。“人体辨别气味的必要条件是气味物质必须不断地向空气中挥发分子并能被吸入鼻腔,然后通过嗅觉神经到达大脑,由大脑作用形成嗅觉。” 化学气味因子是一种客观存在,它随着波(空气)而传播。也就是说只要有空气的地方,它就可以传播。

“人们都知道,警犬之所以能协助公安人员破案,是因为其嗅觉特别灵敏。许多哺乳动物的鼻腔内壁上虽然只有大约1000个嗅觉传感器,但它却能辨别出种类达数以千计的不同气味,这曾经一直使科学家们困惑不解。科学家最近通过利用鼠类进行的实验发现,哺乳动物不是利用一个味觉传感器来感知一种气味,而是用多个传感器组合起来共同对某种气味进行“探测”。每一种不同的组合感知一种不同的气味。由于组合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动物能辨别大量不同的气味,这一过程就好比是用字母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构成大量的单词。……人体嗅觉器官识别气味是一个很复杂的生理反应过程。自然界气味的种类成千上万,甚至专门从事气味识别工作的专业人员也常常出现识别错误,而计算机要模拟人的嗅觉器官则更加困难。计算机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解决两项关键技术:一是搞清不同气味的全部分子结构和组合,并将其数字化;二是开发高灵敏度的气味传感器。”

所以,需要利用基因工程对各种气味加以细分,找出气味的基本构成,估且称为基本的气味构成为基味质。若能将这种基味质如同色彩中的三基色一样,其重新组合以后䫆以构成各种气味,这就可以像对图像采样那样,再去发明一种仪器,估且称之为采味器。那么这些基味质可以分解出来么?分解出来能够识别和保存么?举例说,啤酒的气味由700多种不同的分子组成。科技人员要为啤酒生产行业的产品质量检验工序开发计算机气味识别系统,就必须搞清700多种气味分子的结构和组合、合格产品以及不合格产品的分子特性,并将其数字化后储存在计算机里;高分辨率的气味传感器可将采集到的产品气味传给计算机分析比较,最后由计算机作出质量鉴定。大部分食品生产行业均可使用该技术实施质量管理。” 有报道说,当前的科学家已经解决了此方面的难题。“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以色列著名的威茨曼研究所的数学家巴威•哈尔和生物化学家科隆•兰舍特经过长达3年的合作研究,已经能够大致分析出150种不同气味的特性。”

采味器可以对气味进行模拟化的编码。只要能对气味进行模拟化的编码,那么气味的远程传输就可以实现了。因为从技术上讲,模拟化的编码方式以及传输方式向数字化的编码方式和传输方式转变在现在技术上都很简单。至于如何还原信号,并且要让人的嗅觉神经感觉到,详细见下文。

利用和声音和图像传输的原理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对气味采样,实现“味电转化”。

有了三基色原理和光电转化原理以后,对自然界的色彩模拟存取成为可能。那么是否可以遵循其原理,发明一种仪器(气味采集器)实现“味电转化”,对气味进行编码,使其变成电子信号呢?可以让这种仪器可以对现存的气味进行模拟呈现(可以让人的嗅觉神经感觉到这种气味的存在,尽管它是虚拟的信号)呢?

笔者认为,此设备需要很多专家学者的配合才能完成。首先需要比如化学专家、生物学专家、通信专家等先对气味本身进行实验,得到气味质,找出其共同的元素。只有能提取各种气味的共同的元素出来,才可以实现制作出基味质(如同各种化学元素一样),然后在气味采集器中装有各种模拟味质,让气味感应元件在感应到气味以后便可以让自然界的气味和采集器中虚拟的味质和自然界的味质建立关联,实现“味电转化”。那么能不能实现“味电转化”呢?现在当前发明的一些气味传感器技术中也已经实现。“气体传感器可以将空气中异味气体的强度转换成电压输出,因而能客观地将人的嗅觉定量化。” 另外现在已有多篇论文对机器如何识别气味进行了探讨,并对其如何识别的算法进行了探讨。比如《机器嗅觉系统气味识别算法》 ,《气味测定方法》 《气体传感器和电子鼻》 ,《计算机味觉信号识别的研究》 《利用气味提取器提取“嗅源”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IpNose: a portable electronic nose based on embedded technology for intensive computation and time dependent signal process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Nose Based on Embedded PC Technology and GNU/Linux:Hardware》 等等(这里不再详述)

