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聚焦2011年2月份经济数据 > 正文

交行点评2月CPI:油价上行加大中国通胀压力

0
分享至

国际油价上行加大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

——2011年2月份物价数据点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 陆志明

一、CPI同比持平、PPI同比快速上涨

CPI同比增速持平。2月份CPI同比上涨4.9%,与上月持平,环比上涨1.2%。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拉动CPI约3.4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拉动CPI约1.5个百分点。2月CPI同比持平的主要原因:春节期间食品价格保持了较高的涨幅,而非食品价格涨幅略有回落。

PPI同比增速快速上涨。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2%,涨幅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2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0.4%。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上行与国内采购价格高位运行助推PPI上升。截至2011年2月28日,CRB指数已超越之前高点,飙升至567.21点。同时虽然2月份的PMI连续下降至52.2,但同期购进价格细项指数仍然比上月上升0.8至70.1。这表明我国生产成本短期内仍将面临上涨的压力。

二、中东局势不稳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

近期,中东局势不稳导致的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加大了国内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担心。因此,有必要对未来中东局势演变等因素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及其可能对我国物价产生的影响做些深入分析。

首先,如果仅就利比亚一个产油国而言,对国际原油市场和中国进口的冲击较小。目前政局动荡较为严重的利比亚原油主要出口欧洲,对中国的出口仅占其产量的10%左右。

资料来源:IEA,交行金研中心

按照IEA公布的数据,2011年1月份利比亚的原油产量在158万桶/天左右,仅占世界产量的2%左右,OPEC产量的5.3%左右。2010年中国的原油进口需求为530万桶/天。照此推算,即便是利比亚原油停产50%,给中国进口造成的直接压力也仅7.9万桶/天,大致仅占中国进口需求比例的1.49%。


其次,如果危机进一步扩散至其他阿拉伯主要产油国,那么将可能大幅推高国际油价,中国甚至全球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将会大大提高。

目前爆发危机的巴林、利比亚等国人均GDP均在1万美元以上。但较高的失业率、通胀率和贫困率表明:通胀压力较高、贫富差距扩大,以及就业困难增加导致的广大中低收入阶层生活艰难是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从现有的数据来看,未来很可能发生政治动荡的主要产油国可能有伊拉克、伊朗、约旦,甚至可能包括人均收入较高的沙特与阿联酋。这些国家在OPEC中占据较大的产量份额。如沙特阿拉伯2011年1月的产量达到833万桶/天,达到OPEC总产量的27.9%。



再次,目前造成全面动荡的可能性仍较低。能够阻止政局动荡扩散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内部加速改革。安抚民众追求民主、平等的情绪。这一点在经济条件较好的沙特、阿联酋等产油大国较易得到实施。二是外部介入干预。在1990年、2001年左右,欧美开始介入中东事务之后,国际油价就出现回调。从欧美的经济现状来看,经济复苏仍处于较为脆弱的阶段,高额的财政赤字负担也限制了对外干涉的能力,目前美国对外政策以相对保守的“孤立主义”为主。除非利比亚的动荡局势进一步扩展至其他阿拉伯产油国,大幅推高国际油价和通胀压力,否则美国不可能像前两次那样采取军事干预的方式。当然,以较低的成本采取政治斡旋的方式介入到利比亚内部斗争中,限制阿拉伯产油国危机进一步扩散,是其目前较为可行的政策选择。


三、仍有其他多重因素助推未来国际油价进一步上涨

美元贬值、国际大宗商品板块轮动、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供求缺口扩大、以及主要原油消费国储备下滑均可能继续推高国际油价。

首先,美元在未来半年内仍将处于贬值状态。考虑到国际原油供求关系2007年以来并未出现大的波动,近期国际油价上涨主要是由于美元量化宽松贬值。目前美国通胀压力较低,2011年1月CPI为1.6%,去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胀率仅为1.0%。出于降低失业率和提高经济复苏动能考虑,伯南克多次表示美联储不会提前中止6月末到期的QE2。因而未来半年左右美元量化宽松的局面不会出现逆转,原油价格上行的美元贬值动力仍将持续。


其次,国际大宗商品板块轮动助推原油价格上行。从次贷危机复苏以来,农产品、金属、工业原料等大宗商品价格早已超越2008年的高点,而原油价格相对而言,仍低于之前的高点,从投资“板块轮动”、寻找“价值洼地”的角度出发,未来原油市场是投资者高度关注的区域。


