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林默?你也来了?这些年在哪儿高就啊?”
张建国主任站在校门口,看着从国产车里下来的我,眼神里写满了不以为然。
他手里拿着校友会签到表,目光却不由自主地瞟向停车场那辆崭新的宝马X5。
“在外面做点小生意。”我提着超市买的水果礼盒,老实地回答。
“做生意啊……”张主任拖长了声音,上下打量着我那身三百块的休闲装,“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小本生意不好做吧?当年你成绩也还行,要是听我的话考个公务员,现在也稳定了。”
他说着,挥手让我把车停到最角落的位置,转身就去迎接下一辆豪车。
那热情的笑容和对我的敷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没有解释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这所离开二十年的母校。
秋天的阳光洒在教学楼上,一切都变了,又什么都没变。
我不知道,几个小时后,那个对我爱答不理的张主任,会露出怎样一副表情。
![]()
01
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
我开着那辆买了三年的国产轿车,驶入江城市第一中学的校园。车身上还有些灰尘,这是昨天从外地赶回来留下的痕迹。
说实话,对于这次校友会,我其实是犹豫了很久才决定来的。
从2004年高中毕业到现在,整整二十年。这二十年里,我几乎和所有高中同学都断了联系。不是我故意疏远,只是那些年为了生计奔波,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维持这些关系。
上个月,班长刘洋在微信群里发了校友会的通知。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纷纷报名,讨论着这些年的变化。我本来想悄悄潜水,但刘洋专门给我发了私信。
“林默,二十年了,出来聚聚吧。大家都想知道你过得怎么样。”
看着这条消息,我沉默了很久,最后还是点了同意。
车子在张主任的指挥下,停在了停车场最边缘的位置。我拎着水果礼盒下车,秋风吹过,带来一股熟悉的桂花香。
操场还是那个操场,只是塑胶跑道换成了新的。教学楼外墙贴上了米黄色的瓷砖,看起来崭新气派。唯一没变的,是那棵老槐树,还站在操场边上,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
“林默!”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我转过头,看到刘洋正朝我挥手。他比二十年前胖了不少,肚子微微凸起,但笑容还是那么爽朗。
“老刘。”我走过去,和他握了握手。
“你总算来了。”刘洋拍了拍我的肩膀,“这些年去哪儿了?电话都换了好几个,都找不到你。”
“在外面飘着,做点小生意。”我笑着说,这已经是我今天第二次说这句话了。
“做生意好啊,自由。”刘洋压低声音,“不像我,开几家小餐馆,天天累得要死。对了,王斌也来了,现在可牛了,在房地产公司当副总。还有李娟,进了教育局,据说还挺有实权的。”
我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走,先去签到。”刘洋拉着我往签到处走。
签到处设在教学楼一楼大厅,张建国主任正站在那里,满面春风地接待着陆续到来的校友。看到开豪车来的,他就格外热情,又是握手又是寒暄。看到开普通车的,他就随意挥挥手,让对方自己去签到。
轮到我的时候,张主任连头都没抬,只是淡淡地说:“名字写在这里。”
我拿起笔,在签到表上写下“林默”两个字。
“林默……”张主任念了一遍,这才抬起头看我,“哦,想起来了,你是那个挺内向的学生。这些年过得怎么样?”
“还行。”我简单地回答。
“做什么工作?”张主任习惯性地问。
“做点电子产品的小生意。”
“电子产品啊……”张主任摇摇头,一副过来人的语气,“现在竞争多激烈,这行不好干。你看你们班王斌,人家在大公司当副总,年薪百万。还有李娟,在教育局,铁饭碗。你们当年成绩差不多,现在差距就出来了。”
他这话说得毫不客气,周围几个正在签到的校友都听到了,纷纷转过头看我。
我没有辩解,只是笑了笑:“是啊,我确实比不上他们。”
![]()
“年轻人还是要上进啊。”张主任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小生意也能发家致富。不过你得努力,不能一直这样混日子。”
说完,他看到又有一辆奥迪开进来,立刻笑容满面地迎了上去,把我晾在一边。
刘洋在旁边看不下去了,小声说:“张主任还是老样子,势利眼。”
“没事。”我摇摇头,“他说得也没错,我确实过得挺普通的。”
“普通怎么了?”刘洋有些不忿,“又不是每个人都要开豪车住别墅才算成功。”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再说什么。
校友会安排在学校新建的会议室里。这是一间能容纳两百人的大厅,装修得挺气派的。墙上挂着学校的历史照片,空调开着,温度适宜。
陆续来的校友大概有四十多个,占了当年班级人数的一大半。二十年没见,很多人都变了样。当年的小胖子瘦成了竹竿,当年的瘦高个却挺起了啤酒肚。唯一不变的,是大家见面时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王斌是最后一个到的。他开着那辆宝马X5,穿着一身名牌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一下车,就有好几个同学围上去打招呼。
“王总来了!”
