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健康 > 正文

滋补药不会吃坏身子?别中了谣言的"毒"

0
分享至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讲究养生保健,但有些人过分迷信补药,反受其害。目前,我国滥用中药的情况严重,很多人误认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养身。其实,中药进补也要讲方法,不能滥用,否则既花了钱,又伤了身,不合理使用中药进补,往往适得其反。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医理论认为,中药的毒是指有偏性的东西,在临床上,中医是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身体的偏性。如果吃补药使身体产生不舒服的话,就是补偏了。拿人参来说,它有很强的补气作用,可以补虚养气,但如果给火力旺的年轻人吃,吃了往往流鼻血。滋补中药,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就是补品,用在不需要的人身上就是“毒药”。中医非常讲究平衡,人体既有不足的一面,需要补,也有亢盛的一面,需要抑制。如果补得太过了,就可能产生疾病。另外,虚弱的体质并不一定会因为进补而好转。无论食补、药补都要通过脾胃的吸收才能到达全身,发挥作用。如果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会导致虚不受补。如果确实属于虚弱体质,补的时候要找专业医生帮你辨别体质,也就是辨别补的方向。中医认为,所谓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父母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各方面综合的固有特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个体差异。中医“虚则补之”和强调个体差异等进补原则 , 是很有科学道理的。乱吃补药进补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呢?

忌以药代食

药补不如食补,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殊不知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很多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就有很好调理身体的作用,切不可认为只有药物才是首选。

忌越贵越补

“物以稀为贵”,昂贵的传统中药如灵芝、冬虫夏草、鹿茸之类,凡治疗保健均有一定的适用对象,故应根据需要来确定是否选用,切勿凭贵贱来分高低,尤其老年群体更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滋补原则。

忌无病乱补

中医强调,进补原则是“虚则补之”。中药养生,重在补虚,对于无病也不虚的人,根本不需要使用药物,他们的养生以非药物为主。而虚症又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对证服药才能补益身体。不分虚实诸证,乱用补药,只能越补越糟。中药滋补大忌就是不辨体质而随意乱补,盲目跟风。所以,进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缺什么,补什么”才能事半功倍。保健养生虽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药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偏寒者,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若不辨寒热妄投药,容易“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进补更不是滋补药的随意叠加。对于进补过度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上火。

中医认为,上火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一旦上火,可能出现口干舌燥、喉咙痛、口臭、嘴破、牙龈红肿、眼睛干涩、流鼻血、头痛、痔疮、便秘、失眠等症状。

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天天有荤腥,餐餐太油腻,这些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及时排出,而生活节奏的加快,又使不少人排便不规律甚至便秘。近年来,养生提倡“负营养”的理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频率和通畅。

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继而又从多年不变发展成“偏食”“嗜食”,这对健康是不利的。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亦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更需要全面地系统地加以调理。

所以,滋补药并不是万能的,切记不可不顾自身体质的特点,而盲目地进补。不然不仅起不到滋补的作用,反而损害了健康,滋补药也会变成“毒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网红严素“底裤外穿”捉鸭,弯腰俯身无码引热议,网友:建议封杀

网红严素“底裤外穿”捉鸭,弯腰俯身无码引热议,网友:建议封杀

普法观
2023-09-27 16:11:39
又双叒叕被锤了!塔什干国际机场附近发生强烈爆炸

又双叒叕被锤了!塔什干国际机场附近发生强烈爆炸

老马拉车莫少装
2023-09-28 11:45:30
出行请注意!上海发布2023年国庆期间交通管制通告

出行请注意!上海发布2023年国庆期间交通管制通告

澎湃新闻
2023-09-26 16:20:28
一位新娘和两位伴娘的照片,剩下的两个姐妹,不知道是喜是忧?

一位新娘和两位伴娘的照片,剩下的两个姐妹,不知道是喜是忧?

欢乐娱乐君jun
2023-09-26 14:21:07
重磅交易!哈登回来了休斯顿!

重磅交易!哈登回来了休斯顿!