再次,中印等新兴市场供需缺口正在持续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原油进口需求持续上升,进口依赖度也不断提高。2010年中国原油进口比例已经高达56%,贫油国印度的进口比例更高达80%以上。


最后,主要原油消费国储备库存总量不增反减。截至2010年第四季度,OECD国家的库存总量连续两个季度下滑至4224百万桶。其中政府控制库存为1556百万桶,工业库存略降2668百万桶。


四、未来油价上涨很可能推高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

首先,中国原油供需缺口较大,对进口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按照IEA公布的数据计算,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原油进口需求大致在580万桶/天,进口比例已升至58%,未来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需求,进口比例仍将不断提高。


其次,2006-2007年之后,我国原油进口金额与物价走势相关度大大提高。一是我国原油进口规模与依赖度逐渐提升,国内经济对国际油价的敏感度不断上升;二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同步性显著增强,国际事件——如次贷危机和美元量化宽松同时影响到国际油价和国内通胀;三是中国经济中原油对物价的传导性大大提高。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到能源、化工、橡胶、化肥等多个工业领域,并通过工业品价格传递到下游消费品价格,从而导致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


再次,国际原油价格主要通过车用燃料对国内物价产生影响。其中车用燃料直接受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影响。按照最新的成品油调价机制,当国际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动超过4%,则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参考2月份的国内成品油调价幅度,汽柴油每吨上涨350元,调整后的汽、柴油供应价格分别为每吨8080元和7330元。大致的调价比例为4-5%。考虑国内车用燃料对CPI的影响比例大概为2%左右,那么如果未来国际油价上涨20%,且完全反映到国内成品油调价之中,对CPI的影响大致在0.4-0.5个百分点。


五、积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管理通胀预期

2011年上半年国内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国际油价快速上涨更是加大输入型通胀压力。因此,有必要综合运用各项通胀治理政策,科学前瞻的管理好通胀预期。

首先,尽快推动原油储备机制建设。目前国内原油储备机制仍处于初创阶段,战略原油储备为2438万吨,初步形成了36天消费量的储备能力,但离最终形成90天的消费储备量仍有较大的差距。2011年我国将开建的8个二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主要包括广东湛江和惠州、甘肃兰州、江苏金坛、辽宁锦州和天津等。预计2012年全面完工,届时总储备能力可达3753万吨。按照中国原油7.4吨/桶左右计算,这一储备能力大致相当于500万桶左右,接近目前OECD北美工业原油储备量。

必须澄清的是,储备能力与原油储备是两个概念。原油储备机制建立的关键不在于储备能力的建设,而在于选择合适的时机,在价格下跌时购入储备,价格上涨时抛出储备,平抑市场价格波动。从这个方面来说,尽快建立油价储备平抑机制才是未来工作发展的重点。

其次,加速开发收购国际原油资源。原油是目前国际上最主要的不可再生资源,且短期内替代能源技术难以成熟推广。中国经济未来对国际原油市场的依赖度还会继续上升,国内油田老化、原油品质下降、开采难度提高,因而未来必须加大海外收购优质原油资源的力度。从目前来看,油气资源丰富的中北非、西亚是我国未来开发收购的重点区域。

最后,继续运用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一是利率政策,预计2011年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还有1-2次、每次0.25个百分点的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利率最高将分别达到3.5%和6.56%的中等略高的水平;二是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央行已于近期对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央行为控制流动性,除提升一般存款准备金率外,很可能继续对一些资本充足率等指标不足的银行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以抑制市场流动性过剩。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4-06-02 12:48:49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头条要闻

中国防长:谁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必将自取灭亡

头条要闻

中国防长:谁胆敢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必将自取灭亡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时尚
健康
旅游
教育
数码

真正不显老的女人,都不烫大妈卷和穿老年服装,打扮自然得体

晚餐不吃or吃七分饱,哪种更减肥?

旅游要闻

武侯祠开启“时光机”穿越到“那些年”

教育要闻

#六一儿童节# 小朋友和军人的双向奔赴,真暖!儿童节之际,云南开远的官兵们走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

数码要闻

一文读懂,这届618到底哪些TWS耳机最值得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