“王总现在是大老板了,可不能忘了我们这些老同学啊。”
王斌哈哈大笑,掏出一包中华烟,给每个人都散了一支:“什么大老板,就是打工的,给老板卖命而已。”
02
话是这么说,但那脸上的得意藏都藏不住。
张主任更是热情,亲自陪着王斌进了会议室,给他安排了最前排的位置。
我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里,安静地看着这一切。
李娟也来了,穿着一身职业套装,说话都带着官腔。她和张主任聊得很投机,两个人小声说着什么,不时点头微笑。
校友会正式开始,主持人是当年的班长刘洋。他站在台上,拿着话筒说:“各位同学,二十年了,咱们高三五班终于又聚在一起了。今天这个场合,就是让大家聊聊这些年的经历,联络联络感情。”
下面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
“首先,有请我们的老班主任,现在的张建国主任说几句。”
张主任走上台,清了清嗓子:“同学们,看到你们都发展得这么好,我这个当老师的很欣慰。你们当中有的成了企业高管,有的进了机关单位,有的创业有成,都是母校的骄傲。今天母校也来了几位领导,等会儿周校长也会过来看看大家。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有能力的也可以为母校的发展出一份力。”
这话说得很明白,就是希望成功的校友能给学校捐点钱。
台下又是一阵掌声。
接下来是自我介绍环节。
第一个站起来的是王斌。他走到前面,满脸笑容:“大家好,我是王斌。这些年一直在房地产行业摸爬滚打,现在在天成地产当副总。去年公司在江北开发了一个项目,卖得还不错,我个人收入突破了百万。这都是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
他说是谦虚,但那语气里的自得谁都听得出来。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还有人起哄:“王总厉害啊!”
王斌摆摆手,继续说:“我一直记得母校的培养之恩。这次回来,我也想为母校做点贡献。如果学校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
张主任眼睛都亮了,连连点头。
第二个是李娟。她站起来,一板一眼地说:“我毕业后考了公务员,现在在市教育局工作。虽然职位不高,但也算在为教育事业做点贡献。张主任,咱们学校如果有什么困难,您尽管跟我说,我能帮上忙的一定帮。”
张主任笑得更开心了:“好好好,有你这句话就行。”
接下来,陆续有同学介绍自己的情况。有的开公司,有的做生意,有的当老师,有的在国企上班。大家都说得不错,至少表面上看起来都过得挺好。
轮到我的时候,刘洋点了我的名字:“林默,你也说说。”
我站起来,感觉到几十双眼睛都在看着我。
“我叫林默,这些年在外面做点小生意,电子产品相关的。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混口饭吃。”
我说得很简单,然后就坐下了。
会场里一时有些安静。
张主任接话了:“小林啊,电子产品这行竞争激烈,你要多学习,多向王斌他们这些成功人士请教。做生意不容易,要有耐心,不能急功近利。”
他这话说得就很难听了,搞得我是个不上进的失败者。
王斌也转过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里带着一丝同情,还有一丝优越感。
“林默,你现在开什么车?”王斌突然问,“我刚才好像没看到你的车。”
这问题问得就很不客气了。在这种场合,车子往往代表一个人的经济实力。
![]()
“国产的,十来万。”我老实回答。
会场里又是一阵沉默。
十万块的国产车,在这群开着宝马奥迪的校友面前,确实拿不出手。
王斌笑了笑,没再说什么,但那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李娟也插话了:“林默,你这些年怎么和大家都断了联系?是不是生意不太顺利?”
“就是比较忙,没顾上。”我简单地解释。
“哎,做生意不容易。”李娟叹了口气,“现在经济形势不好,小企业压力大。你要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可以考虑回江城发展。我在教育局有些关系,可以帮你找找机会。”
03
她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但言下之意就是我在外面混不下去了,需要她的帮助。
“谢谢,我暂时还可以。”我礼貌地回应。
刘洋看不下去了,站起来打圆场:“好了好了,大家都是老同学,不要搞得这么见外。成功不成功的,只要自己过得开心就行。来,咱们继续下一个环节。”
自我介绍结束后,是自由交流时间。会场里响起了嘈杂的说话声,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
王斌周围围了一圈人,都在向他请教做生意的经验,或者想和他拉关系。李娟那边也不少人,都想通过她在教育局的关系办点事。
我坐在角落里,没人过来和我说话。偶尔有人经过,也只是礼貌地点点头,然后就走开了。
说不失落是假的,但我也理解。二十年没联系,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生活圈子。我这个“混得不好”的人,确实不太容易融入他们的话题。
就在这时,门被推开了。一个年轻老师走进来,在张主任耳边说了几句话。
张主任脸色一变,立刻站起来:“各位同学,我们学校周校长等会儿要过来看望大家。大家准备一下,等会儿要注意礼貌。”
会场里顿时骚动起来。
“周校长要来?”
