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这份涉企执法案卷中,对企业存在问题的描述不够具体,缺乏针对性。”近日,在广东省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举行的涉企行政执法案卷公开评审分析会上,坪山管理局评查人员对光明管理局提交的案卷作出细致点评。此次“案卷大体检”聚焦涉企执法案卷,以精准把脉剖析问题根源,以创新机制赋能执法质效,以主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展现出深圳生态环境系统在执法规范化道路上的持续探索。
精准把脉:以专业审查深挖问题根源,为执法实践提供明确指引
在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过程中,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严格遵循程序规范,对案卷开展全面细致审查,系统梳理出法律适用不准确等典型问题。评查人员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执法洞察力,不仅从案卷细节中精准识别问题症结,还结合典型问题开展深入剖析与讲解,帮助执法人员准确认识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纠正偏差,为一线执法工作提供了清晰、规范的操作指引。
创新赋能:构建多元评查机制,系统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构建多元化评查机制,为执法规范化建设注入新动力。评查工作采用“线上预审+现场互评+专家复盘”的立体模式:预审阶段依托深圳市自建的行政处罚系统,严格执行“初评、复核、终审”三级流程,精准锁定问题案卷;现场互评环节,在预审基础上选取典型案卷,由两个管理局开展面对面交叉评查,通过对同一案卷的多轮审查与多视角评议,有效识别细节瑕疵,进一步避免主观偏差;专家复盘环节,邀请资深专家结合法律法规,深入解析涉企执法中法律适用与程序规范的关键要点,提供专业指导。同时,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和现场交流研讨,以案促学、以辩明理,全面强化执法人员专业素养和规范意识,形成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执法能力提升路径。
顺势而为:紧扣涉企执法新要求,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主动顺应优化营商环境新要求,将涉企行政执法案卷作为评查重点,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通过系统评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程序不规范、法律适用不准确等问题,切实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同时,积极对接司法部门涉企执法要求,借鉴其他部门在规范执法程序、完善执法证件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持续完善自身执法规范体系。通过吸收借鉴多方经验,进一步统一执法标准,提升执法规范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据统计,今年以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标准引领、数字赋能、交叉互评、多维诊断”系统化推进案卷评查工作,累计评查案卷518宗,执法规范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统一评查标准确保执法尺度一致,依托数字系统实现案卷电子化流转,开展跨区域交叉互评打破执法壁垒,结合专家会诊、案例研讨等多维方式深挖问题根源,一线执法人员的程序意识、证据意识和企业权益保障意识明显增强,涉企执法案卷质量稳步提升。此外,“无事不扰”“扫码入企”“综合查一次”等惠企执法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在严守环境底线的同时,实现了环境效益与营商质量的双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