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财帝
南极的冰原上,俞敏洪写下一封致员工的信。他描绘着冰川的壮丽,诉说着探险的感悟,试图将极地的精神力量传递给屏幕另一端的团队。
然而,这封充满理想主义的信件,在某些社交平台上收获的不是感动,而是年轻的员工们用戏谑表情包堆砌起的讽刺。
这一幕,构成了2025年中国企业管理史上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切片。一位是带领教培巨头在政策飓风中成功转型的传奇企业家,一群是在直播间里创造百亿营收的新生代员工。
南极与直播间,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两套话语体系在同一时空交错,却难以共鸣。
![]()
一、断裂的语境:当“英雄叙事”遭遇“微观个体”
俞敏洪的南极来信,延续着他这一代企业家的精神传统。
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企业家,习惯于用“英雄叙事”来凝聚团队。王石登顶珠峰、张朝阳横渡海峡,都是在用极限挑战来诠释企业精神。这种叙事在企业发展期极具感染力——领导者以身作则,将冒险精神、坚韧品格注入组织基因。
然而,在东方甄选的直播间里,主角已不再是攀登珠峰的英雄,而是解读诗词的董宇辉们。新生代员工生活在一个“去魅化”的时代,他们更关注具体而微的个体感受:薪资是否公平、晋升是否透明、工作是否有成就感。当老板从南极发来冰雪感悟时,他们可能在计算这个月的KPI还差多少。
这种断裂,本质上是一场代际价值观的碰撞。60后的俞敏洪信奉“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希望通过极地体验传递坚持的力量;而90后、00后员工更认同“活在当下、及时行乐”,对宏大叙事保持本能的距离感。
二、东方甄选的成功悖论:平台化与去俞敏洪化
东方甄选的转型成功,恰恰加剧了这种断裂。
在教培时代,新东方的成功与俞敏洪的个人魅力密不可分。他的励志故事、演讲才华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但在直播电商时代,东方甄选的成功更多依赖于平台机制与个人IP的分离——董宇辉、顿顿等主播成为新的流量入口,企业的价值创造从“个人英雄主义”转向“系统化运营”。
这造就了一个有趣的悖论:俞敏洪依然是企业的精神领袖,但日常的业务运行已不再需要他事必躬亲。当他试图用传统方式施加影响力时,反而显得与现有的业务模式有些疏离。
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组织架构层面。直播电商是高度标准化、流程化的行业,从选品、运营到售后,每个环节都可量化考核。在这种环境下,员工更期待的是清晰的规则、公平的分配,而非充满不确定性的精神激励。
三、管理哲学的迭代:从“造神”到“共建”
南极来信事件,折射出中国企业管理哲学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第一代企业家多奉行“家长式领导”,将企业视为家庭的延伸。他们习惯于为员工规划人生道路,用个人经历作为教材。这种模式在物质匮乏时期效果显著,但在物质丰裕时代却面临挑战——年轻人不再需要“精神父亲”,他们渴望平等的对话伙伴。
与此同时,企业的成功逻辑也在发生变化。传统制造业依赖领袖的远见与决断,而互联网经济更强调组织的敏捷与创新。在直播间里,一个主播的临场发挥可能创造千万销量,这种“去中心化”的创造力,对威权式管理提出了天然挑战。
华为任正非曾说:“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炮火。”这句话在直播电商时代得到了最极致的体现——真正创造价值的,是那些直面消费者的主播和运营,而非远在南极的老板。
四、寻找新的共鸣:在断裂处重建连接
断裂已然出现,但并不意味着无法弥合。
企业家需要重新思考激励的方式。在基本生存需求已普遍满足的当下,新生代员工更看重尊重、成长与自我实现。他们不需要被说教,但渴望被理解;不期待英雄,但向往共鸣。
具体而言,企业可以从三个维度重建连接:
首先是话语体系的革新。 放弃高高在上的说教,学会用平等的姿态对话。与其分享南极见闻,不如聊聊某个爆款视频背后的创作故事。
其次是激励机制的优化。 将企业愿景转化为员工可感知的具体利益。东方甄选推出的股权激励计划,就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尝试。
最重要的是组织文化的重构。 从“领袖驱动”转向“价值驱动”,让每个员工都能在组织中找到自己的意义所在。优秀的文化不是靠一封信塑造的,而是在日常的每一次协作、每一个决策中慢慢沉淀的。
南极的冰雪依旧纯净,直播间的灯光依然明亮。
俞敏洪与年轻员工之间的这次小小摩擦,恰是中国企业进化路上的一个注脚。它告诉我们,没有永恒的管理模式,只有不断进化的组织形态。
伟大的企业不是没有代沟,而是懂得在代沟之上架设桥梁。当老一辈企业家的坚韧遇见新一代员工的灵动,或许能碰撞出这个时代最动人的商业交响。
断裂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断裂处停止对话。
南极来信的价值,不在于它获得了多少掌声,而在于它开启了一场关于代际、管理与价值的必要讨论。而这,正是所有进步的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