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临港新片区建设航运功能集聚区的脚步正在加快。11月20日,在2025滴水湖高能级航运服务业创新大会上,一批高能级航运服务项目在临港集中投用,推动临港航运服务功能进一步升级。
![]()
多方面补齐短板提升功能
一直以来,高能级航运服务业都是临港新片区开放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核心内容。但与此同时,也还有着普遍存在的一些航运服务短板。
“我们在硬件方面已经非常发达,洋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位列全球第一,港口通关效率、通关环境,以及港口航线的连通度,也都排到了全球第一。但是,我们也需要从软环境来提升整个航运服务的能力。”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综保处(航运处)相关负责人林益松说。
因此,在当天的大会上,“中国洋山港”国际船籍港服务中心、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分布式联动服务网(上海节点)、中远海运新型船员培训中心、上港集团智慧远程控制临港中心、君正船务化学品船员培训中心、vps数字脱碳和绿色燃料检测实验室、国际航运数字船供平台、国际航运绿色能源认证服务平台、全球法人识别编码基金会(瑞士)上海代表处等一批高能级航运功能服务项目在临港新片区集中投用,将补齐国内相关领域服务短板。
林益松介绍,这些服务项目分别从增强协同、提升效率、补齐短板等方面发挥作用,来提升临港航运服务功能的整体提升。
比如,国际船籍港服务中心实现“中国洋山港”籍船舶登记注册“一站式”服务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了效率的提升,以船籍港为载体集聚航运资源要素;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分布式联动服务网(上海节点)通过数据共享开展线上线下政务联动、业务协同,实现覆盖长江经济带全流域的综合服务,逐步建立“沿江重要枢纽城市共同参与、关键瓶颈领域率先突破”的多式联运综合服务体系。另外还有两个船员培训项目提升船员技能,从人员层面提升服务能力。
大力支持航运绿色及数字化转型
在当天投用的服务项目中,有不少是为国际航运的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型服务的。比如,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国际航运数字船供平台,定位为国际船舶开展船供业务的公共服务平台。
中远海科总经理林亦雯介绍,平台提供供需匹配、一站式订单申报、数字化过程监控与电子单证签发流转等核心功能,助力船供订单“一键申报”和加注作业“一口受理”,有效降低加注船舶空驶率30%以上。2025年4月试运行以来已实现全流程数字船燃加注58艘次,累计加注量9.3万吨。
国际航运绿色能源认证服务平台由化学工程与低碳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临港基地支撑打造。基地首席运营官包明鑫介绍,平台定位为氢基绿色能源认证和服务平台,将为绿色燃料生产制备、检测认证和上下游企业提供有效工具,提供全生命周期碳足检测认证服务,为国际航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效支撑。
数字脱碳和绿色燃料检测实验室聚焦绿色甲醇、lng和传统燃料加注,提供全品类船用燃料检测和海事脱碳“数字化”平台,助力完善绿色航运服务生态。
![]()
全球法人识别编码基金会(瑞士)上海代表处也在会议现场揭牌。该基金会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柯士介绍,基金会提供数字身份认定标准服务,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石,为全球法人实体的唯一识别提供技术基础设施。上海代表处是目前唯一由管委会作为业务主管单位的国际组织,将为航贸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构建更加国际化航运发展环境
现在,临港新片区已基本建成绿色能源加注中心,保税lng和甲醇加注量位居全球前列;洋山港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占比稳步攀升,港口绩效排名全球首位,航运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
当天,上海海事局又发布了支持临港新片区打造航运功能集聚区相关政策,从推动洋山深水港能级跃升、助力航运“三化”转型、营造一流航运营商环境三个层面系统提出14项升级服务举措,助力临港新片区建设成为航运新技术、新标准和新规则的重要策源地。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化建设“数字综保区”,以“数字化”推动流程再造,持续拓展数字船燃加注、电子提单等业务场景。将主动引领绿色化转型,更好发挥“绿色航运产业联盟”作用,将洋山港打造成为国际航运绿色能源加注中心,以更加完善的绿色航运产业生态,更好吸引集聚全球高端航运要素。
上观号作者:浦东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