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若回收有利可图,焚烧秸秆歪风可止

0
分享至

(原标题:若回收有利可图,焚烧秸秆歪风可止)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新媒体专电(唐伟)11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若回收有利可图,焚烧秸秆歪风可止》的评论。今年,黑龙江省肇东市加大了对秸秆焚烧的整治力度,当地甚至出现了村民因为烧秸秆而被拘留的新闻。一位因烧秸秆而被拘留的村民的家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想不明白这个秸秆要是不烧,能怎么办?”这位村民告诉记者,今年秸秆禁烧的力度明显大于往年,路边挂了宣传条幅,派出所也总有人下来,乡镇干部更是挨家挨户通知,街上“大喇叭”也天天在喊。

秸秆焚烧之害体现在多个方面,除了最严重的大气污染之外,还有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之外,还会引发火灾带来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等。当前环境压力不断传导,治理雾霾已成为一项刚性的政治任务,各地都对焚烧秸秆的行为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不但对负有引导、教育和监管之责的各级地方官员采取了“一票否决”的严厉政策,对违法擅自焚烧的农民也有相应的处罚措施。

尽管如此,偷偷焚烧的行为依然屡禁不止,在一些地方呈现出高发态势,“猫和老鼠的游戏”始终不断上演。究其原因,除了“法不责众”的群体心态作祟,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当秸秆的焚烧成为秸秆处理的一种经济、实惠的选项之后,行为当事人就不会为保护环境付出代价。当私利与公利出现冲突之后,公共政策就应当正面回答“不烧怎么办”的公众之问。

社会治理讲求疏堵结合,采取拘留等高压方式表面上看是堵了“暗渠”,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开明道”替百姓的切身利益做打算。如果没有更优的选项、更简便的途径,焚烧的冲动就始终难以得到遏制。

从成本上看,农民回收和处理秸秆已成为“难以承受之重”,即便一些地方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依然属于杯水车薪,难以满足农民实际的成本支出。比如有农民曾经算账,花同样的钱,请人摘玉米容易,可请不来人收割秸秆。从企业的角度看,众多回收企业反映,由于回收的成本太高,企业要么亏损要么难以盈利,几乎看不到出路所在。当这种情况形成传导效应,秸秆的回收利用之路走不通,“一烧了之”就成为农民的无奈之选。

秸秆“不烧怎么办”,国外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答案。秸秆在美国的用途很广,可用作饲料、手工制品等,有的地方还用来盖房,将整捆的秸秆高强度挤压后填充新房的墙壁。日本处理秸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混入土中当作肥料以及作为粗饲料喂养家畜。在国内,秸秆的处理也有多种方式,包括秸秆发电、压块作燃料、秸秆气化、食用菌栽培、秸秆饲料等,但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综合利用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在《工人日报》的报道中,就提到黑龙江省在秸秆利用方面存在秸秆利用企业过少,技术不配套,收储运输服务体系不完善,秸秆市场零散收购,缺乏统一管理等问题。

想要突破现实瓶颈,还需要发挥政策杠杆的作用。比如推行提高回收利用率的补贴政策,用公共政财的支付为环保“埋单”。一方面,在源头上,建立秸秆农业补贴,增加农民秸秆还田的积极。吉林已经试点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补贴,对秸秆还田覆盖免耕播种和高留根茬还田免耕播种,每公顷补贴375元。

另一方面,扶持一批秸秆回收处理的企业,建立专项经费补贴,鼓励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用秸秆生产新型的能源或者化工原料等,让秸秆实现高投入和高回收。比如,近几年河南省围绕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和秸秆收储清运,不断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有效扩大了秸秆肥料化利用的规模和质量,目前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预计超过87%,有效“变废为宝”,实现了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与此同时,2016年秋季,河南省秸秆焚烧火点数也大幅下降,同比火点数锐减95.5%,为大气环境治理“减负”。

只要让秸秆的回收和处理“有利可图”,秸秆“不烧怎么办”才不会成为无解之问。

(原标题:若回收有利可图,焚烧秸秆歪风可止)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风水轮流转!中国更换牛肉进口商,新增2国下架1国,澳抢走美订单

风水轮流转!中国更换牛肉进口商,新增2国下架1国,澳抢走美订单

梦涵说体育
2024-06-04 14:16:56
张雪峰:你们不要期待直播间能免费享受我那万元的课程服务

张雪峰:你们不要期待直播间能免费享受我那万元的课程服务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03 21:34:43
多地门店被曝“跑路”,消费者退费无门!知名品牌将退市,股价22连跌停!多次在闭店前后0元将股权转给自然人

多地门店被曝“跑路”,消费者退费无门!知名品牌将退市,股价22连跌停!多次在闭店前后0元将股权转给自然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04 17:31:10
9只A股,深夜突发!

