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男生小郑做了一件特别的事,周末他谁也没告诉,自己打车回到十几里外的老家,执意要把爷爷奶奶接来城里过冬。
原来他看了天气预报,知道后天要降温到零下,担心老人烧煤炉取暖不安全。
![]()
在济宁工作的郑先生说起这事还很感慨,住校的儿子周五回来就提过接老人的事,他觉得周一再去也不迟,没想到周六一早,孩子悄悄出了门,直接打车回了老家,等女儿发来消息时,儿子已经陪着爷爷奶奶站在家门口了。
郑家有三间卧室,可每次老人来过冬,男孩都会把自己的房间让出来,他在客厅搭个简易床,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好几年,这份体贴源于童年时光,那时他们在农村大院一起生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
现在虽然搬到了城郊,离老家不算远,但老人总怕打扰孩子生活,往往要等到数九寒天才肯来住几天,这次没等大人安排,孙子已经抢先一步完成了这件事。
从城郊到老家的路,少年选择打车往返,这个决定很果断,他心里装着对爷爷奶奶的牵挂,煤气中毒的新闻时有发生,他不想让家人冒这个险。
![]()
郑先生把这段经历分享到网上,引来众多网友点赞,有人说,能这么体贴的孩子,一定是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的,还有人觉得,正因为是孙子亲自去接,老人才会这么爽快地答应进城,这份隔代亲情,给这个冬天增添了浓浓的暖意。
天气转冷,很多家庭开始为老人过冬做准备,年轻人对长辈的关爱,常常体现在这样的实际行动中,就像小郑这样,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爷爷奶奶的关心。
![]()
城乡取暖条件确实存在差异,城市集中供暖普及的同时,不少农村老人还在使用传统取暖方式,这种情况更需要晚辈多留心,提前为老人做好安排。
爱的表达其实不需要等待最好的时机,及时的行动,往往比完美的计划更让人感到温暖,安全问题上,确实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
看了郑先生分享的这件事,评论区里一下就热闹起来了,大家纷纷为这个17岁小伙子的行动力点赞。
“这孩子心里有秤,懂得掂量轻重,爷爷奶奶的安全比什么都重要,铺床麻烦点算啥?这娃的行动力,给很多大人上了一课。”
“注意细节了吗?孩子是住校的,一周就回家那么一两天,他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在家舒舒服服休息,但他却愿意把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用来奔波接爷爷奶奶,还把舒服的卧室让出来,自己睡客厅,这份心意,特别纯粹可贵。”
“为什么孙子出马特别灵?我猜啊,老人总是心疼儿子,怕给他添麻烦,但孙子亲自去接,爷爷奶奶心里光是高兴和欣慰了,哪还舍得拒绝?这大概就是隔代亲的魅力所在。”
“能教育出这么懂事、有担当的孩子,本身就是父母最大的成功,这证明家里的家风正,父母平时对老人的好,孩子都看在眼里,学在心里。”
您家里有没有类似的温馨故事?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天气,您为老人准备了哪些过冬措施?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验和心得。
信源:大河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