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约翰内斯堡夜色刚落,新装的街灯与主干道两侧的广告牌已点亮,数千警力在街巷间就位——静候前所未有的政治时刻。
11月22日至23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将在这里举行。这是G20自1999年成立以来首度登陆非洲,也是南非自2010年世界杯后再次承办全球盛会。
尽管美国缺席,东道主仍希望借这场主要经济体的年度会晤,展示外交活力和经济潜力,将“非洲声音”推向世界中心。不过,机遇总与考验相伴。
雄心勃勃
本周末,多国领导人和政府代表将齐聚约翰内斯堡,包括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法国总统马克龙、印度总理莫迪、德国总理默茨等。俄罗斯方面由总统普京的经济顾问兼副幕僚长奥列什金出席。
代表们步出机场,首先会看到东道主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的巨幅肖像——他面带微笑,欢迎各方嘉宾访问“美丽国度”。不过,多数代表恐怕无暇领略当地美景。
与往年相似,经贸摩擦、地缘紧张、俄乌战事与其他地区冲突持续撕裂全球政治版图,使本已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更趋复杂。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是G20第一轮办会循环的收官之年,也是南非及整个非洲首次主办G20,具有里程碑意义。”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杰进教授指出。
1999年G20财长会创立之初,重心置于金融稳定,发展议题靠后,非洲仅有南非一国参与,也因此长期被诟病“忽视非洲”。
如今,东道主南非目标明确——突出非洲与“全球南方”的关切,给峰会烙上深刻的“非洲印记”。
为此,峰会设定了三大主题:团结、平等、可持续。
“团结”被南非视为G20的根本。面对大国竞争和科技革命带来的分裂压力,必须维护全球治理体系的完整性。
“平等”是G20最鲜明的特色,即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平等对话,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南非以“非洲办会”为定位,更强调这一原则。
“可持续”则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关注非洲作为最薄弱环节在落实议程方面的现实困境。
此外,南非设置四大优先议题:减灾防灾、债务可持续性、公正能源转型、关键矿产。
朱杰进认为,这四方面直指非洲面临的共同挑战——灾害频发但应对资金不足;债务高企,亟需主要债权国共同行动;能源转型缺乏资金支持;关键矿产关乎非洲发展,但也可能将其卷入大国竞争。
“南非还希望留下机制性成果。”朱杰进特别提到,今年首次新设了三个任务组:人工智能、包容性增长、粮食安全。
内外承压
尽管南非雄心勃勃,但本次峰会也被视为“内部治理能否支撑外交雄心”的一次大考。
峰会前夕,已有当地妇女权益组织计划于21日举行全国罢工,抗议性别暴力问题。
美国特朗普政府则提前释放抵制信号——11月7日,特朗普公开指责“G20在南非举行是彻底的耻辱”,确认不会派任何美国官员出席,并再次指控南非“迫害白人”。
尽管面对美国的“缺席式施压”,南非仍努力降低冲突风险,淡化其影响。
多名欧洲及加拿大外交官私下表示,美国缺席反而可能促成其他国家更顺畅的合作,本届峰会或可“因祸得福”。
不过,峰会能否顺利发表联合声明,仍是最大悬念。
今年2月,因部分主要经济体缺席,且在气候融资问题上分歧难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并未达成联合公报。
近期,阿根廷代表在多项议题上提出异议,包括性别平等、气候融资、可持续发展目标等。阿根廷总统米莱与特朗普立场相近,同样抵制参会。
朱杰进分析,外界担心的联合声明今年可能“更容易”达成。过去僵局多集中于俄乌问题,但特朗普立场已显著变化,加上美国缺席,气候与发展议题的阻力也随之降低。
“真正的难题在于,相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G20内部的危机感明显减弱,‘同舟共济’的精神正在流失。”他举例指出,尽管俄乌冲突、中东局势和气候风险持续,各国却更倾向于各行其是,“美国优先”更进一步毒化合作氛围。南非设定的三大主题,本身就是对现实困境的折射:大国难以团结、发展不平等、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议程落实前景黯淡。
此外,美国总统带来额外不确定性。
作为明年G20东道主,“特朗普否定南非设定的议题,不遵循‘主席国延续前任成果’的惯例,主张将G20‘瘦身’回金融议题,对多边合作构成极大破坏。”
今年的“空椅子”,不仅是交接仪式上的尴尬一幕,也预示着明年美国或将全盘重写议程,冲击G20机制的稳定性。
韧性仍在
随着去年特朗普胜选,外界曾担心美国可能在担任G20主席国期间“撂挑子”,使G20前景充满未知。
不过,美方已宣布将于2026年12月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一处特朗普家族经营的高尔夫俱乐部举行峰会,并预告将把议程回归到经济合作。
这是否意味着美国打算“一键重置”G20,仍待观察。
朱杰进指出,今年是G20第一轮峰会周期的最后一年,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一方面,G20的历史价值并未衰减。
它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最大成果,打破了发达国家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垄断,赋予新兴经济体更多话语权;它推动IMF和世行改革,是全球经济治理的关键平台;它也是避免世界滑入集团对立的一道缓冲。
另一方面,G20已步入新阶段。
从定位看,随着大国竞争加剧、合作空间收窄,G20正从“合作应对危机平台”转向“底线管控机制”,重点是防范大国竞争失控,如人工智能军事化等系统性风险。
从聚焦看,无论明年美国把它改造成什么样子,“发展”和“国际金融机构改革”已成为“全球南方”不可动摇的共识,相关议题也会在2027年回归。
不过,“进入第二轮循环后,G20的议题设置需要更具规则。”朱杰进强调,不能无限外扩,应与其他国际组织更好分工,避免“圣诞树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G20发展进程中,中国始终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今年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再次出席G20峰会,“预计将明确支持G20价值和南非的办会思路。”朱杰进说,中方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与G20改革高度相关,是中方参会的一条主线。中国希望通过G20平台落实该倡议,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提升全球南方话语权,并重点关注非洲国家的特殊需求。
自2008年前后,朱杰进长期从事G20等多边机制研究,见证了G20合作的高峰与波动。在他看来,这一机制仍具备足够的韧性,以应对眼前的困难。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原标题:《深度 | G20峰会首次登陆非洲,特朗普留下一把“空椅子”》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安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