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年前的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人类第一枚原子弹。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举行会议,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7 月 28 日,首相铃木贯太郎听从军方压力,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
在马尼拉、硫黄岛和冲绳之战后,杜鲁门和参谋们对攻占日本本岛所要付出的代价不再抱任何幻想。美军估计至少会牺牲30万人,而阵亡100万人仍非上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5.3万名美军战死。战胜纳粹德国使美军牺牲了约20万人。而再牺牲30万乃至100万人 ——其中还将包括数以万计的英军——这种前景令人不寒而栗。
而日本军方制定了“在日本决战”的方针。经过塞班岛、硫黄岛、冲绳岛战役之后,日本军阀们底气倒足了。他们手上还掌握着几百万陆军,有所谓“玉碎”的决心,准备打几年,打出个体面的结局。
因此,为了尽快缩短战争时间,减少牺牲人员,由美国人来使用秘密武器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是唯一的办法。
1945 年 8 月 6 日早晨 8 时整, 数架 B-29 美机又从高空进入广岛上空。蒂贝斯上校率领的“509小组”登场了。携带了两万吨梯恩梯能量原子弹的那架是82号B-29轰炸机,由蒂贝斯上校担任正驾驶,罗伯特·刘易斯为副驾驶,技术专家柏森斯上校奉命随机飞行。用丘吉尔事后的话来说, 82号机上装了一个“愤怒的基督”。
7时30分,为投弹做准备。目标:广岛。
9时16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被投出弹舱。这一天,全广岛的钟表都停止在9时16分。
原子弹在离地 600 米空中爆炸,立即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顷刻之间,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广岛市马上沦为焦热的火海。
原子弹爆炸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 10 亿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 20 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冲击波形成的狂风,又把所有的建筑物摧毁殆尽。
处在爆心极点影响下的人和物,象原子分离那样分崩离析。离中心远一点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间被烧毁的男人和女人及儿童的残骸。更远一些的地方,有些人虽侥幸还活着,但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双目被烧成两个窟窿。
当时广岛人口为 34 万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当日死者计 8.8 万余人,负伤和失踪的为 5.1 万余人;全市 7.6 万幢建筑物全被毁坏的有 4.8 万幢,严重毁坏的有 2.2 万幢。
8 月 9 日,苏联对日宣战。就在苏联出兵这天的上午 11 时 30 分,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长崎全城 27 万人,当日便死去 6 万余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在充分了解到广岛长崎是被人类有史以来威力最大的武器原子弹袭击后,意志崩溃,终于宣布投降。
2008年8月5日一个日本儿童在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公园内为死难同胞祈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