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炒肝儿、面茶、豆汁儿……这些北京小吃背后的故事你一定不知道!

0
分享至



近年来在网络上总看到,

有人说咱北京是“美食荒漠”?!

那些传承了百年的滋味

藏在胡同里的烟火气,可不答应!

今天,就聊聊那些

一口下去能吃出故事

尝出乡愁的京味儿小吃

准备好了吗?

一起解锁北京小吃的“真香”现场,

寻其根源,读懂它们背后鲜活的北京故事!

文/瀛生


灌肠——

关东鹿尾的变体


满族学者西林觉罗氏西清在《黑龙江外纪》一书中,谈到黑龙江物产时说,黑龙江产马鹿,其尾比吉林长白山区的梅花鹿尾大,但其味不如梅花鹿尾味美,所以不为北京人(指北京的满族人)所喜食。满族自其先世古肃慎氏,即以渔猎为业,兽肉是常吃的食品,尤以狍、鹿等的肉最常吃。近年民族研究者对鄂温克和鄂伦春进行深入调查,报告中指出,其猎获物中以鹿类最多,鹿类肉是猎人的日常食品。清代满人称这类野禽兽肉为“关东货”,腊月必到齐。那时关内满族人在关外有田庄的,每到腊月皆收到狍鹿、野鸡之属。

鹿尾是关东名味,其烹调法有数种,油炸鹿尾是最平常的吃法,因为制作简单,而且味道鲜美。北京砂锅居的“烧碟”多至72种,其实全是油炸下水,只是炸法不同。“烧碟”中有“炸鹿尾”一味。到清代后期,炸鹿尾已非炸真的鹿尾,而是在肠皮内灌肉末,用油炸。清代中期前,北京满人日常多食油炸真鹿尾。油炸灌肠是炸鹿尾的变体。由此而产生了北京的风味小吃——灌肠。


自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初,北京有两家专售灌肠的地方,分别位于后门桥(地安门桥)东和桥西。这两家以卖灌肠出名,那时称为“炸灌肠”,还沿用当初炸鹿尾的“炸”字。因关东货来京者日见稀少,加以满人生活日艰,真鹿尾吃不起了,所以改吃炸肉末灌肠。后门桥这两家,除在肠内灌肉末外,还加灌猪血,和以淀粉,在形、色两方面模拟真鹿尾。因为真鹿尾实即鲜血一包,经油炸后,鹿血凝成块,切片食之。猪肉末加猪血灌入肠皮,油炸后切片,倒也能乱真。

后来,北京满人生活条件日益下降,炸猪血肉末灌肠也吃不起了。于是,小贩别出心裁改用淀粉灌在肠衣内,用油炸而售之。但因食客多为内城旗人,看惯了真鹿尾和猪血肉末灌肠的血红色,一旦改灌淀粉,其色灰白,看都看不惯,怎肯吃它。聪明的小贩为投食客喜好,略施小计,在淀粉里稍加红颜料。这招儿真灵,于是庙会上和街头的灌肠摊儿的生意兴隆起来。日后,这种淀粉(加红颜料)的灌肠在北京普遍传开。人们以为灌肠理当如此,早已不知真鹿尾和猪血肉末灌肠的模样了。近年来,偶有卖油炸灌肠的,全是淀粉坨子,外无肠皮(肠衣),仍旧称为“灌”,实际上已不是灌的了。至于颜色呢,因为早年见过血红色灌肠的人已剩无几,所以不加红颜料也谈不到看得惯和看不惯了。


店铺推荐:丰年灌肠


图源:小红书网友 Seven cats in travel

地址:雍和宫大街82号(北新桥地铁站B东北口步行160米)

营业时间:8:00-21:00


炒肝儿——

祭肉的下货


外地人初到北京,看饭馆写着“炒肝儿”,以为是炒猪肝,端来一看原来是烩猪肠。“炒肝儿”的确是烩猪肠,先前真有几片猪肝,后来猪肝被取消,纯是烩肠,但名称一仍其旧。这个食品与满族直接有关,就连其不伦不类的名称,也是由满族来的。