9只A股,深夜突发!

券商中国
2024-06-04 00:15:59
6月运 势大爆炸!4大 生 连连,横 财滚滚来,大富特富就在今朝!

6月运 势大爆炸!4大 生 连连,横 财滚滚来,大富特富就在今朝!

娱乐小可爱蛙
2024-06-04 22:39:48
美国务院: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不支持中国大陆对台湾的主权主张

美国务院: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不支持中国大陆对台湾的主权主张

二号院观点
2024-06-03 15:00:02
家长分享中学生孩子一天的作息,网友:除了不生孩子没有其他办法

家长分享中学生孩子一天的作息,网友:除了不生孩子没有其他办法

李老师讲最真教育
2024-06-03 21:41:53
A股:一份“不能买”的股票名单,献给所有在中国股市沉浮的散户

A股:一份“不能买”的股票名单,献给所有在中国股市沉浮的散户

股经纵横谈
2024-06-04 21:23:18
2024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不到1000万

2024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不到1000万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4-06-04 19:08:11
杜江夫妇出席好友婚礼,43岁霍思燕发福明显,近照显憔悴

杜江夫妇出席好友婚礼,43岁霍思燕发福明显,近照显憔悴

牧歌侃娱
2024-06-03 11:29:31
印度大选尘埃落定,新总理上任将引发何种变革?

印度大选尘埃落定,新总理上任将引发何种变革?

娱乐的小灶
2024-06-04 18:03:27
裸体女人最能体现女性的身材美,到底哪一个最有气质呢?

裸体女人最能体现女性的身材美,到底哪一个最有气质呢?

室内设计师阿喇
2024-06-04 17:21:40
单科为王时代来了!2024年成都高中项目班招生变化巨大!

单科为王时代来了!2024年成都高中项目班招生变化巨大!

创作者_1494406553502
2024-06-04 17:20:07
江西人妻出轨门震惊全网!不雅行为曝光:2个人的床上,睡着5个人

江西人妻出轨门震惊全网!不雅行为曝光:2个人的床上,睡着5个人

揉碎夏的诗
2024-06-03 14:10:02
多数兵推均显示,大陆武力攻台的难度相当高?

多数兵推均显示,大陆武力攻台的难度相当高?

杂谈天下式
2024-06-02 12:24:46
杨丽萍上台没穿衣服?服装都是彩绘的,镜头放大时有点“抢眼”

杨丽萍上台没穿衣服?服装都是彩绘的,镜头放大时有点“抢眼”

元芳
2024-05-22 09:33:45
“欠中国的钱全还清了”,公开力挺中国,大量天然气将直达我国

“欠中国的钱全还清了”,公开力挺中国,大量天然气将直达我国

星辰故事屋
2024-05-28 19:23:27
外贸熄火,内需不足,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究竟是谁的责任?

外贸熄火,内需不足,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究竟是谁的责任?

庞明说财经
2024-05-22 22:15:23
上海多所初中已发布2025超额预警!部分入户年限须满4年!快看看有你家门口的吗?

上海多所初中已发布2025超额预警!部分入户年限须满4年!快看看有你家门口的吗?

魔都小升初
2024-06-04 19:03:27
亚洲三国防长首次会晤,共议美国遏华战略转变

亚洲三国防长首次会晤,共议美国遏华战略转变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4-06-04 23:43:59
2024-06-05 01:24:49

头条要闻

浙江意外落水遇难领队系资深驴友 活动介绍称责任自担

头条要闻

浙江意外落水遇难领队系资深驴友 活动介绍称责任自担

体育要闻

从英国联赛到NBA,两个美国人相爱相杀

娱乐要闻

杨幂留言为热巴庆生,姐妹情深惹人羡

财经要闻

卷走53亿 浙江富豪全家跑路了

科技要闻

斯坦福团队抄袭国产大模型后道歉 承诺撤下

汽车要闻

2.0T+云辇-P+天神之眼 方程豹豹8还配软包内装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数码要闻

三星Galaxy Watch FE规格和官方外观图像泄露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亲子要闻

这个#童年 记忆不分年代!#双胞胎 #宝妈 回家看到一幕俩#萌娃 轮流穿妈妈#高跟鞋 摆造型!“一秒...

手机要闻

三强争霸!一加13、OPPO Find X8、真我GT7 Pro,谁更值得期待?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