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合肥瑶海:从自治探索到全域推广 “恒通做法”的共治升级路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年来,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以“恒通做法”为核心的基层治理实践,正给出一份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共治共享的生动答案。

变“松散型”为“堡垒型”,红色堡垒筑治理之基

恒通小区,是老军工企业的生活区。2019年,这里的老党员、老职工们开始自发探索家园自治。这套源于实践的“恒通做法”已于2024年在瑶海区全域推广,让“党建红”成为凝聚邻里、推动共治的鲜明底色。

治理效能的提升,关键在党组织。街道构建起“街道大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网络,让党的触角延伸至每个楼栋。从政策宣传到环境整治,党员身影活跃在治理一线。

“选好‘领头雁’至关重要。”七里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牧介绍,街道创设“七里学堂”,为小区党组织书记和业委会成员量身定制物业、民生、应急等实战课程,并组织外出学习,在“亮成绩、找差距”中激发动力。目前,“七里学堂”已培训500余人次,3名社区书记获评“瑶海区明星书记”。

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内生动力聚共治合力

“小区的事自己管,大家的事商量办”——这已成为七里站街道的治理共识。目前,街道30个物业管理区域实现业委会(物管委)全覆盖,党组织与业委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治理力量拧成“一股绳”。

在党组织指导下,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绿宝小区顺利完成物业交接,瑞园小区破解停车难题,恒南小区健身器材精准搬迁……芳草雅苑小区更是从“没人管”的“三无”状态,蜕变为“自己管”的自治样板,不仅引进新物业,还组建起20多人的志愿服务队。

“红色小管家”们成为民情前线的“侦察兵”。64名小管家每日走访巡查,建立户况档案。学苑社区“红色小管家”在走访中发现楼栋号牌不清,影响居民生活,上报后一周内,新标牌全部安装到位。今年,这样的“小事快办”案例已在街道发生50余起。

变“多头跑”为“一站办”,协商机制破民生难题

每周四的党群议事会,是践行“恒通做法”的核心平台。通过“线上+线下”征集议题,联合各方共商对策,并配套“53522”马上就办制度,即5分钟响应、3小时到场、5天反馈、2次回访、2天办结,确保群众呼声件件有回音。

东七社区青山路路面沉降,困扰居民出行。通过“周四来说事”平台,街道联动区农林水务局、市政部门,最终敲定“路面修复+管网升级”方案,从根源解决了难题。

学苑社区新海西苑是回迁小区,停车位紧张。同样通过党群议事会,社区党委联合物业、居民代表共商,最终通过合理规划车位、清理违规停放的举措,逐步化解了这一矛盾。今年以来,街道已召开90场议事会,成功化解80个民生痛点。

变“泛服务”为“精准化”,志愿品牌传暖心力量

今年8月,恒通社区“窗帘之约”服务对象章李梅老人身体不适,一个电话打给了社区“暖宝”幸福驿站的志愿者。“郝阿姨”郝素云和大学生志愿者立刻上门,将章老送到社区卫生服务站。

街道将“窗帘之约”作为“恒通做法”的特色服务品牌,为57名特殊老人建立“窗帘暗号”守护机制,将服务延伸至送餐理发、心理疏导、卫生清洁等领域,累计开展服务110余人次。各社区志愿者联合静安社工开展“敲门行动”10余次,为老人提供“移动医疗站”,完成家庭医生签约47名,为40名服务对象开展健康体检服务。

如今,“窗帘之约”已获评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在安徽全省推广。项目主要发起人郝素云荣获2025年“中国好人”,恒通社区被评为“2024年全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从“自治探索”到“全域推广”,“恒通做法”的升级之路,正是瑶海区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未来,这条共治共享之路将继续延伸,让居民的“关键小事”成为基层治理的“头等大事”。(邱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88636文章数 5602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