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红军城战事胶着,俄乌如何把 “两轮武器” 用到极致|凤凰聚焦

俄乌在红军城如何把摩托车用到极致

0
分享至

俄乌在红军城的战斗胶着惨烈,没想到突破战局的竟然是摩托车战队。俄军用摩托取代坦克,确实有效,被乌克兰大兵称作“地狱尖兵”,但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从绞肉机到摩托战队,是俄军的创新,还是绝望?



Part.1

11月10日,伴随着俄罗斯攻入红军城的消息,这条视频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浓雾之中,士兵骑着摩托车、开着民用车辆载着物资迅速驶过。视频中道路布局、标志、和树木等经与卫星图像等对比,确认此地的位置为波克罗夫斯克,也就是红军城。



军事专家 王云飞:

红军城的防御,乌克兰方面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部署。然而,无论怎样部署,总有一些区域是无法完全覆盖的。例如,一些林间小道和沙地,使用摩托车进行巡逻是最为适宜的方式。

全球都关注着俄乌双方在红军城最后的争夺,在这里,双方经历了21个月的绞杀战役,两军损失巨大,俄消息人士也指出一线冲锋队的新兵们,平均死亡率可能达到了80%左右。在这样一个战略要地,俄军竟是这样骑着摩托车批量进入,这让俄罗斯的摩托车战术引发更多关注。

军事专家 萨苏:

俄军进攻红军城时,乌军以无人机墙替代堡垒顽强防守,对俄军造成大量杀伤。俄军前线虽部署数万兵力,但突击部队多以三人摩托小组渗透乌军防线,专打无人机飞手,迫使乌军无人机部队持冲锋枪近战,最终破掉其无人机墙。



10月下旬以来,红军城持续雨雾天气,在恶劣的天气下,俄军调集17万兵力对此地进行围歼。在大雾的掩盖下,正是灵活的摩托车战术让俄罗斯成功突破乌军构筑的防御工事。乌方称,11月7日当天,俄军就曾利用浓雾,集结3人一组兵力,乘坐摩托车或越野车,约数百组的小组进入到米尔诺格勒进行骚扰渗透作战。

军事专家 萨苏:

乌克兰使用的多为廉价FPV无人机,受重量限制,无法安装无线电探测仪等设备,仅能靠类似电视摄像头的装置侦察敌方位置,且在大雾中该装置容易失效。因此在攻打红军城的战斗中,俄军摩托车部队对扭转战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红军城俄乌双方搏杀最激烈的11月初,凤凰卫视记者卢宇光专门探访了红军城南翼某地,俄军某集团军的摩托车突击队。在红军城前线后方的训练场,每天战斗结束之后,指挥官们都要求骑手们再进行下一次任务的应景式科目训练。



现在顿巴斯已进入晚秋早冬的雨季,地面翻浆,泥泞不堪,队员们全副武装,驾驶摩托车冲撞,侧滑漂移,穿越障碍等。每一个动作都需要反反复复地练习。此外,教官还在训练中专门设置了“水降路”、“隐身桥”、“钢板路”等,训练摩托车手们的应急能力。

俄乌战场上,摩托车的身影并不罕见,但是根据战争研究所的观察,俄军是从2024年秋末以来在各处的进攻行动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包括摩托车在内的非装甲民用车辆。



4月26日,俄罗斯国防部就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俄军的摩托车战术训练,摩托车队每组由两辆或三辆车组成,他们灵活机动穿越各种障碍物及爆炸区。战争研究所分析称,这段视频“表明俄罗斯军队可能正在发展一种系统性的摩托车战术,并可能准备发放更多的摩托车。

军事专家 王云飞:

俄罗斯使用摩托车并非单骑突进,而是以班、排为单位作战,一个排配9辆摩托车、20辆沙滩车,一个连约15辆摩托车、20辆沙滩车,所以就存在战术组合得问题。摩托车多用于包抄迂回,一般3到5辆配合行动,以保证突击效率和火力效果。俄罗斯计算,这种人员组成的突击效果不逊于坦克装甲车。

