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至16日,HIAF 2025(Horizon International Art Fair)国际艺术博览会于上海西岸美高梅酒店隆重揭幕。作为今年上海艺术季的重要组成部分,HIAF 与 ART021、West Bund Art & Design 同期亮相,在城市艺术能量最集中的十一月,为公众带来一场跨文化、多媒介、跨领域的当代艺术盛会。本次艺博会位于上海西岸美高梅酒店 51、52 层(云锦路 688 号),凭借酒店独有的私密空间、城市高空视野以及灵活场景布置,为艺术呈现创造了介于日常生活与专业展示之间的沉浸式体验。
![]()
作为主办方,Art Horizon 将 HIAF 2025 定位为一个“跨越国界与类型的创造力与灵感交汇平台”。在全球化背景下,HIAF 更强调亚洲艺术在国际语境中的能见度与对话能力,通过邀请来自中国、韩国、马来西亚、日本、俄罗斯、法国等地区的画廊、艺术家与策展团队,使此次博览会形成兼具地域多样性与内容深度的艺术生态。
![]()
展会涵盖绘画、雕塑、装置、纸本、影像、光影实验与跨媒介项目,呈现亚洲当代艺术在结构、语言与思想上的最新趋势。与此同时,HIAF 也特别重视青年艺术力量,以支持新兴艺术机构、独立艺术平台与跨学科创作者作为其策展理念的一部分,让更多正在生成中的艺术语言被国际观众、专业人士与藏家看到。
![]()
本届 HIAF 的参展画廊矩阵横跨两个楼层,形成多样化的国际组合:从深耕韩国艺术生态的 WAS Gallery、AG Gallery、K.M. ART LAB,到以跨媒介玩具美学著称的 Crazy Lab;从专注视觉质感与细腻叙事的 EBI ART,到位于纽约,聚焦当代亚洲艺术语境的 Asian Art Contemporary,再到探索光影结构的 LUMINATORS,它们共同构成了此次展会中最具代表性的国际视野与实验能量。
![]()
这些画廊不仅呈现了各自的艺术方向,也构成了 HIAF 2025 的精神核心:跨文化的对话机制、青年艺术的活力、材料语言的创新,以及在酒店空间中展开的当代视觉叙事。
Was Gallery(瓦斯画廊)
WAS Gallery 以其连接亚洲与国际艺术市场的方向呈现出兼具现代性与实验性的当代面貌。作为成立于上海、深度关注韩国艺术发展的平台,画廊长期通过展览合作与跨文化项目推动东亚当代艺术的国际传播。本次展出作品由三位艺术家构成互相关联的视觉呈现:权赫以大尺幅丙烯营造饱含象征性的视觉力量;朱泰錫以跳跃的色块与节奏化构图探讨自然与心象的对应;李敦娥则以光栅版画结合历史纹理与光学影像,呈现文化记忆在视觉层面的延续。作品在材料与叙事上形成互文,使展位呈现出跨文化视角下对韩国当代艺术的整体性表达。
EBI ART
EBI ART 以其注重细腻材质语言与跨文化创作理念的展呈方式呈现出克制而富触感的当代面貌。作为于纽约成立、秉持“人人皆为艺术”理念的画廊,机构长期支持专业与新锐创作者,在亚美文化交流中推动多元视觉实践。本次展出的艺术家阵容包括金森正树(Masaki Kanamori)、松枝悠希(Yuki Matsueda)、岛内美佳(Mika Shimauchi)等,他们以多样媒材探索节奏、能量与视觉感知:石川美奈子以丙烯版绘制的《波长·共振5!_068》系列呈现光与形态的律动;松枝悠希的《安全出口400—上海版 I》以 LED、亚克力与木材构成富有都市象征性的立体装置;其他艺术家则通过纸本、综合材料等呈现极具日本当代绘画特色的细腻观感。作品在材料、色调与结构上形成统一的视觉节奏,使展位呈现出兼具质感、文化延展与当代观察的艺术语境。
AG Gallery(AG画廊)
