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为宣传开明慈善基金会“尊师重教”项目中的先进事迹与育人故事,基金会开展对优秀校长、老师的系列访谈活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民进会员、贵阳市白云兴农中学校长蒲邦顺的故事。
![]()

为兴旺农村教育而办学

1993年8月8日,已经52岁的蒲邦顺,放弃公办学校副校长的“铁饭碗”,在贵州省一座简陋的农家小院里创立了兴农中学。
那时的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出生在四川偏僻的农村,小时候在求学的道路上,因经济困难而遇到的种种窘迫情景至今不能忘怀。历尽千辛万苦,我终于读完了大学……而今又办了这所学校。我想用我微薄的力量,扶一把与我的青少年时期有着相同命运的农村孩子。”

最开始是最困难的时候,老师们到最贫困的乡镇去,挨家挨户动员辍学在家的农村孩子来上学。蒲邦顺喊出“你们养好猪,我们教好书,共同努力改变孩子命运”的口号,唤起农民送子女求学的意愿。
农民可以用土豆、辣椒等农副品按当天最好市价抵交学费。孤儿及特困学生,学校为其减免一切费用。
首届校友杨连富是个孤儿,自小吃百家饭长大,中考的失败后,他本想南下打工。听到兴农中学免费招生的消息时,杨连富觉得他的生命里、他的眼前好像突然打开了一扇窗。
“那个瞬间,我一辈子也难以忘记。”他说。
小院条件艰苦,外面下大雨教室下小雨;没有食堂只能露天就餐;四十几个学生同住一个宿舍。学生全部是附近村庄的中考落榜生,除了想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没有其他渴求。
![]()
老师用心教,学生勤奋学。第一届 43名学生中有41名考上了中专。那时的中专,含金量堪比如今的‘985‘211’院校!农家小院集体“跳农门”,打响了“兴农”名号。
![]()
▲ 一起为困境师生献爱心

尊重每一个学生

蒲邦顺从为农民子弟办学的初心出发,走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捧回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如今的兴农中学已成为贵州省办学规模最大的非营利性民办高中之一,多次被评为省、市先进民办学校,被誉为“贵州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从兴农中学毕业的学生超过5万人……
2008年,时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到兴农中学调研后,用“爱永远会赢”这几个字来赞扬其办学精神。
蒲邦顺说:“花开有早晚,种子发芽有先后,孩子的成长同样如此。兴农中学的成功之道在于关注中等生的教育!”
![]()
“当年我本来是没有机会的。”04届校友方腊当初中考不足300分,被多所学校拒收,几经辗转来到兴农。“这里的老师对我们成绩不好的学生不离不弃,充分尊重、鼓励我们,针对性地帮助我们补齐短板,激发了我们自发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方腊后来考入四川大学,如今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对蒲校长感情至深,每年春节都会回学校看望蒲校长和老师,这一举动在校友间已然形成一个传统。
![]()
还有许多像方腊一样的孩子和兴农中学相遇后,昂首挺胸走向更开阔的人生。蒲邦顺说,中等生是公民的大多数,教好一个学生,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教育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和重点录取率,兴农中学早在多年前便摒弃了唯成绩论,独创“三比”评价体系。该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重视其行为习惯的转变、道德品质的提升以及学业成绩的相对进步。
![]()
所有就读过兴农中学学生的名字,被永久刻在50个青铜大鼎上。我把你的名字刻在鼎上,你把伟大祖国刻在心中。刻在鼎上的是对学生的同等尊重,是对教育公平的不懈追求,是让学生将家国情怀铭记于心。
![]()
“ 我今年刚好从事教育 60年,教育应回归公益性,要培养对国家有感情,有人有感情的人。以金钱、物质奖励培养出的学生可能充满功利心,难以成长为懂得感恩、回馈社会的有用之才。说到底,教育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蒲邦顺神色忧虑,语气却坚定有力。
![]()
▲ 一起为困境师生献爱心

72岁再出发,赴独山扶贫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3年,时年72岁的蒲邦顺响应国家教育扶贫的号召,来到当时的独山县民族中学,他拒绝了高额年薪和派遣老师的方案,而是将所有本地的老师召集起来。
蒲邦顺说:“我相信我们独山的老师,能办好独山的教育。”
![]()
▲独山兴农中学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独山县兴农中学的教师。在那之前,老师们从未感受过这样的信任——贫困地区以高薪或各种优惠条件引进名师、名校长是教育扶贫最常见的方式。
一时间,台下独山老师们“不要老师!我们要自己干!”的呼声一浪盖过一浪,看到老师们激动的样子,蒲邦顺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教育扶贫不应该是派老师去给学生讲点课或者捐点图书,而是要从根本上挖掘出本地教师的潜力。”
独山县兴农中学与贵阳市白云兴农中学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进行“无缝对接”,共享贵阳市的优质教育资源。
![]()
▲独山兴农中学的学生
12年,独山县兴农中学为独山县培养8600余名二本(占毕业生的90%)以上学生,一本3000余名人,211大学1400余人,清华、北大16人,其中70%的学生来自农村。
2024年,蒲邦顺将独山兴农中学无偿移交给独山县,兑现了“不带走一草一木,不索取一分一文”的承诺。
![]()
▲ 一起为困境师生献爱心

自己改变命运,还不忘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据不完全统计,兴农中学已累计为农村学子减免学费近亿元。2024年,开明慈善基金会携手“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的兴农学子,成立“兴农中学校友爱心接力”项目,今天我扶你,明天你助人,将大爱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的农村孩子走出大山,实现梦想。

正如首届校友赵晶所言:“我愿意用我微薄的力量,去帮助需要的人,希望他们能像我一样,有这样的机会去改变命运。”

30年来,这场爱心接力从未停歇
爱永远会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