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卡雷曼斯发布正式声明,确认暂停依据《商品可用性法案》针对安世半导体下达的行政指令。此举意味着此前被“冻结”的资产、知识产权等状态得以解除,但事件远未到彻底解决阶段。
![]()
从现有信息判断,中国企业在安世半导体控制权问题上尚未迎来确定性转折。尽管荷兰政府在此次磋商中表现出妥协姿态,但需注意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行动的主体包含荷兰经济事务部与荷兰企业法庭两个独立机构。
经济事务部作为行政机关,其冻结令已通过声明暂停;而荷兰企业法庭作出的司法裁决,才是导致中国上市公司闻泰科技失去对安世荷兰控制权的关键依据。
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传统在此事件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以美国为例,司法权与行政权处于平等地位,法院常与政府出现行政与司法对峙的情况。荷兰虽未完全复刻美国模式,但司法独立性的基本原则仍被严格遵循。
![]()
卡雷曼斯在声明中特别强调,政府指令与企业法庭裁决相互独立,保障法庭程序不受行政干预是维持司法公正的核心要义。这意味着荷兰政府不会主动介入法庭裁决的修正,控制权回归与否完全取决于司法程序的后续发展。
回顾事件时间线,荷兰经济事务部于9月30日依据《商品可用性法案》下达冻结令,此部分行政措施现已通过磋商得以解除。但10月1日出现的司法裁决更值得关注,安世荷兰三位高管向企业法庭提交调查请求后,法庭当日即暂停母公司闻泰科技创始人张学政的CEO职务,并剥夺母公司对安世半导体99%的表决权。
如今,荷兰政府虽然暂停冻结令,但法院并未撤销裁决,闻泰科技在公告中明确提到这点,表示“对安世的控制权仍然处于受限状态”。
![]()
荷兰法院是否会撤销裁决、将控制权归还中方母公司,仍需中荷双方持续协商与博弈。
卡雷曼斯在声明中重申,停职张学政的依据是对其“向外国实体转移资产、资金、技术和知识”行为的担忧,认为此举违背公司利益,损害荷兰及欧洲的战略自主性与供应链安全。
然而,安世半导体作为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的私产属性不容忽视,荷兰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私产自由流动的行为,实则暴露出欧美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崛起的深层焦虑。
![]()
要彻底解决安世半导体控制权问题,中方需在两个维度发力。
其一,闻泰科技应穷尽司法手段,针对企业法庭裁决提起上诉,同时以损害公司权益为由起诉涉事三位高管。即便对荷兰司法公正性存疑,此举亦是对司法途径的积极表态。
其二,中方需坚定不移地对荷方持续施压,在问题彻底解决前反制措施不可松懈。通过外交途径深化与荷方磋商,明确表达合理诉求与坚定立场的同时,亦需根据形势发展适时采取新的有力措施,推动问题公正解决。
![]()
当前事件折射出跨国企业控制权争议的复杂性。行政手段与司法程序的交织、国家安全叙事与私产保护的冲突、国际博弈与商业利益的权衡,均需在法治框架内寻求平衡点。
中荷双方后续的协商进展,将为跨国企业权益保障提供重要范例,亦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