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责任审计在强化领导干部责任担当、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及反腐倡廉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应从推进机构行稳致远的高度加强高管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和工作机制,在理念、方式、方法上进行探索突破,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效,为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审计保障。
当前商业银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不足
(一)审计形式不够规范,多以离任审计为主,任中审计占比较低
目前,多数商业银行能够结合法人机构工作实际,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年度计划并有序开展审计,但也有一些商业银行仅为满足监管部门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的硬性要求而开展离任审计,还有一些商业银行对实际履职中不涉及经济责任的干部和员工也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不同程度地存在审计人员疲于应付、敷衍应对的情形,与经济责任审计初衷背离。特别是在法人机构频繁或大规模调整领导干部时,甚至出现年度内安排上百人次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内部审计部门受审计时间、审计力量不足的影响,导致审计质量不高,审计监督作用未充分发挥。
(二)审计内容不够全面,更多关注内部控制,其他内容涉及较少
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复杂、涉及面广,然而,实践中有的商业银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仅关注信贷、财务等重要业务的合规性,忽视领导干部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推动机构经营发展、落实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等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紧密相关的内容,存在人为缩小审计监督范围的情形。审计程序严重缺失和抽样代表性不强,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存在问题查找表面化、责任认定依据不充分等问题。
(三)审计评价不够客观,存在“走过场”现象,报告实用性不强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组织考察选用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但不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评价重视程度不高,未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也未能遵循“全面、客观、重要、相关、审慎”原则,审计评价的随意性突出。如一些审计人员在评价领导干部的履职业绩时,过分依赖被审计领导干部自身出具的述职报告,未对相关内容进行审计查证;部分评价内容明显带有主观色彩,不符合经济责任审计客观公正的要求;仅对领导干部日常工作进行简单罗列,缺乏必要的分析总结,甚至评价与经济责任无关事项,篇幅过长且重点不突出,与“精准画像”的目标差距甚远。
(四)审计整改不够深入,责任担当意识不强,整改效果不佳
部分商业银行审计整改工作机制不健全,问题整改标准泛化、操作性不强,致使审计人员对被审计机构问题整改落实不力缺乏评判标准,难以落实责任追究。加之,部分审计人员未能深入分析问题形成原因,审计建议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一定程度上影响问题整改效果。此外,有的内部审计部门对问题整改监督检查不到位,未及时发现被审计机构存在敷衍整改、虚假整改、拒不整改等突出问题,或是未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严重弱化;有的内部审计部门未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未就审计发现问题与业务管理部门紧密沟通,未形成监督整改合力。
提高商业银行领导干部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质效的对策
(一)完善制度体系
商业银行应立足本机构实际,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体系,为规范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办法。通过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审计评价和责任界定等,确保审计人员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避免主观臆断。二是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细则。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编制具体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和执行标准等,以提升审计工作质效,降低审计风险,增强审计权威性。三是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紧密结合银行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和履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既要突出领导干部在推动银行经营发展方面的履职表现,还要体现其在内部控制建设、风险防控和廉政建设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执行效果,以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全面性。四是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数据库。内部审计部门应当积极与组织人事部门保持沟通和协作,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对审计对象实行动态管理,为确定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和审计频次、制订经济责任审计计划提供依据。
(二)转变工作思路
商业银行应深刻认识经济责任审计本质,从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高度出发,正确理解和对待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一是从“离任审计”向“任中审计”转变。在制订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时,紧盯银行“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科学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有计划、有步骤地前移审计监督关口,进一步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推进反腐倡廉和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是从“事后监督”向“风险提示”转变。发挥“治已病、防未病”功能,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对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隐患进行深入分析和汇总。通过系统分析研判,形成涵盖风险点、制度依据、预防措施等内容的重点风险提示清单,并定期向各级领导干部发送,组织领导干部对照清单认真开展自查自纠,促进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提前预防和化解潜在风险。三是从“专项审计”向“预警监测”转变。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内部审计部门应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不断完善审计系统预警监测功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预警规则,对触发的预警信息进行排查,增强审计的及时性、连续性、动态性。