Part.2



实际上在更早的时候,4月2日,俄罗斯国防部就发布其南方集团军摩托车突击队作战训练视频。这些摩托车轴距窄,提速快,士兵介绍说,他的摩托车排量为300cc,能跑200公里。他们在间距为900米的林间训练。视频显示,摩托骑手身后还有一名持枪士兵,抵达目的地后,持枪士兵迅速下车。

此时,俄军已经高度重视军队的摩托车战术训练,同时加紧了摩托车采购。

6月底,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视察某高级军事指挥学校时还特别要求学校配备全地形车和摩托车。军事试验场也在加强含有摩托车的多项训练。

俄罗斯摩托车队在突击行动中表现突出。乌克兰士兵称他们为“地狱尖兵”,俄罗斯则称其摩托车声音让乌克兰士兵无法入眠,甚至放弃阵地逃跑。俄罗斯的摩托车队还实现与无人机的良好结合。



在组建于2023年9月的俄军第一摩托化步兵团无人机营中,还有机动飞行连,连队里的无人机飞手们还必须是越野骑手。代号为飞狐的中校营长告诉凤凰卫视记者,这里离两军接触线只有若干公里,飞手们必须迅速到达目的地并完成投弹任务。

军事专家 王云飞:

确实,摩托车的车主们容易暴露,但他们通过战术配合,利用无人机进行侦察,确定对方的阻击阵地和火力点。这样一来,摩托车手遭遇对方突击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除了进行突击,摩托车还成为某些阵地的主力运输工具。从俄罗斯军事博主发布的照片看,摩托车携带的物资包括无人机、炮弹、油等。



11月3日,俄国防部还发布了“第聂伯河”集团军第58卫队士兵在扎波罗齐地区进行摩托车训练的视频,称他们用摩托车进行战地伤员应急疏散演练,士兵介绍这非常有效。

军事专家 王云飞:

在炮火密集的战场,救护车易被攻击,难以实施救援。而摩托车机动灵活,若有重伤员,会搭配四轮地形车运送,虽速度较慢,但运送伤员效果较好。

Part.3



摩托车灵活、体积小,能“打完就撤”,比较难被无人机锁定。但其几乎没有防御能力,乌克兰方面多条视频展示了其无人机击杀俄罗斯摩托车骑手的经过。有分析称摩托车的轰鸣声让俄罗斯士兵无法听到无人机来袭的声音。

在俄罗斯摩托车冲锋队中,地型车分队主要承担运输集群弹药和食品等任务。他们在车辆出动时就要面对着无数无人机攻击的概率,每次战斗任务几乎没有出动,天上就有大机群在守株待兔。



8月8日,乌克兰军事电视台发布视频讲述了乌克兰士兵击杀俄罗斯摩托车骑手的过程。乌克兰士兵称,这些摩托车运行速度非常快,这次俄罗斯派出的摩托车队有25辆摩托车,但都被其袭击。

军事专家 萨苏:

在无人机大量应用于战线的新战术环境下,传统摩托车部队发生革命性转变,兼具特种部队和二战“神风敢死队”的特性。出击时无法确保士兵不被击中,只能按概率预估损失,如一次进攻可能损失30%的摩托车,其余70%能否顺利抵达前线,取决于对方火力集中情况。

敌方无人机是摩托车手最大的噩梦,他们为应对无人机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俄军摩托车手以8辆摩托车组成的纵队在红军城发起攻击,俄军士兵在纵队的前部、中部和尾部携带电子干扰模块,以保护摩托车免受乌克兰无人机袭击。