“那可是校长啊,能见到校长是我们的荣幸。”
王斌更是激动,整理了一下西装,小声对旁边的人说:“这是个好机会,等会儿我可要好好表现一下。如果能和校长建立联系,以后在江城的人脉就更广了。”
李娟也在补妆,准备给校长留个好印象。
张主任则忙着安排座位,把王斌和李娟这些“混得好”的校友都安排在了前排,让校长一进来就能看到。
我还是坐在最后一排,安静地看着这一切。
周校长没有马上过来。张主任说校长临时有个会议,让我们先自己参观参观校园。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毕竟二十年没回来,学校肯定变化很大,大家都想看看母校现在是什么样子。
一行四十多人,浩浩荡荡地走出会议室。
张主任充当起了导游,走在最前面,身边跟着王斌和李娟。他边走边介绍:“这栋教学楼是五年前翻新的,花了三百多万。那边的体育馆是去年新建的,花了五百万。咱们学校这些年发展得不错,硬件设施在全市都是一流的。”
王斌点头称赞:“母校越来越好了,我们这些校友也与有荣焉。”
![]()
“那当然要感谢像你这样的成功校友啊。”张主任笑着说,“学校发展离不开校友的支持。”
两个人一唱一和,气氛很融洽。
我走在队伍最后面,慢慢地跟着。
经过高三五班的教室时,我停下了脚步。这间教室现在被改成了多媒体教室,里面摆满了电脑和投影设备。但我还是能清楚地记得,二十年前,我就坐在靠窗的第三排。
那时候,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骑着自行车从城郊的家里赶到学校。家里条件不好,父亲是工厂的下岗工人,母亲在菜市场卖菜。他们拼命地工作,就是为了供我读书。
我的成绩还不错,但也不算拔尖。在这所重点中学里,比我优秀的学生太多了。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别人更努力。
高三那年,有一次我因为交不起补课费,在办公室里站了一个小时。最后还是班主任自己掏钱给我交了,让我别声张。
那时候的张主任还年轻,还没有现在这么势利。他看我家里困难,有时候会叫我去办公室,给我一些学习资料,说是别的学生不要的,让我拿去用。
我知道那是他自己买的,但我接受了。因为我真的需要。
高考我考了个二本,不算好也不算差。父母很高兴,觉得家里总算出了个大学生。我没有告诉他们,凭我的分数,其实可以复读一年,冲击更好的大学。
但我不想让他们再辛苦一年。
“林默,走了!”刘洋在前面喊我。
我回过神,快步跟上队伍。
04
接下来,张主任带着大家参观了新建的图书馆。
这是一栋三层的建筑,外观设计得很现代,里面藏书丰富,环境优雅。一楼大厅里,有一面墙专门用来展示捐赠者的名单。
“这个图书馆是五年前建的。”张主任介绍道,“当时有位校友匿名捐了三百万,我们学校才有钱建这座图书馆。周校长说要尊重人家的意愿,所以我们一直不知道是谁捐的。”
“三百万?”有人惊呼,“哪个校友这么有钱?”
“不知道。”张主任摇摇头,“我问过周校长好几次,但他始终不肯说。只说这位校友不想张扬,我们要尊重人家。”
王斌酸溜溜地说:“能一次拿出三百万,肯定是大企业家。估计是比我们早几届的校友,我们这届应该没人有这个实力。”
李娟也点头:“三百万不是小数目,一般人拿不出来。”
众人纷纷议论,都在猜测这位神秘校友的身份。
我站在捐赠者名单墙前,看着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有捐一千的,有捐五千的,有捐一万的。但那个捐三百万的人,名字却不在上面。
因为那个人要求匿名。
我伸手轻轻摸了摸墙面,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林默,你在看什么?”刘洋走过来。
“没什么,就是看看有没有认识的名字。”我随口说道。
“这上面大多是其他届的校友,咱们这届的人不多。”刘洋叹了口气,“说实话,我也想捐点,但是开几家小餐馆,利润不高,实在拿不出太多钱。去年我捐了五千块,已经是我的极限了。”
“五千也不少了。”我拍了拍他的肩膀。
“跟人家三百万比起来,就是九牛一毛。”刘洋苦笑,“也不知道是谁这么大方。”
我没有说话,只是继续往前走。
队伍继续前进,来到了新建的科技楼。这是一栋刚落成不久的大楼,专门用于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门口立着一块青石碑,上面刻着几行字:
“感谢默然教育基金会五年来的持续支持,累计捐资二百五十万元,用于贫困学生助学金。”
刘洋念出了声:“默然教育基金会?这是什么组织?”
