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处于复苏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周期性行业股票因其高贝塔系数(Beta)属性而存在潜在投资机会。将科学的低买高卖策略与对成长型周期股的长期持有相结合,是获取超额回报的关键路径。
本刊特约 大洋/文
周期性行业股票是资本市场中典型的“高贝塔系数”资产,其业绩表现与股价波动性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这些行业包括矿业、有色金属、化工和煤炭等,公司经营业绩表现高度依赖于宏观经济增长、商品价格水平及市场的供求关系。历史数据显示,中国周期板块在经济扩张期平均涨幅达50%以上,但其股票波动率也高达 40%,显著超出大盘。这种高收益与高波动的特征,使得周期股投资成为获取阿尔法收益的关键,但也极容易使投资者陷入“追涨杀跌”的困境。
2025年,美联储降息周期有望开启,全球流动性环境趋于宽松,而中国经济进入稳增长与结构性优化的关键节点,同时中国“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基建投资和产业升级,共同推动大宗商品需求的结构性回暖。自10月开始,A股周期板块已出现集体反弹,有色金属、化工和煤炭行业股票涨幅不菲,这轮上涨正是国家政策支持、供需结构改善和市场资金流向调整的综合结果,预示着周期股可能迎来新的弹性区间。
投资周期性股票并非“赌周期”,而是把握繁荣前夜的布局时机,基于宏观锚定和纪律执行的艺术建立一套科学的投资方法。通过周期股投资“四大原则”,结合当前市场状况,投资者有望实现“低位布局、高位获利”的策略目标。
周期性行业股票投资四大原则
第一条就是时机为王,低谷布局高峰离场。周期股的“黄金窗口”往往隐藏在行业衰退周期的尾声。历史数据显示,周期板块在高峰过后,平均回调幅度达到50%以上,而在低谷时期,其涨幅却可以达到3-5倍。因此,精准把握买入和卖出的时机至关重要。买入的时机通常出现在经济指标回暖,如PMI指数回升至50以上、大宗商品库存下降20%、央行释放宽松信号等情况下;卖出的时机则通常是利润增速放缓、估值翻倍时。
比如,全国原煤产量上半年同比增长3.2%,进口量小幅下降,但下游需求受新能源替代和经济波动影响趋稳,行业盈利承压。受高库存和需求疲软拖累,上半年动力煤触及5年低点(约700元/吨),下半年在政策刺激、季节需求回暖及供给收缩合力下反弹,10月动力煤指数升至773元/吨,累计涨幅超10%。9-10月,煤炭指数累计涨幅约25%-30%,创年内新高,10月单月涨幅达18%,多达85只概念股出现涨停潮,受益于北方寒潮驱动的取暖需求激增和供给收缩,港股煤炭股同步普涨,中国神华H股(01088.HK)10月30日创历史新高。
建议投资者采用“均值回归”策略,监控商品期货市场的关键指标,在确认拐点后介入。如秦皇岛港煤炭库存低于500万吨被视为煤炭市场的一个重要警戒线或分界线,常被用作判断煤价拐点、库存低位修复以及潜在“煤荒”风险的阈值。
第二条是估值锚定,优先便宜龙头。周期股的估值容易出现情绪化波动:在低谷时期,市盈率通常会降至5-8倍,而在高峰时期,市盈率可能会飙升至30倍。因此,估值锚定的核心策略是监控股票的动态指标,如滚动市盈率(TTM PE)或企业价值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之比(EV/EBITDA)。当这些指标低于历史中位数时,便是低估买入的良好时机。
此外,投资者应优先选择具有强大护城河的龙头企业,这类公司成本较低、资源禀赋优越,能够有效缓冲市场下行带来的影响。以化工板块为例,当前整体市盈率为12倍,处于历史低位;而万华化学则通过扩张产能,锁定了成本优势,其毛利率已回升至25%。若忽视估值因素,投资者可能会买入高估的股票,而通过估值锚定,可以获得充足的安全边际。笔者认为,净资产收益率(ROE)>15%、负债率<50%的企业应当优先被当作投资选择。
第三条是仓位管理,分散对冲风险。全仓操作周期股容易出现“赚指数赔钱”的情况,尤其是在高波动的市场中。建议投资者将投资资金占比控制在总资金的30%左右,并分散投资3-5只互补的股票(例如贵金属与煤炭股),同时,设定合理的止损机制:如股价跌破20日均线,则减仓50%;或者当板块回调超过15%时,果断清仓。