心跳乒乓球
2023-09-28 13:30:09
一句“太短了”,把我眼泪都笑掉下来了,这对夫妻太搞笑了

一句“太短了”,把我眼泪都笑掉下来了,这对夫妻太搞笑了

我笑点低
2023-09-27 20:05:01
10月1日生育政策再度调整:独生子女补贴升级,全面迎来全新改革

10月1日生育政策再度调整:独生子女补贴升级,全面迎来全新改革

你是我的青春
2023-09-27 10:23:42
NASA有点懵!探测火星:中国人完全不讲武德, 挖一勺就跑了

NASA有点懵!探测火星:中国人完全不讲武德, 挖一勺就跑了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2023-09-28 00:00:53
杭州亚运村拔罐医生:拔不完真的拔不完,每天上午就预约满了

杭州亚运村拔罐医生:拔不完真的拔不完,每天上午就预约满了

澎湃新闻
2023-09-28 13:20:27
在刚刚!突发1惊天大消息,两亿股民血压飙升,又要来大动作了?

在刚刚!突发1惊天大消息,两亿股民血压飙升,又要来大动作了?

股市皆大事
2023-09-28 09:42:13
冯小刚病情严重,生命无法挽回,这是一声长叹

冯小刚病情严重,生命无法挽回,这是一声长叹

麦香娱综艺
2023-09-27 19:04:18
哇!喜欢看美女(第975期)

哇!喜欢看美女(第975期)

探险家之路
2023-09-27 18:10:28
1900年,一位地主家小千金过生日的照片,穿上新衣服梳洗打扮一番

1900年,一位地主家小千金过生日的照片,穿上新衣服梳洗打扮一番

激情W君
2023-09-27 14:34:07
亚运体操赛场惊现揪心一幕,日本女将严重受伤送医,中国观众掌声鼓励温暖人心

亚运体操赛场惊现揪心一幕,日本女将严重受伤送医,中国观众掌声鼓励温暖人心

上观新闻
2023-09-27 17:46:07
上海地铁站内一提桶大叔席地而坐被工作人员呵斥,旁边男子鸣不平,地铁客服回应:可能影响其他乘客正常出行

上海地铁站内一提桶大叔席地而坐被工作人员呵斥,旁边男子鸣不平,地铁客服回应:可能影响其他乘客正常出行

法制社会报
2023-09-28 11:30:23
0.41分绝杀日本!中国队夺冠,历史首枚金牌,央视+人民日报盛赞

0.41分绝杀日本!中国队夺冠,历史首枚金牌,央视+人民日报盛赞

创作者_MWB5
2023-09-28 11:58:45
中俄签订重要武器订单, 这次我国不再退让, 俄需答应一个特殊条件

中俄签订重要武器订单, 这次我国不再退让, 俄需答应一个特殊条件

兰子记
2023-09-27 20:50:16
亚运会举牌小姐姐走红,知情人透露:她们是空姐网友纷纷点赞支持

亚运会举牌小姐姐走红,知情人透露:她们是空姐网友纷纷点赞支持

扒圈818
2023-09-28 01:43:35
官方终于出手了!张智霖被带走调查,奢靡生活曝光床单都是爱马仕

官方终于出手了!张智霖被带走调查,奢靡生活曝光床单都是爱马仕

鑫鑫说说
2023-09-26 13:22:31
一张图看懂世界各国情报机构

一张图看懂世界各国情报机构

小米虫侃人物
2023-09-23 16:32:35
2023-09-28 15:52:49

头条要闻

今年全国两会后首“虎”被捕 曾违背中央工会工作部署

头条要闻

今年全国两会后首“虎”被捕 曾违背中央工会工作部署

体育要闻

一代人谢幕后,中国男足再进8强

娱乐要闻

张艺谋这部新片,会很快火向全国

财经要闻

六省份公布工资指导线 两地已在路上

科技要闻

躁动的华为Mate 60 Pro供应链:订单爆了,招人、扩产

汽车要闻

先是宝马再是EV 华晨宝马iX1L入门也很纯粹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本地
教育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闹中取静,于独栋别墅中重构空间秩序

房产要闻

亦庄「招商玺」预售证已拿!开盘在即!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我“混进”了河南今年最火的科技馆

教育要闻

祝宇昊:狗狗日?其实它是......

军事要闻

德媒披露俄罗斯黑海舰队司令部遇袭细节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