张主任解释道:“这是一个专门资助教育的基金会,这五年来每年给咱们学校捐五十万,专门用于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周校长对这个基金会的负责人非常尊重,但从来不让我们打听人家的身份。”
“默然……”王斌琢磨着这两个字,“这名字挺有意思的。默默奉献的意思吧?”
“应该是。”李娟说,“现在做慈善的企业家确实不少,就是不知道这个基金会的老板是做什么的。”
“能连续五年每年捐五十万,肯定不是一般人。”有人感叹,“这得多有钱啊。”
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都在猜测这个神秘基金会的背后是谁。
我站在石碑前,伸手轻轻抚摸着“默然”两个字。
这两个字,一个取自我的名字,一个代表着我的心愿。
默默地,燃烧自己,温暖他人。
二十年前,我在这所学校读书的时候,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很多帮助。那些帮助或许对别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当时的我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
我一直记得这份恩情,所以当我有能力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回报母校。
但我不想张扬,不想让人知道是我捐的。因为我觉得,感恩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不需要让所有人都知道。
所以我成立了“默然教育基金会”,以基金会的名义给学校捐款。周校长知道是我,但他答应为我保密,从不对外透露。
05
这五年来,基金会总共资助了两百三十名贫困学生。每当我收到学校发来的感谢信,看到那些学生的照片和他们的故事,我都会想起二十年前的自己。
那个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骑着破旧自行车,为了几十块钱补课费而站在办公室里的少年。
“林默,你怎么又落后了?”刘洋又来喊我了。
我收回手,快步跟上队伍。
就在这时,那个年轻老师又匆匆跑来了。他直接找到张主任,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
张主任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的表情很复杂,有震惊,有不可置信,还有一丝懊悔和尴尬。
“周校长现在就过来?”张主任声音都有些颤抖。
年轻老师点点头:“是的,校长说马上就到,让您做好准备。”
张主任深吸了一口气,转身看向我们这群校友。他的目光在人群中扫过,最后落在了站在最后面的我身上。
那眼神里的意思,让我有些疑惑。
“各位同学。”张主任清了清嗓子,“周校长马上就到。他特别交代,说有一位非常重要的校友今天来了,他一定要亲自接待。”
“重要校友?”王斌立刻来了精神,“是说我吗?”
其他人也都兴奋起来,纷纷整理衣服,准备给校长留下好印象。
张主任没有回答,只是又看了我一眼,那眼神里带着某种复杂的情绪。
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看我,只是安静地站在原地。
没过几分钟,一阵脚步声传来。周校长带着几位校领导,快步走了过来。
周校长大概五十八岁,头发花白,戴着一副金丝眼镜,看起来斯文儒雅。他步伐很快,脸上带着急切的表情。
王斌立刻迎上前去,准备和校长握手。
但周校长的目光越过他,直直地看向人群后方。
然后,在所有人震惊的注视下,周校长快步走向了站在最后面的我。
“林默。”周校长的声音有些激动,“你终于来了。”
他走到我面前,双手握住了我的手。
“周校长。”我有些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
“等你?等多久我都愿意。”周校长的眼眶有些发红,“你知道吗,这五年我给你发了多少次邀请,你都推辞了。今天要不是校友会,你是不是还不会来?”
全场寂静无声。
所有人都傻了,包括张主任。
王斌的手还停在半空中,脸上的表情凝固了。
![]()
李娟张着嘴,说不出话来。
刘洋更是一脸懵,完全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我轻轻抽回手,小声说:“周校长,咱们换个地方说话吧,这么多人看着……”
“不。”周校长摇摇头,“今天这话我一定要当着所有人的面说。”
他转过身,面对所有的校友,声音洪亮:
“各位校友,我知道你们都很疑惑,为什么我对林默这么特殊。那我今天就告诉大家……”
周校长停顿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