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经济圆桌会|告别“拎马桶”,上海用“绣花功夫”书写民生答卷

0
分享至

  新华社北京11月20日电(记者郑钧天、王优玲)上海市住建委副主任、房屋管理局局长高世昀在新华社20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上海以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提升改造为抓手的城市更新工作始终围绕“人”的需求展开,从解决“如厕难”到改善整体居住环境,从保护历史文脉到打造活力空间,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舒适与尊严。

  高世昀说,上海坚持“留改拆”并举,将改善市民居住条件作为旧改的首要任务。2022年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收官后,上海重点围绕“两旧一村”攻坚战接续推进,针对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不成套旧住房以及城中村等品质较差、居民改善意愿较为强烈的房屋开展改造工作。2023年至今,上海完成约38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受益居民约1.3万户;完成约85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受益居民约2.4万户;加速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56个、受益村居民约2.2万户。

  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上海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9176台,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000余万平方米。

  在实际工作中,上海面临大量改造个案,技术难度大、协调要求高。高世昀认为,上海实践之所以成功,靠的就是“一户一策”的“绣花功夫”。

  高世昀说,上海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简单办法,而是以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多渠道的路径探索,以及“绣花”般的精细功夫,打出了一套因地制宜、多方协同的“组合拳”,创新探索出多种改造模式:一是通过统一规划+整体设计,实现民生改善与区域活力的双赢;二是通过抽户搬迁+设施微改造+保护性修缮,实现历史风貌保护和民生改善的有机结合;三是腾退更新+自愿原地回购回租等方式,既保留了社区的烟火气和生活脉络,也营造了新老居民“共生”的社会氛围。

  他表示,“十五五”时期,上海将以城市更新为抓手和内在动力,实现增进民生福祉、保护历史风貌、焕新发展空间三大目标的有机统一与动态平衡。(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新华社 incentive-icons
新华社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
627782文章数 24234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