AG Gallery 以其立足韩国、支持青年艺术家的文化使命呈现多媒介交汇的当代面貌。作为由安国文化财团运营的非营利平台,画廊长期通过征件展、跨学科合作与艺术教育推动新兴艺术生态的发展。本次展出作品由多位艺术家构成层次丰富的视觉矩阵:李柱娟以抽象线条与色块构筑心理空间;金基太则以水墨融入寓言结构,形成新的叙事方式。作品在情绪、空间与文化符号的交织中互相回应,使展位呈现出开放、多元且具思辨性的青年艺术景观。
Crazy Lab
Crazy Lab 以其跨越玩具文化与当代艺术的创作方式呈现出轻盈、幽默且具流行视觉的当代面貌。作为由马来西亚艺术家 James Lee(Jimsee)打造的创意工作室,画廊长期以咖啡媒材、日常语汇与潮流符号探索年轻文化的视觉表达。本次展出作品以充满趣味性的图像与语言展开:作品通过咖啡渍、文字幽默与拟态化角色表达生活中的情绪与节奏,以跨界方式将设计、美学与艺术经验融合。整体展呈既轻松又富创造力,使展位成为观众与艺术产生即时共鸣的开放空间。
K.M. ART LAB(KM造型研究所)
K.M. ART LAB 以其专注雕塑语言与材料实验的研究方向呈现出结构性与情感性并行的当代面貌。作为由艺术家金庚民创立的工作室,机构长期以“形态—材质—能量”作为核心切入点,推动雕塑在当代语境中的多重延展。本次展出艺术家包括金庚民、权治圭、朴赞傑、金炳鎭与李成玉,他们以金属、树脂与复合材料发展出不同的视觉结构:金庚民透过流线造型与光泽表面探讨身体感的延伸;朴赞傑以重量结构与锐利切面构成力量感与张力;金炳鎭与李成玉则以几何构成与材料叠加表达空间中的能量流动。作品在造型、材质处理与叙事方向上形成互文,使展位呈现出具有研究性、实验性与未来感的雕塑现场。
LUMINATORS(律弥工作室)
LUMINATORS 以其围绕光影、能量与材料互动的创作方式呈现出富有未来感的当代视觉语境。作为一家来自上海的创意工作室,他们以多元文化视角连接艺术、策展、写作与项目规划。本次展出艺术家包括傅至雅(Jessica Fu)、布莱兹·施瓦茨(Blaise Schwartz)与吴鼎。其中,Blaise Schwartz 的作品《欧洲,蜗牛,蝙蝠》以木板油画描绘象征性场景,在平静色调中呈现跨文化奇想;其他作品则通过光的折射、材质表面的反射与几何结构的组合,形成沉浸且具有能量流动感的观看体验。整体展位在光影语言的层层推进中构建出开放的感知空间。
Asian Art Contemporary(亚洲艺术当代)
Asian Art Contemporary以其专注亚洲青年艺术的国际化视角呈现出鲜明的当代面貌。作为总部位于纽约的艺术平台,画廊长期通过展览、访谈与策展合作推动跨文化交流,关注亚洲艺术在全球语境中的多元发展。本次展出作品由三位艺术家构成独立又互文的视觉叙事:王昶以卡纸与马克笔探讨日常中的秩序结构;王敬宜以柔韧绿色与油彩描绘自然在都市情绪中的投射;子朴以木板油画回应数码影像时代的“生图”逻辑。三件作品在材料、构图与主题上交叉出当代视觉文化的思考,使展位呈现出鲜明的跨文化与时代感视野。
![]()
HIAF 2025 不仅是一次酒店艺博会的突破实践,更致力于成为亚洲文化互联的桥梁。它在上海艺术季的全球关注度中,为韩国、中国及亚洲地区的艺术创作者提供新的国际舞台,也向公众展示艺术如何在当代生活方式中呈现新的可能。
![]()
![]()
![]()
随着多国画廊、机构和艺术家的积极参与,HIAF 正在逐渐形成其独特的文化定位——在艺术、生活与跨文化交流的交汇处,打造一个真正开放且富有活力的“地平线”。
撰文:陆佳宁,亚洲艺术当代
图片致谢:主办方Art Horizo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