但现在,乌克兰也在前线使用抗干扰的光纤无人机。11月16日,乌克兰在红军城方向的第59突击旅发布视频,展示了他们使用光纤无人机袭击俄罗斯摩托车手。



为了不被乌克兰的无人机发现,俄军还研究了一种“喷烟摩托车”。除了想尽办法摆脱乌克兰无人机的追击,这些摩托车手也不得不与无人机硬碰硬。在战斗中,掩护摩托车队集结的防空分队,会组织对低空来袭目标进行射击,高射机枪架设在机动车上,不断交替保持着与突击车车队的距离。

打击低空目标也是俄罗斯摩托车小分队人人必练的科目,对空射击,主要是霰弹枪等装备,摩托车手向凤凰卫视记者介绍打击无人机的经验,每个弹匣只有12发,老兵们要常常先压住一发,加上弹匣内共计13发,要打进入攻击航路的无人机,如果打快了,由于目标高度和变轨,几乎没有效果。如果打慢了,无人机已经冲到了面前,为时已晚。当然摩托车还携带单兵导弹,这算是他们的重武器。

Part.4



5月20日,乌克兰第425“斯卡拉”特种步兵团也发布了其摩托车队的训练视频。报道称这支现代化的“骑兵”是乌克兰武装部队第一个突击摩托车连,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快速突破夺取阵地。一名士兵称他们每天的驾驶训练持续约12到14小时,两人一组,一人负责驾驶,另一人是枪手。士兵称,他们的任务和俄罗斯的摩托车突击队不一样。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迅速展开火力,飞到敌方阵地,下车,进入,发起攻击,巩固胜利,然后返回。他们的摩托车移动速度非常快。

有分析人士称,乌克兰人使用的摩托车并非普通的公路摩托车,它配备了动力更强劲的发动机、强化可靠的悬挂系统以及带钉深胎纹的轮胎,座椅加长,武器则是短管突击步枪,利于移动中使用。

军事专家 王云飞:

乌克兰拥有大量性能优良的摩托车,在红军城交战中,其类似宝马款的摩托车速度、加速度及载荷能力均优于俄罗斯的,但体积大、重量重的摩托车在部分场景使用受限。

乌军还有一部分小巧轻便的电动摩托车,它们非常安静,被认为是乌克兰神枪手隐身行动非常有价值的工具。

军事专家 萨苏:

乌军摩托车形成了一定战术,电动摩托车有优势,但因最初从捷克等欧洲国家进口,数量少且价格贵,限制了装备规模。乌克兰无法自产,只能接受军援,导致其摩托车部队成长缓慢。

俄乌双方残酷搏杀,被炸毁的摩托车越来越多出现在各种来自战场视频中。摩托车战术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多次局部战争中都曾被频繁使用,但在今天的俄乌冲突中它被再次升级。



军事专家 王云飞:

过去摩托车多与步兵配合,如今发展为摩托车间相互配合,这得益于现代战场态势感知与通信系统的支持,此前因缺乏这些系统难以实现。目前,俄军正摸索适用于现代战场反无人机、反远程火力打击的战术。俄方计划到2005年底在乌投入20万辆摩托车,基本每个突击连按编制配备。如今俄坦克装甲车增量有限,摩托车却大量涌现。不过,对方也不会坐视,双方都在摸索战术经验。

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称,俄军下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提高战术小组的机动速度。他8月29日在国防部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也重点关注了摩托车的交付情况。

俄联邦武装力量陆军总司令安德烈·莫尔德维切夫,在向俄媒讲述装甲车的重要性时,还特别提及摩托车在帮助俄军夺取并守住敌人据点的重要性,以及在战场上的高效率。

冬季来临,俄乌双方的摩托车战术也等待着残酷天气的检验。

军事专家 萨苏:

冬季作战时,摩托车在冰雪路面行驶平衡性不如四轮车,运载量受限且难以隐蔽。不过,乌克兰冬季常有大雾风雪,无人机难以发挥作用,此时摩托车优势明显。因此,后续战斗中仍会有更多摩托车出现在战场。





制片人:宋阳

编导:胡远蓉

编辑:王津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凤凰卫视 incentive-icons
凤凰卫视
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
13781文章数 1277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