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教育讯 随着各省高考成绩的出炉,学霸们的高分在亮瞎网友的同时,也让各高校的招生办按捺不住了。6月28日早上8点25分,“北大四川招生组”的一条微博拉开了一场清华北大四川招生组的“骂战”。
网易教育致电北大招生办副主任,对方表示正在了解情况,需了解后再做回应。同时,也致电了清华招生办主任,对方没有接电话。
1.北大的一条微博引发“骂战”
6月28日上午8点13分,“北大四川招生组”官微置顶了一条微博表示:某校输红眼后的做法让人哭笑不得。
图说1:“北大招生组”置顶的微博:某校输红眼后的做法让人哭笑不得。
随后,上午8点25分,“北大四川招生组”官微发了一条微博称:某校招生组给文理科前十选择北大的考生挨个电话,称北大欺骗他们,不会满足他们的专业志愿。并在微博中作出回应,以及表示:从近5年的历史看,恰恰是某校多次毁约,没有兑现其承诺。请不要继续骚扰北大准新生。
2.清华回应:北大拿钱诱惑考生
6月28日上午9点半左右,“清华四川招生组”官微转发“北大四川招生组”的微博,作出回应。回应中称,北大招生组“拿钱诱惑考生”。
3.北大再次回应:清华曾砸钱买走俩学生
在“清华四川招生组”官微作出回应五分钟后,“北大四川招生组”转发“清华四川招生组”的回应微博,表示“拿分来跟北大谈钱,门儿都没有!”并指“拿钱诱惑学生”的是对方。
4.清华删微博
“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官微已删除微博,只留下一条微博。
专家评论:中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弊病导致了“恶性竞争”
网易教育致电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熊丙奇表示,北大清华两个学校每年都在抢生源,但今年出现了在微博上互骂的情况,能反应中国的高校招生制度的弊病。高校之间抢生源并不是坏事,但是要靠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品质来吸引学生,而不是靠歪门邪道。
熊丙奇分析,一方面,中国的高考制度,即通过一个分数高低来录取,导致高校没办法很好地进行自主招生,而是把目光都聚焦在几个考高分的学生身上,几所高校抢有限的几个学生,肯定会“撕”起来;另一方面,中国高校的招生制度,即先填报志愿再接收录取通知书,这一制度也使得招生并不公开透明。
针对清华北大互相指责对方“砸钱诱惑学生”,熊丙奇表示,为什么国外大学用巨额奖学金吸引学生,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好事?在清华北大看来,就成了恶性竞争的手段?熊丙奇分析,问题还是出在招生制度上,学生如果能拿到多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后,再通过对比学校、奖学金来选择高校,就不存在所谓的互相指责“砸钱诱惑学生”了。
网友评论:相爱相杀好精彩!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