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网络平台上出现了一些法律咨询公司,以“专业律师团队”名义开展法律咨询服务业务,进行虚假宣传、虚假承诺,误导消费者。对此,哈尔滨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提高警惕,选择资质合规的法律服务专业机构,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自2024年1月起至今,市消协共收到相关类型投诉141件,涉及消费金额达26.9万元。例如,消费者李某被“代为讨要游戏充值费”承诺吸引,支付2860元后发现根本没人为其代理案件,连相关诉讼文书都没有写,多次微信沟通后商家失联,陷入维权困境。此类投诉在消协调查过程中要求经营者提供和查验其资质等相关信息时,往往以各种理由推诿,直接挂断电话或拉黑,有的承诺“全权代理”的只收钱不办事,对消费者要求退费的诉求更是一律不回复,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
一些从事法律咨询服务的经营者多在网络平台上以“法律服务中心”“法务公司”等名称招揽业务,其工作人员多数在学历上、以往工作经历上缺少或根本不具备法律服务经验,个别机构人员还虚构专业背景,冒充律师对外宣称具有法律执业资格,甚至开展代理诉讼业务等超范围经营行为。或通过短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进行“100%胜诉”“3天追回欠款”等虚假夸大的宣传,诱导消费者支付高额服务费。
对此,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部分经营者以“低价引流”方式吸引消费者,哄骗消费者签订协议并急速催费,这些公司收费大都“随心要价”,随性搭配服务项目,价格在200元至上万元不等。收款方式多是个人微信或支付宝转账,没有正规发票。消费者如遇此情况,要及时保存广告截图、付款凭证等证据,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建议消费者在遇到法律方面的问题时,优先通过公共法律援助中心、12348援助热线、消费者协会及相关行政部门等正规渠道获取帮助。可通过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https://credit.acla.org.cn/)核查律师及律所资质,避免“假律师”欺诈,切勿轻信经营者不切实际的虚假承诺,降低消费风险。
![]()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李佳琪
编辑:刘奕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