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块。这可能是最新碰瓷的起步价。
你以为装个行车记录仪就安全了?天真。现在的碰瓷已经进化了,不是那种老掉牙的往车前一躺。专业团队,精心策划,大数据分析你的行车轨迹。
重庆那个出租车司机罗某,两年时间制造了50多起”意外事故”。什么概念?平均半个月就要”遭遇”一次倒霉。5.4万的进账,现在被判了一年十个月。但你想想,在他被抓之前,有多少无辜车主被坑了?
变道让直行
这是他们最爱用的套路。利用交通规则的模糊地带,制造”合理”的碰撞。你开车变道,他直行撞上来。按理说你全责,但实际上人家早就算好了时机、角度、力度。
![]()
浙江慈溪更狠。保险诈骗团伙,30多辆车,高频次”倒霉”。其中一个网约车司机李某,半年42次事故。这什么概念?平均4天就要撞一次。你说巧不巧?
汽修厂可能就是幕后黑手。给”演员”发好处费,专门招揽人员制造事故。小额支出,不容易被发现。钱不多,但架不住量大。
更绝的是北京那个六旬老头。骑共享单车专门撞机动车,8个月时间骗了25个人,4.6万块。一个词:专业。
共享单车碰瓷
这招特别损。老头骑车故意撞你车,然后倒地不起。你说怎么办?报保险?人家要私了。不私了?老人家岁数大了,你于心何忍。八千、一万,息事宁人吧。
关键是,就算你有行车记录仪也没用。人家碰的就是真的,伤也是真的受了。你能说什么?说人家故意的?证据呢?
![]()
现在的碰瓷团伙,运作模式已经相当成熟。早晚高峰,偏僻路段,提前跟踪目标车辆。不是随机碰瓷,是精准打击。
大数据时代,连碰瓷都用上了算法。分析你的行车路线,预判你的行为习惯,计算最佳”相遇”时机。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了犯罪方式。
防不胜防?
交警部门现在也在用大数据反击。建立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数据分析模型,完善碰瓷案件预警机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下一步会想出什么新招。
法院判决很明确:碰瓷不仅是不诚信,更是违法犯罪。但问题是,等你发现被骗了,钱已经给了,人已经跑了。事后诸葛亮有什么用?
我的建议很简单:别轻易私了。不管对方说得多可怜,不管现场有多少人围观,不管他们如何催促你赶紧解决。报警,走程序,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
是,可能会耽误时间。是,可能会很麻烦。但总比被骗八千一万要好吧?
![]()
时代变了,连骗子都在与时俱进。你还在用老眼光看新问题,那就只能当韭菜被割。八千起步的碰瓷,你玩得起吗?
最后说一句:小心驶得万年船。这年头,谨慎一点总没错。
#全民说车—汽车内容创作季##遵守交规 文明出行##路遇碰瓷的老人你怎么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