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用艺术点亮特殊儿童“漫天星空”!山东邹城创新推行“艺童益行”帮扶计划成效显著

0
分享至


“艺童益行”童声合唱团参加“世界赠予我的”盛夏专场音乐会/邹城市残联供图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南 北京报道

从专业剧院舞台上的放声歌唱,到亲手制作非遗作品获得认可;从沉默寡言到自信交流……这些温暖的转变,正在山东邹城的一群特殊儿童身上悄然发生。

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在这一精神指引下,2023年6月,“艺童益行”残障儿童帮扶计划在全国唯一试点山东邹城启动,该计划通过系统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服务供给、推动成果转化,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邹城特色的特殊儿童关爱服务新路径,有效促进了特殊儿童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融入。2025年10月,试点顺利通过验收,形成了一套可复制、有温度的特殊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看见,每一颗星星都拥有发光的权利。”邹城市残联工作人员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该计划以帮助残障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将艺术兴趣培养作为媒介,构建“四位一体”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守护体系,以此推动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教育资源投入助残服务,引导残障儿童在艺术熏陶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持续增强其身体康复与社会适应能力。

汇聚合力,让星光可及

任何一个项目的可持续推进,都离不开坚实的资源支撑。邹城市残联在项目启动之初,便注重搭建全面共助平台,汇聚优质资源,为“艺童益行”计划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项目通过联合邹城市妇女儿童康复中心、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等7家单位,成立了“艺童益行”特殊青少年文化艺术中心,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该中心已获评“第六批全国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济宁市儿童友好试点实践基地、项目和单元”等多项荣誉。

在人才建设上,项目一方面广泛招募具备文艺专长的社会志愿者与热心人士加入,另一方面邀请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权威机构专家,为专业技能人才开展专题培训。目前已吸纳各层次专业人才30人,其中社会志愿者、热心人士11人,培训专业技能人才30人。



山东省康复研究中心专家在邹城市开展残疾儿童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邹城市残联供图

此外,邹城市残联积极联动市青少年宫、保利剧院、天河科技等十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通过举办慈善义卖、入企募捐等活动筹措资金,并借助合作单位完备的教学设施和雄厚的师资力量补充场地与资源,有效破解了资金与场地瓶颈,为项目注入持续活力。

精准服务,让梦想花开

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如何将服务精准送达每一个孩子,并切实促进他们的成长和社会融入,成为关键。

据邹城市残联介绍,项目对全市1782名特殊儿童进行兴趣摸底,为其中559名有艺术潜力的孩子建立“一人一案”个性化档案,配套定制化培养方案,并组建60人专业教师团队,按“1名教师对接3至10名儿童”的小班化模式开展绘画、声乐、舞蹈等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专题培训80期,不少孩子实现了从不敢开口到勇敢登台,从封闭自我到乐于交流的飞跃。

服务的成效需要展示的舞台。今年7月,“艺童益行”合唱团的6名特殊儿童站上了孟子大剧院的专业舞台,在“世界赠予我的”盛夏专场音乐会中精彩亮相。这样的高光时刻并非孤例,记者了解获悉,项目已累计组织文艺汇演、绘画海选、特殊运动会等活动16场,服务儿童1706人次,真正为孩子们搭建起展示才华、共享生活的多元平台。


在康复与教育融合方面,邹城创新的“残联+医院”模式成效显著,不仅开展“物理治疗对残疾儿童早期干预运动功能改善的效果”“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沟通和语言训练”“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孤独症患儿语言交流的改善”课题研究3项,实施了肢残矫治、人工耳蜗植入等手术救助项目86例,成功帮助7名残障儿童回归正常生活、44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提升。通过推进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试点,为122名发育迟缓儿童提供干预服务,其中85名已回归家庭并随班就读,实现融合服务与精准帮扶的双向促进。

赋能未来,让希望启程

将艺术潜能转化为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在营造包容友好社会环境的同时,托举特殊儿童的成长未来,正是“艺童益行”计划的深层价值所在。

项目积极探索“艺术+就业”的转化路径,依托“如康家园”这一助残阵地,以“艺术赋能就业”为抓手,创建了两处“文创工坊”,帮助160余名适龄残障儿童创作、义卖景泰蓝掐丝珐琅画、木雕等非遗作品,让他们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多价值,从接受社会救济的被供养者,转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社会服务的提供者、邹鲁文化的传承者和宣传者。


在机制层面,邹城创新构建了“康复、学习、生活”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将艺术潜能开发课程有机融入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等定点康复机构日常康复计划,实现了“康复训练有艺术温度,艺术学习有康复效果”,助力市人民医院获评省级规范化定点康复机构。

“艺童益行”不仅是一次帮扶实践,更是一场关于生命价值的重塑。项目通过常态化组织特殊儿童走进社区举办公益演出、参与环保宣传,不断增强社会理解与尊重。今年9月,一场由友爱康复中心与三里营社区联合举办的残障儿童公益演出,就吸引了超过150名居民驻足观看。掌声与笑容之间,社会的隔阂悄然消融,包容友好的社会风尚日益浓厚。

从康复到学习,从潜能发掘到社会认可,邹城用艺术为特殊儿童打开了一扇窗,也让整座城市因此更加温暖、包容。正如项目所坚信的,“帮扶”不只是教授技能,更是播种希望。这条用艺术点亮“漫天星空”的道路,正在齐鲁大地上绽放出温暖而坚定的光芒。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华夏时报 incentive-icons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由华夏时报社运营。
79813文章数 2830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