满族入关后,北京皇宫的坤宁宫仍每天杀猪以祭,一切全依沈阳清宁宫旧制。亲王、贝勒、贝子、公、将军等宗室府第,虽不每天杀猪祭神,但一年四季祭祀不断,频频举行。一般满族人家,上起显宦,至于八旗兵丁,原来也举行不少次祭祀。满族自其先世即崇信萨玛,祭神祭天请萨玛跳神。每氏族有自己的萨玛,北京满人称之为“萨玛太太”,满人的汉语称祖母为“太太”。萨玛太太由本氏族的女性担任。每次祭神,杀猪前,先向猪耳内灌酒,猪叫,即认为“神领”。杀猪后将全体各部位的肉各取一部分,放在椭圆形桦木大盘(槽)内,称为“摆件子”。祭祀完毕,煮肉全家吃,而且亲友都来吃,邻居人等也来吃。将肠子、肚子等下水类烩成一锅,众人分食。

在清代前中期,一切仍依旧制,仍喜吃白肉血肠。后来渐渐习惯于汉族饮食,亲王、贝勒家每次祭完,并不一定将肉全部煮食,常有剩余。家人携出,售给饭馆,由此而产生了砂锅居的白肉、胡肘、烧碟,同时也给小贩增添了一项饮食生意——炒肝儿。后来在京的满洲大户人家的家人,常将肠、肚、肝等祭肉下货廉价卖给小贩,因那时满人家频频跳神,这种肉类不断,所以早晨街头有许多炒肝儿摊子。还有一些小饭铺卖包子和炒肝儿为早点。


图源:小红书网友 如果有机会再活一次

“炒”字的来历颇有意思,它与满人直接有关。前已屡次谈过,满族先世是猎人,猎人烤食兽肉是最方便的吃法。满族自后金时代开始与汉族密切接触,接受汉文化,也表现在饮食方面。有趣的是满语的“炒”和“煮”都是汉语译音。这无疑说明,满族在狩猎时代只有烤吃兽肉,这本是猎人自然而然采取的方式。吸收汉文化的结果,满人的饮食也有了改变,吸取了中原民族的烹调法“炒”和“煮”。因为它们不是满族固有的,所以音译汉语。满语译汉语“炒”为“cola”,译汉语“煮”为“buju”,按满语构词法,在此二音译词后加一”mbi“(满语动词词尾),以构成动词“colambi”和“bujumbi”。满族人用此二词很广,凡烹、炒、烧等,皆谓之“colambi”,都用“炒”字。

老北京皆知当年“干果子铺”例于冬季出售蜜饯海棠、榅桲、炒红果。榅桲不加炒字,因为它汤多。因为炒红果汤少,所以用炒字。如果用我们对于炒字的认识,必认为“炒红果”之称显得不合适,因为我们汉人说炒,指的是用油炒。但是早年的炒肝儿不像现在的那样稀,而是肠和肝很多,汤极少,用个炒字还说得过去。炒肝儿必加蒜末儿,已成定制。这虽是烹调中的调味法,但也与满俗有关。


店铺推荐:缘赵记


图源:小红书网友 布朗妮呀(回国版

地址:东城区沙子口路8号(永定门外站E东南口步行210m)

营业时间:6:30-20:00


面茶——

满蒙合璧的食品


南方人初到北京,走到街上看见一种糊状食品,问其名称,北京人答称“面茶”,于是大惑不解。面茶不但外观与茶毫不相干,而且其味似粥如糊,也与茶大异。但为什么叫茶呢?原来有个道理。

蒙古族人以游牧为业,在草原上牧放马、牛、羊,在室(包)内设炉,以干牛粪为燃料,用大铜锅煮牛羊奶,内加砖茶(生茶叶,压制成长方砖形),略加些盐,并加黄米面和黍子米面同煮,煮成糊状。人们随饿随吃,无定时,无所谓顿数。这是纯蒙古式的吃法,原与满族无关。但是八旗进关后,这种蒙古式食品被借用到满洲式加工上,于是在北京形成了面茶——满蒙合璧的食品。

明末,努尔哈赤为扩大兵源,除征抚女真诸部以收其人口而组成满族共同体外,还将邻近的蒙古族人口也收进满族共同体,与女真人共同组构满洲八旗,所以满族内有不少蒙古族人。后来皇太极时代,随着疆域扩展,而将更大量的蒙古族人编成了蒙古八旗。因此,清代八旗组织内,除满洲旗内有蒙古人外,还有单由蒙古人组构而成的蒙古八旗;八旗内含有大量蒙古人,分属以上两种旗的组织之内。满族人世代以狩猎为业,蒙古族人则以游牧为生,二者生活习惯不同处很多。及至蒙古人被纳入满族共同体,后来更因人数众多而另外成立蒙古旗,满族与蒙古族在生产和生活方面密切接触,此二族人互相模仿,生活习惯渐渐趋同,并且形成合璧式的生活习惯。面茶就是这样形成的。