对采样后并进行味电转化的电流信号进行数字化的转化,即让气味由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此过程现在的数字技术已经实现)

2)数字化的气味信号,由接收终端进行解调,由数字信号变成模拟信号(此过程现在的数字技术也已经实现)。

3)气味的接收。即让气味模拟信号作用于人体的嗅觉神经。

这个过程可能非常复杂。气味的传递和声音与图像的传递不同,人的听觉神经只要能遇到作用其上的声音信号,人就可以听到声音,人的视觉神经接触到光信号时,人就可以看到图像。但是要能让人们接收到气味信号,除非让这种信号作用于可以像气味一样作用于人的嗅觉神经。但是通过解调,出来的是只是信号,这只是一种波,人的嗅觉神经受到这种波的刺激以后,能否产生嗅觉反应呢?这个要试验,估计比较困难。声音和图像本来就是以波的形式存在的,而人的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本来就是在接收这种以波的形式而存在的信号,而模拟以后产生的信号也是以波的形式而存在的,所以人的视觉神经和听觉神经依然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但是人的嗅觉系统则不同。人的嗅觉神经产生嗅觉是因为它接触到气味分子了,而不是波(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气味分子理解为一种特殊的波,而空气是它的载波)。空气只是这些气味分子的载体。所以若只有模拟的以电波的形式而存在的气味信号,估计是它不能让人的嗅觉神经发生作用的。所以,还得有一种可以让这种模拟信号可以作用的气味实体分子(这如同现在打印机可以利用其墨盒可以提供各种色彩一样,需要一个味质箱在程序的控制下可以挥发出各种气味分子),以便让产生的模拟信号作用于味质,气味因子就可以散发出来(当然这个量可以加以控制)作用于人的嗅觉神经,这样人就可以闻到气味了。另外,气味实体分子可以像墨盒里的墨一样用完了就加以补充。目前,日本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大的动作在开展方面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据新华网传媒在线在2006年7月报道,日本已经研发出来能记录复制各种味道的“气味录放机”(参见:《日研制出"气味录放机" 能记录复制各种味道》 。

尾声:

现在有了基因工程和现有的数字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物理技术等等已经基本成熟的技术的支撑,相信科学家们会实现气味的同步异地传播。那时嗅觉媒介也就会像现在的视觉媒介、听觉媒介一样伴随在人们的左右。可以想象,嗅觉媒介出现以后,媒介融合会发生一座里程碑式的革命。那时,人们不仅是千里眼,顺风耳,而且还是万里鼻。对于人类社会来说,人类传播信息的工具增多,人类接受信息的工具增多,人类的嗅觉器官本身的功能将进化,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也有大大加强,人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当然,对于盲人来说,嗅觉媒介的发展则更具意义,盲人可以利用嗅觉媒介感知周围的世界,会减少他们生活中的许多不便……

参考文献:

[1]陈积银.试论异步双向互动式网络新闻传播--从传受双方的地位探讨网络互动性[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0-24.

[2]潘力 董晓平.现代传播新技术与广播发展 [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3]熊澄宇.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建构新对策 [M].武汉: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

[4]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作者简介:

陈积银,男 1980.10 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讲师

联系地址: Jiyin Chen

132 Pinner Road Harrow,

Middlesex, HA1 4JE, UK

Phone: +07985230155;

E—mail: chenjiyin@sohu.comjiyin.chen.lion@wmin.ac.uk

On Media Convergence

A Tentative Research Outline on the Olfaction Media

Jiyin Chen

Abstract: Media convergence is discuss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in recently years; it seems that media convergence appea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ming of network media. The author think that, if we divided the media into Vision media, Hearing Media, Olfaction Media, touching media, gestation media, we may find that the phenomenon of media convergence nearly has 100 history, it began with the appearance of phonofilm in 1927. However, they are based on the two sense organ (vision and hearing) only and there’s no change with the coming of network media. Some scientist have researched cyber olfaction media for a long time and get some products too. In the end, the article discussed a tentative outline for research olfaction media.

