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
网易财经6月8日讯 2012年APEC中国工商领导人论坛6月7日-8日在北京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称,第一、刚性需求支撑导致房价上涨,由于收入分配结构决定。第二个导致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城市公共服务存在差别。公共服务差别和收入分配差距,决定了我们的房价。
以下是文字实录:
李铁:关于房价的问题,现在讨论已经过了,前年、去年的会议中大家反复讨论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习惯了政府的政策,房价高不高,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晓光讲了,大城市核心地段可能还会涨,就那么点儿地儿。但再细分一下,中国13.4亿人口,如果把高收入阶层划为10%,1.34亿,再紧凑一点,6700万,5%,5%的高收入人口要购买住房,会在哪里买呢?我相信除了在自己家乡买一套住房之外,其次一定要选公共服务等级高的地方,北京、上海等少数一线城市一定是最佳选择,我想这是第一个导致房价上涨的刚性需求支撑,由于收入分配结构决定的。
第二个导致房价上涨的原因,我们相信城市公共服务的差别,所谓公共服务的差别,中国在60年代时,晓光,咱们清楚,那时候各城市差别是不大的,我是在长春长大的,长春不比北京差多少,南方广州、西安、武汉……没有太大差距,我们大的项目分配,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在外地都有一些,可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甚至到21世纪,我们资源的分配基本上都集中在大城市。
举个例子,仅东单2.5平方公里的地方,三个三甲医院,同济、北京、协和,34个三甲医院进驻北京四环以内,还不包括所有大学,不包括各种类型的公共服务。全国还有哪个城市能像这样?
再奇怪一下,有人举例说,纽约房价不高,其它很多国家城市的房价不高,但我们注意到,凡是华人圈子里,香港的房价是非常之高的,比大陆高多少倍,为什么?大陆的高收入群一部分要到香港买房,可是北京也有一部分台湾人、香港人、海外华人、全国各地人到这里买房,房价能不涨吗?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决定了房价必须上涨,其它的因素都是次要因素。美国的房价上涨、日本的房价上涨出现的问题,泡沫和银行贷款有直接关系,中国的需求问题完全没有解决,我们没有达到整个收入分配水平接近于美国和日本,就是因为收入分配差距太大,如果有一天房价上涨达到饱和,一定是这13亿人口收入水平相对平均的时候,购买力达到极限的时候,我们的房价才会稳住。
限价房,很多人把它归结为政府需求,这只是一个方面,但我想还是要分析中国的特点,两个因素是最大的制约:公共服务差别和收入分配差距,决定了我们的房价。我们提房价上涨到哪儿,我想主持人一定是说北京、上海,但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个问题,哪些人说话、哪个地方的人说话最具有影响力,会影响到决策呢?还是北京人。所以不是全国的房价高了多少,是只要北京人打个喷嚏,全国人都跟着感冒。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你看我们说房价高,北京人喊房价高,很多白领喊房价高,当然他不一定买房子,当白领喊房价高、喊堵车时,就会影响到中国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这就是中国,所以我们判断房价,一定要站在理性分析的角度,我们现在很多问题不是简单市场能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