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转型,校地携手筑梦。11月19日,晋中市与太原理工大学召开市校合作交流座谈会,深入落实山西省委书记唐登杰相关工作要求,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围绕市校协同对接、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布局等核心议题深度磋商,正式敲定依托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建设机器人园区的战略合作,以“高校科研+地方产业+政策保障”三位一体模式,激活新质生产力,为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注入“智造”强引擎。
![]()
此次座谈会是晋中市与太原理工大学“双向奔赴”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晋中市委书记常书铭、太原理工大学校党委书记沈兴全出席并讲话,市领导李文兵、张鹏、梁艳萍与太原理工大学校领导任喜莹、占小红、杨晓伟共同参会,双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合作堵点、创新生态优化、效能提升等议题交换意见,凝聚起“协同创新、共赢发展”的广泛共识。会上,太原理工大学集中推介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且具备晋中落地转化条件的优质科技项目,彰显了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深厚技术积淀与主动担当;晋中市则全面通报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效、阶段性合作成果及未来发展规划,表达了深化市校合作、做好成果转化“大文章”的坚定决心。
“驻地高校是晋中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与底气。”常书铭在讲话中强调,答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一时代课题,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实际行动,更是市校双方实现共赢、助力全省全方位转型的关键举措。当前,晋中正锚定“工业立市、先进制造业强市、新质生产力兴市”目标,扎实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精准布局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而太原理工作为山西高校的“领头雁”,不仅位列软科全国高校第103名,更是拥有化学工艺、材料加工工程、车辆工程、生物化工等多个国省重点学科的“双一流”“211”高校,其学科优势与晋中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为双方在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为推动合作落地见效,晋中市明确提出“精准合作出成果、精细合作强保障”的双轮驱动策略,纵深推进“大学牌”战略实施。在产业布局上,将以综改区晋中开发区为核心载体,高标准规划建设机器人园区,聚焦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等核心领域,打造引领山西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磁极”;在平台建设上,将拓展提升现有创新载体功能,搭建技术中试、成果孵化、供需对接一体化桥梁,着力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在企业培育上,将鼓励科研人员带技术、带项目“落地”企业,构建“科技投入共担、重大任务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营造最优成果转化生态。
“学校将在市校融合中找准定位、展现作为。”沈兴全对晋中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表示感谢,并明确了合作方向。他表示,太原理工大学将主动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中精准发力,紧密对接晋中产业需求,加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同时将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区域人才供给质量,增强区域科技创新动能,以更高水平的校地融合为晋中乃至山西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与人才支撑,助力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开放式一流大学。
此次晋中市与太原理工大学的战略合作,不仅是校地资源互补、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更标志着山西机器人产业发展迈入“高校赋能+产业集聚”的新阶段。随着机器人园区的规划建设、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市校双方将共同构建从技术研发、成果孵化到产业落地的完整创新链条,让更多“太理智慧”转化为“晋中智造”,为山西在千亿级机器人赛道上实现“换道超车”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注入强劲的晋中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