Key Words: Media convergence Vision media Hearing Media Olfaction Media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两岸统一后,赖清德将受到如何对待?国防部一句话让网友心安了

两岸统一后,赖清德将受到如何对待?国防部一句话让网友心安了

通鉴史智
2025-11-01 07:50:16
工信部: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 支持重点行业节水装备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

工信部: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 支持重点行业节水装备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

财联社
2025-11-03 10:18:09
福建一干部被免去市政府秘书长职务,已另任他职(附简历)

福建一干部被免去市政府秘书长职务,已另任他职(附简历)

鲁中晨报
2025-11-02 19:39:23
不到24小时,日本撕毁对华承诺,特朗普不敢做的事,高市早苗做了

不到24小时,日本撕毁对华承诺,特朗普不敢做的事,高市早苗做了

阿校谈史
2025-11-03 09:43:27
重要赛事!11月3日中央5套CCTV5、CCTV5+直播节目表

重要赛事!11月3日中央5套CCTV5、CCTV5+直播节目表

皮皮观天下
2025-11-03 06:35:48
刘若英懵了!爷爷凭《沉默的荣耀》爆火,这波祖上荣光藏多少硬气

刘若英懵了!爷爷凭《沉默的荣耀》爆火,这波祖上荣光藏多少硬气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3 11:42:09
曾担任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为什么仅被授予少将军衔,有何缘由?

曾担任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为什么仅被授予少将军衔,有何缘由?

元哥说历史
2025-11-02 21:00:03
关于要不要过万圣节这个事,我们国内城市分为了两派

关于要不要过万圣节这个事,我们国内城市分为了两派

清晖有墨
2025-11-02 16:02:29
杨国福麻辣烫回应“1斤豆芽卖28元”

杨国福麻辣烫回应“1斤豆芽卖28元”

大象新闻
2025-11-01 18:26:07
已确认!新毒株来了!普遍易感染

已确认!新毒株来了!普遍易感染

北仑发布
2025-10-31 18:12:36
毛主席伟大预言:美国要对中国搞和平演变,国内有知识分子看不透

毛主席伟大预言:美国要对中国搞和平演变,国内有知识分子看不透

大运河时空
2025-11-02 15:00:03
足协想接管?苏超到底有多赚钱?盈利数字曝光,体育局官宣回应

足协想接管?苏超到底有多赚钱?盈利数字曝光,体育局官宣回应

乐聊球
2025-11-03 12:34:47
怪不得李在镕在韩国狂?你知道他在韩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谁?

怪不得李在镕在韩国狂?你知道他在韩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谁?

阿柒的讯
2025-09-29 20:36:59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吴亦凡监狱近况曝光:身染重病、夜夜痛哭!网友:这下彻底完了!

可乐谈情感
2025-11-02 03:45:56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冰点历史
2025-07-15 09:33:13
李春平268亿财产遭哄抢?孩子生母首发声,晒一家3口合影公开内情

李春平268亿财产遭哄抢?孩子生母首发声,晒一家3口合影公开内情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03 09:27:06
你见过最狠的人有多狠?网友:好家伙,这么狠的人超乎我的想象力

你见过最狠的人有多狠?网友:好家伙,这么狠的人超乎我的想象力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2 00:15:03
首位空接助攻父子球员?里夫斯:太酷了,我第一时间就告诉了詹姆斯

首位空接助攻父子球员?里夫斯:太酷了,我第一时间就告诉了詹姆斯

懂球帝
2025-11-03 14:13:13
豪掷165亿!德国要自废武功,将中企设备全部换下,默茨访华悬了

豪掷165亿!德国要自废武功,将中企设备全部换下,默茨访华悬了

叮当当科技
2025-11-03 15:06:17
11岁小玥儿一个转身,网友发现了她的贴心举动!和张兰简直太亲了

11岁小玥儿一个转身,网友发现了她的贴心举动!和张兰简直太亲了

小娱乐悠悠
2025-11-03 15:43:48
2025-11-03 16:48:49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靠关税阻止8场战争 遭反问"为何对普京没用"

头条要闻

特朗普称靠关税阻止8场战争 遭反问"为何对普京没用"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游戏
数码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曝GTA6或将再次跳票!知情人士:开发人员还在赶工

数码要闻

Steam 10月软硬件调查:RTX 3060居首、AMD CPU持续逼近Intel!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