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张家振 武汉报道
“在未来,车的定位将不再局限于代步工具,而是作为一个兼具玩乐属性和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帮手。”这是来自清华大学的“绝对队”参赛选手对于未来汽车的想象。
11月19日,由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以下简称“青创基金会”)、东风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梦想车之夜・2025”——第七届“东风梦想车”大赛成果发布暨颁奖仪式在东风汽车全球设计中心举行。
![]()
(第七届“东风梦想车”大赛成果发布暨颁奖仪式活动现场。受访者/图)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第七届“东风梦想车”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吸引海内外76所院校的团队参与,累计提交231件兼具前瞻性与落地性的创意作品。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来自清华大学的“绝对队”凭借作品《灵驭—双子》斩获“东风梦想车”大奖和最佳人气奖,华南理工大学“海底小纵队”摘得亚军,考文垂大学“加兰德队”荣获季军;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美术学院被授予最佳组织院校。
值得注意的是,“东风梦想车”大赛在为广大青年学子搭建展示才华、实现梦想舞台的同时,以赛促创、以赛促学,为青年人和在校学生提供了参与中国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智能化升级浪潮的契机,受到各方高度重视。
在活动现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艺,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东风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刘艳红,东风公司总会计师、党委常委刘巍,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部长岳伟,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党委书记万学军,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刘治田,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务秘书长闫建来等悉数出席,为青年学子实现汽车梦想助力。
刘艳红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骨干力量,东风公司始终胸怀产业报国初心,不断强化使命感、责任感,将社会责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融入企业基因。“面向未来,东风公司将持续深化多方战略协同,加大公益投入,坚定推动科技创新,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助力中国汽车工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万学军在致辞中指出,青创基金会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扎实办好“东风梦想车”大赛,为广大青年学子搭建了展示才华、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这是共青团服务国家战略、助力青年成长的一项具体举措。
“未来,青创基金会将继续汇聚多方力量支持赛事举办,打造前瞻创新平台,加强国内外交流互鉴,同时呼吁青年立强国之志,走创新之路,担时代之责,勇闯技术‘无人区’,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万学军表示。
在颁奖仪式现场,东风汽车研发总院院长杨彦鼎和搭载“太极大模型”的智能机器人“研小莫”展开跨维度人机对话,也引发现场观众深度思考。据杨彦鼎介绍,“智创・新未来”是东风公司正在推进的行动蓝图,未来将从三个方面加速落地。
![]()
(杨彦鼎和智能机器人“研小莫”展开人机对话。受访者/图)
在“智”的突破方面,东风公司将依托“太极大模型”,全力攻坚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杨彦鼎表示:“未来的汽车将超越交通工具定位,进化为‘懂你所言,知你所需’的移动智慧空间,提供自然交互与场景化主动服务。”
在“创”的深耕方面,据杨彦鼎介绍,东风公司将持续加码绿色能源技术创新,覆盖从混动、纯电到氢能的全技术路线,为用户提供覆盖全场景、零焦虑的绿色出行方案,以实际行动践行“双碳”承诺。
在“融”的布局方面,东风公司将构建“车—路—云—星”一体化智慧出行融合生态。“未来,你的爱车不仅能与城市交通系统实时联动,更与智能家居无缝衔接,实现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杨彦鼎表示。
据介绍,历经十年发展,“东风梦想车”大赛影响辐射全球2000余万名青年学子,累计吸引海内外近百所高校参与,产生了1191件创新设计作品,已发展成为汽车行业极具规模性、专业性和影响力的设计赛事IP。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 校对:颜京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