图源:小红书网友 左右

面茶是将原来蒙古族的吃法加以满族式加工而形成的。满族是猎人,吃乳制品很少。蒙古族人是游牧者,终日不离乳类食品。满蒙旗人入关居于北京,牛羊奶不似在关外时那样方便易得,人们仍喝奶茶,吃奶制品,如酪、酪干、奶饽饽、奶卷儿等物,但熬茶加奶的办法渐渐改变。满族人可以喝面糊粥,但不惯于糊内加茶叶同煮。满族人吃兽肉,用野生酸甜味的浆果制成饮料喝,不像放牧人单吃奶类那样,没有茶就大便干燥,所以满人不惯于喝茶。后来,人们熬米面粥时不加牛奶,减去茶叶,也不加盐,将原来的蒙古式做法加以改变,只熬面糊粥。但为了调味,人们依汉族习惯加炒芝麻盐。满族在关外生活时,炒苏子加盐,称为苏子盐,进关后模仿汉人,改为炒芝麻盐。加芝麻酱更是锦上添花,味中增味,这当然是来自汉族的。内容改变了,但仍依传统称法,还叫它面茶。


店铺推荐:大兴胡同面茶


图源:小红书网友 Zoey

地址:东城区交道口南大兴胡同7号(北新桥站E口步行700m)

营业时间:6:00-13:00


豆面糕系列——

萨玛祭神的供品


北京人赠给豆面糕一个雅号,也可谓爱称——驴打滚儿。这里为什么说“系列”呢?原来豆面糕有几位亲弟兄,曾多年共事,它们是一祖所生,所以构成系列。其中,除豆面糕外,还有炸糕、爱窝窝、豌豆黄儿。它们都是满族人萨玛祭祀的供品。

满族自其久远先世即崇信萨玛,祭神祭天、送祟还愿、求福医病等皆由萨玛跳神以祭。上供的祭品分为两类,一是家畜、家禽和野生禽兽,另一则是糕类。满人入关后,自皇室至民间仍依旧制常行祭祀。祭品中的糕类有打糕、搓条饽饽、豆面糕、苏子油炸糕等多种。所用原料为高粱米、黄米、小豆、苏子油等。打糕用打糕石打制,将高粱米和黄米蒸熟,放在专用的石上捶打,制成打糕。打糕分为净米糕和馅糕两类;净米糕内裹小豆馅就做成馅糕,二者之别只在馅之有无而已,制法皆同。搓条饽饽无馅,也是将高粱米和黄米蒸熟,捶打后用手搓成条。无馅的打糕不用油炸,有馅的打糕可用油炸。因为用苏子油炸,所以叫作苏子油炸糕。


图源:小红书网友 Twiggy33

清代皇家在坤宁宫天天祭神,还有堂子祭神、乌林祭神、四时献鲜祭神、为马祈福祭神等等。宗室王公和满族官兵家,也多举行祭祀,与皇家大同小异,其异处只是规模小而已。有清一代,满族居北京二百余年,几无一日不跳神。因而,这些糕类制品传流到民间是很自然的。特别是,内务府专管皇家生活事务,为了采购、办差、施工及其他之需,内务府包衣人员与各行各业的汉族人平日密切来往。佐领下的族人虽因当兵、当差而与汉族人来往不多,但居京既久,总不会彼此间完全隔绝,仍会有一定交往。这就很容易将满族萨玛祭祀的供品传入民间,民间(特别是食品店和小摊贩)加以仿制,从而形成北京小吃。这类小吃源自满族萨玛跳神的供品。


店铺推荐:白记年糕


图源:小红书网友 我不爱讲话

地址:西城区牛街街道牛街5号清真超市1楼(地铁19号线牛街站D2步行390m)

