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利率市场化的积极信号:浮息存单“重出江湖”)
日前,建设银行公开披露《2019年度第005期同业存单发行公告》。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往不同,该期同业存单所显示的息票类型为“浮息”,参考收益率具体则是“3个月Shibor+14BP”。另外,这只同业存单实际发行量1亿元,期限为1年。
图片来源:摄图网
日前,建设银行公开披露《2019年度第005期同业存单发行公告》。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往不同,该期同业存单所显示的息票类型为“浮息”,参考收益率具体则是“3个月Shibor+14BP”。另外,这只同业存单实际发行量1亿元,期限为1年。
实际上,同业存单的息票品种可以分为零息和附息两类。零息是指同业存单按照收益率贴现发行,到期偿付票面金额。附息则是按照面值发行,存续期内定期偿付利息,并在到期日还本付息。附息存单又可按照利息计价方式分为固息存单和浮息存单。
而顾名思义,浮息存单的息票利率可浮动,一般挂钩指定时段的基准利率并加上固定利差。存单存续期内,息票利率会根据基准利率的变化而变动,达到浮息的效果。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查询,就浮息存单而言,国有大型银行此前发行并不多。2015年4月28日,农业银行曾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5亿元浮息同业存单,期限2年,票面利率为3个月Shibor+28BP。而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大型银行却在浮息存单的“江湖”上销声匿迹。
此次,建设银行发行浮息存单,也被市场看作是利率进一步走向市场化的积极信号。兴业研究宏观分析师郭于玮认为,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利率双轨,存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之间存在分化。未来需要使存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浮息存单既能够提高银行负债端定价的市场化程度,也有助于商业银行管理利率波动对负债成本的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早在市场讨论“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考核,共同接受占总负债比重不超过1/3的考核”时,兴业研究曾经预测,该政策可能带来的一个比较直观地影响是:浮息存单占比上行。
具体来说,金融机构发行同业存单的期限会不断拉长至1年期以上,以避免其纳入同业负债口径接受考核。
拉长期限有助于帮助金融机构降低通过同业存单进行过度错配的风险。根据监管规定,固定利率存单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为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年,参考同期限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定价。浮动利率存单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浮动利率基准计息,期限原则上在1年以上,包括1年、2年和3年。
这意味着如果要增加发行1年期以上同业存单,基本上都会是浮动利率同业存单类型,其占比会较当时(2017年6月20日)的1.6%提升很多。
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金融机构同业存单共计发行210985.60亿元。
股份制银行方面,光大银行则是首家发行浮息存单的股份制银行。据了解,这只浮息存单的实际发行量达到10亿元,期限2年,票面利率为3个月Shibor+35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