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谐战略研究联盟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原副局长景学成
网易财经12月19日讯 2012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和谐战略研究联盟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原副局长景学成在论坛上表示,对于金融监管力度的平衡,应有三个原则,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避免监管过度。
景学成认为,一是要照顾到金融业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程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是把稳定增长作为重点,如果监管卡得太紧可能影响经济增长。二是要注意监管部门的协调。因为每个监管部门都是独立做出决定,可能对于经济影响不一样。银行要考虑存贷比等等,有的叠加在一起可能并不好,所以在一定时期内把哪个管紧、哪个放松,都要考虑好。第三,也要强调金融监管“艺术性”。比如准备金率就可以差别化下调,鼓励金融机构向融资难的领域增加投放。
发言实录节选:
主持人:各位好,本场论坛主题是“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创新”。下面我们直接进入对话环节。在金融危机以后宏观审慎监管成为金融界重大议题。中国在金融监管上也提出了严格要求,希望各位老师回答第一个问题,如何在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同时,也避免监管过度?
景学成:想不到这个问题来的这么快。这个问题关系到金融市场发展深度和广度,给出一个框架,在框架内行动才可以,这是它的重要意义。那么金融监管如何既能加强金融监管又能防范风险,还能促进金融业正常发展?这是一个很好的议题。最近大家议论的很热烈,过去有的部门出的监管规则是不是超过银行、金融系统的承受能力?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可以探讨的。相关部门也注意到这个事情,同时也做出了正常的反应。
这里有几个原则:
第一、照顾到金融业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程度。过去对于金融发展评判标准,如果只是银行等等机构,其实延伸一步好象稍微弱了一些。监管要求所达到的程度是不是影响这些机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这个事考虑的稍微少一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是把稳定增长作为重点。不是说不增长。如果说保持增长,监管卡得太紧可能影响经济增长。
中午吃饭时也跟专家讨论了一个问题,我公开表达了一个观点,我认为欧盟地区对于实体经济支持不够。现在救助是走了一个错误的道路。它注重了财务、风险、赤字、债务危机处理,但是对增长不够。就是强迫银行不放贷,这样实体经济增长是很缓慢的,因此解救危机不彻底也拖的非常缓慢。也让大家觉得危机越来越不见底。所以增长问题很重要。所以要考虑,能不能既防范风险又能促进实体经济等等方面要达到一个平衡的程度。
第二、监管部门的协调。因为每个监管部门都是独立做出决定,可能对于经济影响不一样。银行要考虑存贷比等等,有的叠加在一起可能并不好。所以在一定时期内把哪个管紧、哪个放松,都要考虑好。
第三、也要强调“艺术性”。我不是公开谴责谁。前段时间降低存准,这也是一个好事。但是能不能做得有差别化呢?能不能降到融资难的地方呢?一般是按照规律走下去,我认为可以往稍微难的地方多放一些。
我现在也是民间经济学家,所以我这里说的可能不够全面。谢谢!
相关阅读:
年会新闻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