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淦胜
2025年11月17日,走进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七里坪乡后坪村香菇种植基地,一排排标准化钢架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温润的菌香扑面而来,圆润饱满的香菇如朵朵小伞破棒而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修剪,一筐筐新鲜香菇被装车待运,即将发往各地市场,一幅“菌香满园、产销两旺”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
采摘香菇贾淦胜 摄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七里坪乡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将香菇种植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的核心产业,精准施策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通过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建成占地100余亩的现代化香菇种植基地,配套建设208个自动化出菇棚、35个发菌棚及智能烘干设备,实现水、电、路全贯通,为产业发展筑牢硬件根基。基地创新采用“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盘活闲置土地,由合作社统一提供菌棒、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服务,形成从菌棒培育到市场销售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让种植户省心省力稳增收。
“在家门口务工,一天能挣100多块,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比外出打工舒心多了!”正在分拣香菇的村民宋玉先说。她已经在基地工作三年多,每月稳定收入两千余元,像她这样的“产业工人”在基地还有60余人。基地不仅为周边村民提供了长期就业岗位,更通过利益联结机制让村集体与农户共享发展红利。如今,七里坪乡年均种植香菇达900万袋,约占内乡县种植规模的五分之一,直接带动6000余名农民就业,人均年增收4000元,小小香菇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致富密码”。
“今年我们种植了30万袋香菇,头茬菇达到一斤左右,价格在3元至3.5元,头茬香菇产值能达到90万元,还能种三茬,加上干香菇、花菇市场行情向好,全年产值预估在200万元左右。”基地负责人耿新恒信心满满地介绍。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七里坪乡还注重技术赋能,邀请专业技术人员长期驻点指导,传授温度湿度调控、病虫防控等关键技术,保障香菇品质与产量。下一步,七里坪乡将继续引进香菇新品种、研发种植新技术,积极招引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后坪香菇”特色品牌,让菌香飘得更远、村民赚得更多,让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云上内乡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