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方卓然
界面新闻编辑 | 庄键
全球集装箱航运龙头马士基在华最大单体投资项目启用。
2025年11月20日,马士基位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的综合物流旗舰仓正式开业。该旗舰仓投资超10亿元,整合出口分拨中心、进口分拨中心、区域及全球分拨中心和跨境电商履约中心四大核心功能,在此基础上,还提供温控仓储等仓库增值服务。
它不仅是马士基中国最大的仓储投资项目,也是其全球最大的仓储投资项目之一,该旗舰仓的落地拉开了临港新片区推动发展高能级航运服务业的序幕。
“中国的国际贸易从以出口驱动为主,逐渐发展为出口、进口、转口等多样化的组合模式。越来越多的品牌希望通过‘一盘货’来统筹多种国际贸易需求。”马士基大中华区总裁丁泽娟表示,该旗舰仓实现保税与非保税货物同仓转换,配合AEO(经认证的经营者)资质,通关效率大幅提升,匹配跨境消费与制造业升级需求。
在马士基方面看来,旗舰仓背靠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区域,有着本地制造业优势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又临近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地理位置优越。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重要的消费市场。”马士基首席执行官柯文胜表示,加码在中国的物流基建投入可以进一步连接中国与全球市场,支持全球客户应对贸易挑战,把握增长机遇。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综保处(航运处)处长林益松也对界面新闻表示,马士基本身拥有丰富的船队资源,其旗舰仓项目落地后,能更好发挥临港新片区制度开放优势,不仅能丰富区域航运功能业态、提升港口企业分拨能力,更能进一步强化港口的辐射带动效应,助力临港链接更多国内外航运资源。
除了马士基全球物流中心旗舰仓投用以外,包括君正船务有限公司化学品船培训中心、“中国洋山港”国际船籍港服务中心、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分布式联动服务网(上海节点)、中远海运新型船员培训中心、上港集团智慧远程控制临港中心、VPS数字脱碳和绿色燃料检测实验室等也在同一天正式投入使用。
“此次临港新片区航运中心上线的功能类项目,均紧扣航运行业实际需求,针对性解决领域内关键痛点。”林益松介绍说,其中,中远海运新型船员培训中心聚焦绿色航运发展趋势,重点攻克绿色燃料船舶人才培育难题。
当前国内甲醇、LNG等绿色燃料船舶管理及海员团队储备不足,相关人才需赴境外培训,该中心的落地将直接填补这一空白,为国内绿色船舶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中国洋山港”国际船籍港服务中心则以洋山港建设为核心,推出一站式综合服务,简化企业业务办理流程。“这些功能类项目的定位核心就是补齐服务短板、集聚行业资源要素,通过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切实提升临港航运服务的综合能力。”林益松说。
此外,君正船务化学品船员培训中心则实现专项领域突破,作为国内首个专门面向化学品船的专业培训基地,将系统性提升化学品船队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切实保障化学品船舶运营安全。
“国内外同行中的大型化学品运输航运公司均已建立类似培训中心,且国内缺乏化学品船操作专项培训资源,我们只能自主搭建培训平台,保障自有船员技能提升。”上海君正船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臧银贵对界面新闻表示。他认为,当前国内船员培训机构数量充足,但多聚焦通用安全培训,针对化学品船货物操作的专项培训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该培训中心的核心优势在于高度贴合实际运营的模拟教学体系,模拟器以公司即将批量投用的22条系列化学品船为原型,管线布置、系统参数等与实船完全一致,可完整模拟货物装卸、充氮、保管、洗舱等全流程操作,同时设置应急处置、故障排除等场景,让船员利用休假时间反复实操练习。
“这些操作对化学品船运营至关重要,也是事故高发环节,通过反复模拟训练,能显著提升船员技能,避免实船误操作引发的事故与货损。”臧银贵提到,近年来国内危化品船安全监管持续收紧,此前行业内曾发生的化学品船洗舱作业安全事故,进一步坚定了企业搭建专业培训平台的决心。
目前,该培训中心设备正处于调试阶段,设备源自挪威。后续除服务自有船员外,还计划联合上海海事局船员处、金山化工区、洋山海事等单位,面向国内其他危化品船员开展基础化学品操作培训,已启动课件研发相关筹备工作。
事实上,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基础为此次一批高能级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洋山港已具备全球顶尖的航运硬件基础,核心指标持续领跑全球。数据显示,洋山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十余年位居全球第一,货物周转能力稳定强劲;从世界银行、标普等权威机构评价来看,洋山港通关效率、通关环境评分位列全球首位,航线连通度也稳居全球第一,硬件设施与基础运营能力已形成绝对优势。
与此同时,临港航运及相关产业呈现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核心经济指标持续攀升。
界面新闻从临港新片区获悉,今年以来,临港新片区限额以上交通运输业收入实现6%以上增长,该指标直接反映交通运输业企业整体经营绩效,涵盖航运物流等各类相关产业。外贸领域表现同样亮眼,1-10月临港新片区进出口额达3397亿元,增幅超47%,依托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制度创新优势,临港正推动航运功能与保税功能深度融合,其中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占临港整体比重约90%。
“在此背景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发力点转向软环境升级,补齐航运服务业短板成为关键任务。”林益松指出,航运服务业要素高度集聚是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标志,当前临港在航运服务业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他解释说,一方面,资源要素集聚有待强化,船舶管理、海事服务、海员培训等传统领域,以及航运金融、航运保险、海事仲裁等配套业态,还有对应的市场主体集聚规模,均存在成长潜力;
另一方面,国际规则标准对接需加快推进,国际航运领域开放性极强,以绿色甲醇为例,欧洲已制定成熟国际标准,而国内未来有望成为全球主要绿色甲醇生产制备中心,需结合国内产业布局构建自主标准体系,才能更好融入全球航运发展格局。
未来,临港新片区还将持续推进航运服务类项目引进与落地,加快航运服务业态完善与产业集聚,补全航运服务链条、提升服务能级。同时,将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强化与全球航运领域的规则对接,扩大航运资源要素集聚规模,全力打造高能级航运功能集聚区,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持续注入新动能,推动国内航运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