(三)做好审前准备
商业银行应树立研究型审计理念,精心编制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从源头把好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关。一是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边界。结合领导干部分工及实际履职情况,科学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既要避免过于宽泛、涵盖无关领域,也要防止以偏概全、忽略关键事项,防止出现审计缺位、越位或错位的现象。二是建立联席工作会议机制。充分发挥各业务部门职能作用,对审前调查情况共同研判风险点,提出对策建议,促进信息共享、线索共商,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审计的前瞻性和精准性。三是谋划经济责任审计程序。经济责任审计相对复杂,除了运用询问、观察、检查、函证、重新计算和分析程序等常规审计方法外,还应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分析方法,确保获取到可靠、充分的审计证据。如在检查业务及管理费用前,先集中筛查职工薪酬、低值易耗品、差旅费、咨询费、诉讼费等多个会计科目的分户账,通过计算同环比等方法锁定异常,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抽样检查,保证审计的覆盖面。四是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执行标准。通过归纳总结好经验、好方法,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模板,不仅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还可以降低审计风险。如针对通过虚增存贷款、虚增收入、虚假清收等方式粉饰经营业绩的关键风险点,可根据以往审计经验 编制制式审计工作底稿,切实保证审计质量。五是强化业务培训,围绕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各项重点内容以及审计工作 的薄弱环节,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从为何审、审什么、怎么审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让审计人员全面了解审计重点、方法和思路,切实解决审计难题,增强培训效果。如针对“审计对象所在机 构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情况”,应重点关注被审计机构是否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强调既要关注相关指标是否达标,也要充分了解被审计机构在推动工作中的具体做法,充分运用谈话、观察、检查、询问、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方法,围绕被审计机构的组织架构、经营计划、方案制定、系统建设、产品研发、营销走访、过程跟踪、监督检查、奖惩机制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检查,重点关注相关业务的合规性、效益性以及风险情况,确保在全面了解业务本身及相关原因、影响和结果的情况下,客观反映审计对象存在的问题和应负责任。
(四)提高评价质量
商业银行应准确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职情况。一是客观界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如在审计领导干部贯彻执行重大决策部署情况时,不能简单依据贯彻执行结果确认问题,还应详细梳理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背景、过程、性质、产生的后果,以及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发挥的作用。通过深入、缜密分析,准确判断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为后续审计评价和责任追究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二是聚焦领导干部的履职亮点,清晰反映领导干部的实际表现,避免评价内容陷入“千人一面”的局面。评价时应注重量化指标的使用,以定量评价为主,同时辅以定性评价,重点关注领导干部所任职机构的主要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数据的变动情况,包括资产负债规模、存贷款业务、利润收入、不良资产压降情况等。同时,坚持纵向对比与横向对比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将领导干部任职初期取得的经营成果与审计时的情况进行纵向对比。通过趋势分析,客观反映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履职贡献度;另一方面,将领导干部的考核情况与同职级人员进行横向对比,通过水平比较客观,评价领导干部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加强过程管控
商业银行应牢固树立“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的理念,严格把控审计过程,让审计质量控制意识融入审计实施每个环节和细节。一是执行审计质量三级把关。实施审计组主审复核、审计组组长审核、质量审理中心审理三级联动,拧紧责任链条,促进审计工作流程各环节各司其职、高效协同,确保审计流程透明、审计结果可靠,以规避审计风险。二是优化审理工作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审理权限和工作程序,全面落实审理责任,实施规范审理;建立审理台账,对每个审计项目的审理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确保审理工作可追溯、可检查;强化流程审理,切实把好程序关、证据关、处理关,提出科学审理意见;强化成果审理,对审计事实的准确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定性的恰当性、审计处理的合法性以及审计建议的可行性等进行严格审核。三是强化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听取审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重大问题,及时组织召开审理会议,邀请业务骨干进行集体讨论,确保审理意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跟踪检查审理意见采纳情况和落实情况,确保审理意见落实到位,切实发挥审理工作对审计质量控制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六)强化结果运用
商业银行应坚持从严从实、标本兼治,做实做细经济责任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一是压紧压实整改责任,要求责任单位“一把手”坚决扛起审计整改政治责任,把审计整改工作纳入重要跟踪督办事项,亲自安排部署、亲自跟踪督办、亲自抓好落实;持续督促责任单位严格按照“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问题整改工作;对整改结果从严把关,严肃查处虚假整改或拒不整改的行为,通过约谈、通报等方式形成震慑力,确保条条整改、件件落实。二是坚持审计问题整改一盘棋,强化内部审计部门与业务条线部门的贯通协同,形成审计问题整改合力,共同推动被审计机构落实整改。通过全面梳理典型性和普遍性问题,深入研究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和制度性漏洞,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和促进 改革。三是建立健全监督问责机制,从源头上杜绝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屡审屡犯。对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从严从重从快问责,确保责任追究力度和效果。同时,定期开展审计案例警示教育,真正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形成“不敢违规、不能违规、不想违规”的长效机制。
作者:徐林
单位:辽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审计观察微信公众号
编辑:孙哲
目前190000+人已关注我们,您还等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