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治理专场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共有29条运营线路,524座车站,100座换乘车站,运营里程879公里,居全国前列;预计今年年底将新增运营里程30公里,总里程将突破900公里。
据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韩志伟介绍,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由“十三五”末的727公里增长至“十四五”末的909公里,新增了6条线路,有7条线路延长或贯通。其中,新增的3号线、12号线弥补了东坝地区轨道交通空白,17号线、19号线两条贯穿中心城南北的快线使北京轨道交通快线网络层级更加丰富;8号线、14号线两条骨干线的贯通,进一步优化了网络化运营格局。数据显示,路网换乘系数从1.89降至1.81,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从56%升至60%以上。
![]()
在提升运输能力方面,最小间隔跑进2分钟的线路达11条,最大断面满载率在100%以上的线路由15条降至2条,常态限流车站由91座减至4座。同时,北京通过快慢车、4/8编组混跑、多交路套跑等多样化的行车组织,满足不同乘客出行需求。数据显示,路网工作日日均客流超1100万,列车兑现率、正点率均超99%,列车服务可靠度较“十三五”期间有较大增长。
同时,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也是一张“智慧网”。韩志伟介绍,继燕房线完成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示范工程之后,3号线、12号线、17号线、19号线、大兴机场线等5条新建线路全部实现了自动驾驶级别最高的全自动运行,为行业作出了示范;11号线率先实现了灵活编组、智能调度,应用了新一代的智慧运行和调度系统。
在提升出行服务方面,“十四五”期间,路网采用多交路套跑、快慢车、高峰插车等方式,精准匹配客流,持续优化行车组织;14条线路在工作日、双休日调整列车运行图,累计提升运力20次;全网平均旅行速度超过40公里/小时,有效缩短了乘客的出行时间。例如,6号线高峰开行大站快车,从中心城区直达副中心用时19分钟,通勤时间缩短6分钟。昌平线早高峰定向开行前往沙河站的空车,有效缓解站台乘客滞留。实现1号线与八通线、房山线与9号线贯通运行,减少乘客换乘时间。
在提升出行便捷度方面,持续做好大型活动期间大客流集散服务保障工作。国家体育馆、工人体育场等场馆邻近车站50分钟内疏散完毕。新增实现丰台站地铁和铁路的单向安检互认,并持续推动其他铁路枢纽与地铁车站的安检互认;节假日、春运等重点时期加强轨道交通运输服务保障,10余条线路延长运营时间构建夜间接驳“小网”,“十四五”期间,累计服务超过50万人次夜间乘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