营业时间:8:00-20:00


豆汁儿——

地道的北京风味儿


外地人到北京来品尝京味儿小吃,即便还能勉强喝几口面茶,豆汁儿则实难下咽。不要说外地人,出生于北京的人,也不见得人人能喝豆汁儿。喝豆汁儿必须形成爱好,得其“个中三味”后才能真的领略其妙。当年北京有一种“麻豆腐作坊”,专做麻豆腐和豆汁儿出售。老北京人喝豆汁儿成癖,麻豆腐更不可缺,所以街上有豆汁儿摊儿,庙会有豆汁儿棚子,卖生豆汁儿和麻豆腐的小贩下午串胡同叫卖。后来,北京内城居民组成日益变化,老北京人锐减,外来户猛增。人变带来口味变,麻豆腐不见了,只有极少数回民小吃店还偶有豆汁儿出售。除此项原因外,豆汁儿和麻豆腐的消失还与其原料缺少有直接关系。其原料为绿豆。原来做淀粉以绿豆为原料,后来由于绿豆产量低,加以薯类更适于造淀粉,所以绿豆产品日见减少了。


豆汁儿摊儿 侯长春 作

老北京人喝豆汁儿分两种喝法。第一是买来生豆汁儿,自己家里熬,这多在冬天如此。那时小贩每天串胡同卖生豆汁儿,居民冬天多喜购之。买来放在砂锅里熬,吃晚饭时代粥。老北京依旗人的生活习惯,吃完饭必须喝一碗粥。人们同桌吃饭,谁说“我喝粥了”,意思就是说“我不吃了”。喝豆汁儿代粥,就是代替饭后的那碗粥。这种自己家里熬豆汁儿代粥喝,不需另有就着吃的菜。第二是到庙会和街头去喝。夏天人们不愿在家里熬,就上庙会去进豆汁儿棚子。有专营此项生意的人,在庙会上搭蓝色布棚,大书“豆汁×”(×即自己的姓氏)。有人逛庙会之意不在逛庙会,而在喝豆汁儿。街头有豆汁儿挑子,不搭棚,挑子两边放低板凳。豆汁儿棚子和挑子上备有咸菜丝儿。近年有人说当初北京人喝豆汁儿就着酱菜喝,纯属胡说。喝豆汁儿的咸菜不但没有酱菜,而且稍细一点儿的咸菜也没有,只用一种最粗的咸菜——大腌萝卜。丝儿切得极细,确是手艺。此外,还有腌胡萝卜丝儿和极少的腌青秦椒丝儿。

老北京有些人在夏天专喝生豆汁儿,说是“去火”;不知此“火”是何物,从何而来。喝生豆汁儿必须有豪迈之气,半锅生豆汁儿打来后,一扬脖儿,“咕嘟嘟”数口而尽,决无就着菜喝生豆汁儿的。


店铺推荐:清真牛街宝记豆汁店


图源:小红书网友 红瓶子爱逛街

地址:西城区输入胡同27号(牛街地铁站D2口步行470m)

营业时间:6:00-19:00

除了地道的老北京风味

现在京城又刮起了一股全新的“美食旋风”

近期爆火的奶皮子糖葫芦“刷屏”朋友圈

快来跟上这波潮流

看看小布的这份打卡攻略~

1

CBD金台夕照糖葫芦

奶皮子糖葫芦彻底火了!北京做的店越来越多,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最早火起来的CBD金台夕照糖葫芦,近期推出了奶皮子草莓、奶皮子葡萄、奶皮子山楂、奶皮子扁山楂、奶皮子无花果、奶皮子蓝莓、奶皮子姑娘果... 用料依旧优秀,味道也好,堪称奶皮子系列的先锋王者!

>> 商户信息 <<

店名:金台夕照糖葫芦

地址:朝阳区东三环中路25号住总大厦南门旁

(金台夕照地铁站D西南口步行320米)

价格参考:15元-25元/根

2

团结湖排队王糖葫芦

这家奶皮子糖葫芦店最近也是相当火爆!他家的奶皮子糖葫芦种类非常多,做的也很漂亮。草莓搭配奶皮子和糖壳,味道很甜蜜~其他口味也不错,如果不排队能吃到便是冬日小确幸。

>> 商户信息 <<

店名:京喜糖葫芦

地址:朝阳区姚家园路团结湖东里6号楼底商

参考价格:12-25元/根

3

各大商超的糖葫芦小车

糖嘟噜儿这个品牌,在北京的盒马、七鲜和Olé门店里都能见到。最近糖嘟噜儿小车里也开始做奶皮子糖葫芦啦,有草莓、青提、芭乐等口味,草莓和青提都是23.8元/串。

>> 商户信息 <<

店名:糖嘟噜儿

地址:在部分盒马、七鲜、Olé门店内

参考价格:23.8元/根

是哪家巷子口的宝藏小摊,

还是哪款刷爆你朋友圈的甜品?
求分享!