此外,投资者可以利用期货空单(如动力煤期货)或防御型ETF(如消费指数ETF)来对冲风险。在地缘政治风险升温的情况下,建议将投资组合的贝塔值控制在1.2以内,这可以有效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2015-2016年熊市期间,采用分散配置的投资者平均回撤仅为20%,而重仓投资者的回撤则超过50%。
最后一条是长期视角,拥抱成长型周期股。纯粹的周期股波动性较大,但优质企业通过并购、技术升级等手段,逐渐转型为“周期受益者”。随着科技自主化浪潮的推进,周期股也开始融入人工智能和绿色转型,提高企业与股东回报。煤炭企业在布局煤制烯烃等新兴领域时,通常会获得额外成长性的收益,其周期股的高波动属性得以平滑,股票持有3-5年更可以实现更强的复利效果。
通常来说,成长型周期股的波动率比纯周期股低30%,其回报率也优于纯周期股。因此,长期持有具备成长潜力的周期股,能够在稳定的回报中减少短期波动带来的风险。
这些原则是互相支撑的,形成一个完整的投资框架。在宽松周期中,时机与估值捕捉阿尔法,仓位与企业的成长性管理投资风险,相互结合则可以提供更为稳定的投资收益。
中国神华H股的韧性成长
中国神华H股作为全球最大煤炭生产商之一,是周期性股票投资的经典案例。自2010年以来,其股价经历了多次波动。这些波动主要源自供需变化和全球煤价波动,但神华通过战略转型实现了较为稳定的成长。
2025年前三季度,神华的净利润保持稳定,得益于高股息率(8.58%)和国企改革逻辑支撑的估值修复。通过煤电联营和绿色转型,神华显著降低了盈利波动性,并实现了稳步增长。
神华近年来通过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和电力资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且通过煤电一体化布局,将电力业务的稳定现金流与煤炭业务的波动性进行有效对冲。公司还加速了绿色能源转型,并通过新技术减少煤炭生产中的碳排放。
神华的投资路径表明,周期股并非零和游戏,优质企业能够穿越行业轮动。通过低估值买入并长期持有成长型周期股,投资者能够规避短期波动,实现稳定增长。
化工煤炭板块底部回升
进入2025年11月,A股化工和煤炭板块有望企稳反弹。根据市场数据,煤炭板块指数(如中信煤炭指数)自9月底以来累计上涨约8%-10%,化工板块(申万基础化工指数)涨幅达5%-7%。这一轮回升主要得益于多重利好叠加:国内“反内卷”政策加速落地,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和产业集中度提升;《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支持产能优化和高端转型;叠加北方地区气温骤降,迎峰度冬电煤补库需求启动,下游库存回升预期强烈。整体而言,板块估值修复空间大(煤炭PB约1.2倍、化工PB约1.98倍,均处历史低位20%分位),但需警惕短期回调风险,如煤价中枢下移或全球大宗商品波动。
展望2026年,在全球流动性改善和国内结构性政策的协同驱动下,周期轮动的节奏有望加速,以化工煤炭为代表的底部企稳板块正蕴含结构性修复机遇。
再结合上文的周期股投资四大原则框架,即择时定点(Alpha捕捉)、估值锚定(安全边际)、仓位管理(Beta控制)和长期视角(成长韧性)这套系统性、纪律性的投资方法论,投资者可以有效管理周期股固有的高波动性风险,实现从“周期受困者”向“周期受益者”的转变。将科学的低买高卖策略与对成长型周期股的长期持有相结合,是获取超额回报的关键路径。在市场不确定性增强的环境中,遵循系统化原则的周期股投资,能够有效实现风险可控下的稳健增长,最终赢得长远而丰厚的投资回报。
(作者系资深投资人士。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作买卖推荐。)
本文刊于11月15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