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娱乐7月4日报道 1991年,电视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以其针砭时弊、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性格迥异、口吐金句的人物形象,开创了我国情景喜剧的先河,至今仍为广大观众所津津乐道。作为当年的总策划,导演郑晓龙在21年后再续前缘,六易编剧,以全新的创作方式打造一部诙谐的当代先锋喜剧。
《新编辑部故事》此前在电视台播出后,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这部剧每一集的情节设置,每一集的故事,都有一个深刻内涵,是揭示当代老百姓现实生活的一张反光镜,在反映诸多社会热点现象的同时,以一种独具匠心的表现方式,带给大家一场收视的“饕餮”盛宴。
7月4日,《新编辑部故事》将隆重登陆黑龙江、辽宁、重庆及广东卫视,杂志社元老吕丽萍加上新成员黄海波、陈好、王千源、井柏然、焦俊艳组成的“新编辑部”将会带来怎样的全新故事?
《新编辑部故事》之全新的人物设置
1991年至今阔别二十载,《人间指南》编辑部早已物是人非,只有当年的文艺女青年戈玲(吕丽萍饰)苦苦坚守着这块阵地,熬成了一名老字辈的女主编。随着发行量每况愈下,编辑部危机重重,此时海归女魔头安妮(陈好饰)“空降”编辑部担任运营总监,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使得《人间之南》摇身一变成了新锐时尚杂志《WWW》。此外,摄影记者袁帅(黄海波饰)、财经生活编辑刘向前(王千源饰)、网站编辑何澈澈(井柏然饰)、娱乐编辑欧小米(焦俊艳饰)的加盟,也让“新编辑部故事”焕发出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20年后的“新编辑部”里客串阵容依然强大,不仅有20年前的“老朋友”,如 “歌星双双”刘蓓、“牛大姐”童正维、“冯托”英达的精彩表演,还有首次加盟的“新朋友”,如孙海英、阎学晶、王刚、蔡明、梁天、雷恪生、那威、孙茜、黄爱玲、储智博……这一串熟悉的名字让“新编辑部”里众星云集,高朋满座,而他们带来的表演也为本就热闹非常的《新编辑部故事》再添一把火。
《新编辑部故事》之全新的话题设置
一个个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涵盖了诸多当下社会的热门现象和社会问题,剧中包含了如:选秀评委炒作;过气明星炒作;择校问题;幸福指数问题;盲目上市问题;旅游陷阱;评奖没含金量;啃老问题等二十多个话题。对于新剧的定位,导演郑晓龙说:“《新编辑部故事》是一部思想性强、极具现实主义精神的喜剧,要在符合逻辑、场合的情况下,对社会上诸多新鲜、热门、非主流的事件进行善意的抨击和讽刺。它用一个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小故事,串起了人间大社会,它是现实社会的缩影,折射出这个时代人与社会的原生态,诠释了一个主题,就是新老观念交替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希望观众们看了我们这部剧,能够在笑声中,感悟人生。”
《新编辑部故事》之全新的表现形式
除了继承“老编辑部故事”针砭时弊的风格,冷幽默的特点,《新编辑部故事》还将时下流行的喜剧元素一网打尽,涵盖了无厘头、荒诞、冷幽默、后现代、歌舞、相声、曲艺、网络新词、微博段子等笑料,而表现形式上则动用了语言、表情、肢体、双簧、载歌载舞等等多种尝试,可谓包罗万象,无所不用其极。这一次,观众们看到了六位熟悉的演员集体奉上一场极具颠覆性的表演,势在打造新一代“重口味”的纯粹喜剧。
有部分观众看了这部剧在网上留言,说他们觉得《新编》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除了搞笑元素之外,剧中还运用的一些小品风,相声风,歌剧风,选秀风等多种喜剧风格的揉杂,更增添了全剧的看点,为这场暗讽式喜剧风格,增添了更多的喜剧元素,是一种新的文化。
《新编辑部故事》之全新的制作
《新编辑部故事》是一部时尚、流行的风格化喜剧,此前播出之前,制片人曹平就曾表示:“我们此次邀请了国内顶级时尚设计师及其团队为剧中人物做服装、化妆造型,就是要不惜成本,重金打造一部风格化、时尚化的影视剧。”这部剧播出之后,细心的观众就发现剧中编辑部主编戈玲、运营总监安妮、摄影师袁帅等人的穿着品味都很高,有网友还专门找出角色在剧中佩戴的眼镜,挎的包包,戴的手表以及帽子是什么品牌等等。
除了喜剧元素非常丰富,“新编辑部”的制作风格也很前卫,其中一个创新,就是“窗外景观的时空穿越”。比如《新编》的主场景是在编辑部里,场景有限,因此,导演郑晓龙通过后期特技,让观众透过编辑部的窗户,看到了世界各国的地标性建筑,创造了一种“亦真亦假”的视觉冲击。
《新编辑部故事》是一个新的开始,这部电视剧将于7月4日登陆黑龙江、辽宁、重庆及广东卫视,每晚19:30,暑期档强势来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