来源:北京发布、北京吃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8 01:27:22
雷霆完胜!亚历山大33+8+3创纪录,威少7+10+6,湖人旧将爆发尽力

雷霆完胜!亚历山大33+8+3创纪录,威少7+10+6,湖人旧将爆发尽力

鱼崖大话篮球
2025-11-20 11:31:26
王中磊破产,携全家搬出庄园住进别墅,老婆愁眉苦脸被迫接受降级

王中磊破产,携全家搬出庄园住进别墅,老婆愁眉苦脸被迫接受降级

王瑄自驾
2025-11-13 20:32:34
24岁湖南小伙入赘浙江,8年后第一次回家,站在家门口却愣住了

24岁湖南小伙入赘浙江,8年后第一次回家,站在家门口却愣住了

小秋情感说
2025-11-19 13:33:31
正接受调查!首席科学家被曝只有高中学历,院士头衔造假,30 年履历全靠编

正接受调查!首席科学家被曝只有高中学历,院士头衔造假,30 年履历全靠编

生物学霸
2025-11-18 17:22:15
威廉一家胜利日亮相,夏洛特公主优雅如戴妃,路易王子再爆表情包

威廉一家胜利日亮相,夏洛特公主优雅如戴妃,路易王子再爆表情包

我不叫阿哏
2025-11-20 06:11:21
王健同志工作期间突发疾病,不幸因公殉职,终年52岁

王健同志工作期间突发疾病,不幸因公殉职,终年52岁

极目新闻
2025-11-19 09:45:29
11连胜!重建成功,这波硬刚雷霆啊!

11连胜!重建成功,这波硬刚雷霆啊!

左右为篮
2025-11-19 12:34:11
四川超市开张?媒体人曝广东打包萨姆纳+段睿骐,朱芳雨太狠了

四川超市开张?媒体人曝广东打包萨姆纳+段睿骐,朱芳雨太狠了

多特体育说
2025-11-20 11:50:08
体面投降了?马杜罗同意求和,中方接到通知,特朗普亮明最新态度

体面投降了?马杜罗同意求和,中方接到通知,特朗普亮明最新态度

古事寻踪记
2025-11-20 07:25:17
比算命还要准的天规,我整整读了七遍,看完大彻大悟

比算命还要准的天规,我整整读了七遍,看完大彻大悟

诗词中国
2025-11-16 18:56:50
官宣取消,成都文体局出手叫停,张本美和无缘,多重争议下的必然结果!

官宣取消,成都文体局出手叫停,张本美和无缘,多重争议下的必然结果!

体育见习官
2025-11-20 07:47:01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1-13 09:54:48
hr每次都疼怎么办?

hr每次都疼怎么办?

性学研究僧
2025-11-18 23:18:30
中方决定擒贼先擒王,反击第一枪打向德国,更多手段还在后头

中方决定擒贼先擒王,反击第一枪打向德国,更多手段还在后头

历史求知所
2025-11-19 11:30:09
知名平台人去楼空,涉案金额或超亿元,CEO被带走

知名平台人去楼空,涉案金额或超亿元,CEO被带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8 09:57:42
54.3万人取消赴日机票,俄罗斯泰国争抢中国客源

54.3万人取消赴日机票,俄罗斯泰国争抢中国客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9 20:20:05
外媒:世界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外媒:世界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参考消息
2025-11-19 16:18:07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厂妹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捞到268亿,她凭啥?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厂妹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捞到268亿,她凭啥?

访史
2025-10-25 20:01:18
中国供销集团严正声明

中国供销集团严正声明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20 09:20:30
2025-11-20 14:03:00
吃喝玩乐大搜索 incentive-icons
吃喝玩乐大搜索
北京电台王牌美食娱乐节目哦!
1714文章数 45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亲子
教育
艺术

手机要闻

统一国产大底主摄 华为Mate 80系列规格曝光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亲子要闻

出生仅仅 28 天的宝宝,竟然能听懂“敬礼”指令!

教育要闻

2026高考日语听力播2遍,如何适配新听力变革?

艺术要闻

陈洪绶:花鸟册二十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