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陕西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街道:打造更具韧性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0
分享至

来源:环球网

基层民主的“毛细血管”如何畅通?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末梢神经”怎样激活?铜川市王益区王家河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样本。街道四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家门口”搭建起集协商议事、纠纷调解、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民意收集站,更成为幸福家园的“推进器”,灯不亮、路不平、气不通、安装充电桩、增设停车位等民生问题在联络站高效解决,居民的获得感持续攀升。

从“板凳说事”到“茶话议事” 满意度不断提升

“这样的议事形式特别方便,平时大家就在小区里聊天,现在社区在这里开了‘柿事如意茶话室’,有问题随时反映、及时解决,一举多得。”柿树沟社区荔枝园A区的刘女士对于柿树沟社区“柿事如意茶话室”的开办十分满意。

柿树沟社区创新社情民意征集模式,利用社区门前闲置小院搭起联系群众的“连心桥”,这处挂着“议事厅,坐下说,互谦让,万事兴”“三字经”的小院,如今成了街坊邻里说心事、解疙瘩、谋实惠的聚集处,茶室定期邀请“党代表、政协委员”“五老”“三官一律”当“茶艺师”,与居民坐在一起,围绕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就业康养等民生热点及矛盾纠纷堵点,边喝茶聊天、边问需问计,设起“道德讲堂”“共享法庭”,谁家有摩擦、有矛盾,就到茶桌前“泡杯茶、说开话、解开结”。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余条,协调解决居民关心的柿树沟排洪渠、荔枝园A区清淤、建中操场改造、小区电动车充电等问题17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

为确保茶室常态化运行、问题高效处置,驻站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轮流在茶室接待群众,对于收集到的问题,形成“问需、评议、转办、督办、反馈”闭环机制,并定期公示问题解决进展,让居民随时参与讨论、提出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居民知晓率、参与度、满意度。

从集中议事到个性领办 获得感成色更足

2024年11月22日,铜川市机砖厂家属区10余名群众将写有“情系群众 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王家河街道小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表达她们真挚的敬意和感谢。这场面背后,是一个困扰居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铜川市机砖厂小区始建于80年代,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由于企业破产,加之居住人口流失严重,80余户的小区,居民用水用电没有实施入户改造,主水管滴漏严重、电费收取价格高于居民电价,居民诉求不断。2024年6月27日小街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驻站市、区两级代表来到铜川市机砖厂小区开展实地视察调研,与小区居民围坐交流,广泛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重点了解小区居民水电管理遇到的难题。随后代表联络站站长王超领办了此项工作,他将群众诉求及时反馈给王家河街道城综办,督促施工单位修订了改造方案,优先解决群众水电一户一表改造,11月10日,改造工程圆满完成。

“东风社区河堤违规建筑已完成拆旧提升;炭科沟村道路‘白改黑’已竣工验收;王家河主干道路灯改造项目已经立项申报;王家河大桥生态停车场已到测绘设计阶段……”这是代表建议承办部门负责人,就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向小街社区代表联络站与会代表面对面详细汇报的一幕。面对面,一问一答,实现了从“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的跨越,不断提升代表建议的办理水平,力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造福群众。

从敲门问需到帮办代办 幸福感更可持续

“王阿姨,我烙了您喜欢的韭菜盒子,快趁热吃。这是帮您买的降压药和颈肩痛膏药,一会儿我帮您敷上。”柿树沟社区党委书记、区人大代表贺占宁定时来到老人家中照料。老人感动地说:“有党在,幸福就在,希望就在,人大代表比亲儿女还贴心!”

柿树沟社区依托“敲门行动”“暖心行动”,把为民服务延伸到楼道里、家庭中,同邻里关爱、平安守望等志愿服务紧密结合,同时将驻站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物业人员、社区民警等人员身份和服务信息公开在“家门口”,让群众出门就能看到党组织、办得了事情。社区党委针对独居、高龄老人建立党员结对帮扶机制,帮扶干部白天入户问候,需要照顾就组织人员上门帮助老人们做些清洁卫生、跑腿代办等力所能及的事,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柿树沟社区荔枝苑A区九号楼的郑崇金夫妇均逾八旬,老人的大女儿找到社区询问社区有没有送餐服务,社区迅速响应,安排志愿者每日按老人需求定餐上门,切实解决了老人的生活难题,让关爱落到实处。

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 践行全过程民主

“咱东风社区这个食堂明厨明灶,饭菜可口,价格经济实惠,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来这里吃饭,这极大地便利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居民赵国兴满脸笑容,话语里满是对东风社区养老助餐的认可。这一张笑脸的背后,正是王益区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带来的实效。

2022年10月9日,区人大代表韩尚军、鲁小闯在东风社区走访群众,征求群众对2023年拟办实事的意见建议。居民施建民与50余名老同志进行沟通交流,大家集中反映社区常住人口70%是60岁以上老年人,希望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尤其是社区食堂和日间照料场所建设。收到群众来信后,驻站人大代表召集辖区居民代表进行多次磋商,最后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将东风社区食堂及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列入2023年拟办大事,并加快实施,于2023年4月底建成运营。

“民生实事项目选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为让项目真正贴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我们在项目征集阶段就下足了功夫,推出‘线上+线下’‘民主+集中’多维征集模式。后续管理中,我们将始终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用实干实效书写‘人民至上’的答卷,以‘小切口’做好为民服务这篇‘大文章’。”东风社区党委书记、区人大代表韩尚军说道。

一杯杯暖心茶,让党群连心、邻里有爱;一次次敲门问需,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幸福答卷”;一场场民生实事评议,将“为民做主”变为“由民做主”。下一步,王家河街道将聚焦“深化、拓展、增效”,推动基层民主实践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全力构建一个更具韧性、更富活力、更可持续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环球网资讯 incentive-icons
环球网资讯
环球网,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280803文章数 27064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